人生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像自然界里的两棵树,由于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它们如果有思想,对自己的认识也不相同,对同一场大雨的感受也不同,山窝里的树觉得太涝,山坡上的树觉得刚刚好。。。不要拿自己的感受强迫别人认同,每个人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故事,不要羡慕别人,也不要自卑,讲自己的故事,做独立的自己。
生活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生活就是正玄线,就是布施修行休息精进成佛迷茫再布施。
有无数种生活方式,权利与金钱不是活着的目的,要将它们视为可利用的工具,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目标。
生活里有万能钥匙吗,凡事你能见到的钥匙都不是,但你没见到的万能钥匙确实存在,那是看不见的形而上的东西,其实就是你的智慧,再坚固的锁,只要你想把它打开,总会有办法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是锁,生活就是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我们整天在找钥匙。
生活就是正玄线,有低落也有高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喜怒哀乐周而复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天生万物无不如此,生活当然也是如此。
生活就是布施,因为每个人一生都要做些有益于他人的劳动;
就是修行,我们在劳动和学习中成长;就是精进,因为吃一堑长一智,不吃亏的人长不大,熟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厚报”;
生活就是休息,没有享乐和吟诗幽默的人生毫无乐趣,休息是为了后面大踏步地前进;
生活就是成佛,因为人是佛变的,最后还的变回去,当一个人经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将他的经历加以总结,找到生活的本质,并认清它,就悟道成佛了;
但佛是个抽象的东西,认识它具体还是要观察它化做的众生,众生迷茫,需要通过布施劳动去长智慧,再次修行、精进。。。周而复始。
“贱民”从何而来,送给你的你不知道珍惜,不归你的你偏要。何时把自己折腾的够了,才说体会到了珍贵。不贱能成吗?
好和坏有差别吗?唯和哦有多大差别?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学道人的看来却没有差别。
司马迁不受腐刑,不能写不出史记巨著;曹雪芹不受流离之苦,写不出红楼梦名著;王守仁不受发配之苦,不能悟“良知”;苏秦不受妻嫂羞辱,不能挎六国相印。南后主不沉迷于诗词歌赋,不会沦为阶下囚;李自成若是进城后不放纵自己,不会从皇帝宝座上掉下来;洪秀全若能安受清贫,像曾文公一样严苛自己,不会被湘军俘虏。纵观历 史,没有一个朝代不因安享清福忘记安慰而换代,没有一个人立功立志不有所成就。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反观今天的人,小学生嫌功课多,不能天天吃肯德基,披萨。中学生觉得生活没意思,没有网吧带劲,没有街头小霸王威风。大学男生一心想着泡妞,女生想着被包养。毕业后的小青年想着赚钱、抄近道。中年人想着走关系,托人情;老年人想着孩子们苦,能帮一把算一把。
很少有人想着忍受当下的困境,积攒阅历和经验为将来的腾飞做准备。谁能把吃苦当成享乐,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只有懂得吃苦和享福同等重要的人才能做到平常心,不嫌弃,不贪爱。
佛祖说平等心,孔子说不器,老子说无为无不为。有了老婆,还嫌不够漂亮,不年轻。有了洋房,因没有住上别墅而委屈。能住别墅的,因不能出国镀金而遗憾。出了国的,却因为没有机会在国内炫富而遗憾,就在网上通过博客满足那份几近丢失的优越感。如此等等,何时内心能安静先来?何时能将自己所遇到的不顺,看成是机会。祖曰:得益与一物,必受制与该物。我得益与此心,受制于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