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每次来的图书馆,都会令我感到充实。我曾买过很多好书,但回想起它们的时候,最先浮现在我脑海的却是封面。看到自家书架上那由大到小的排放整齐的书,心中都会不自觉地涌起一种得意,一来是觉得自己有品味,二来是觉得自己了解它们。但其实,我对它们一无所知,因为我从未真正叩开过这些世界的大门,写到这里心中不免有些沮丧……
我曾经试着读《家》,但发觉读了一章后就读不进去了,我并非没有耐性,静不心的人。一方面是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时代遥远,有些表达读不懂,不免产生陌生感。最主要那时我,是以一种看报纸看杂志的方式、态度去读,还不清楚该怎样读文学小说。在这次读书会之前,我的观念一直停留在读书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不必多费神费力。罗金斯在《面对智者的书中》写到:读书需要最猛烈、最精心的打凿,最耐心的熔化,才能炼得一点真金。最初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觉得有些“用力过猛”,感觉把读书搞得像什么科研研究一样,这让我联想起居里夫人从几吨的工业废料中提取出0.1克镭的事迹。不过我现在开始理解了,文学小说是更加鲜活的历史,我十分赞同将好的、经典的书目形容成人类优秀的智慧,试想你想要了解周围的朋友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弄懂距离你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智者、先贤的思想、智慧。
为什么读书?
黑赛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有句话我很喜欢:“‘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厂、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机蓬勃,可整天呆在那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有读书习惯的人往往更善于思考,精神更独立。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独立的女性。现实生活中充满着诸多问号,当面对生活的一些窘境,一些困境,我希望能试着利用我得到的知识,经验,感悟缓冲它们,解决它们。
同时我也渴望在书中寻求不同的世界,寻求繁华街市的喧闹,寻求草原策马的刺激,寻求静谧寺院的禅意……我不仅想成为我,我还想成为许多人,我可以是侠客,也可以是隐士;我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匹夫;我可以是君子,也可以是小人。
我希望我能透过书籍更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母女,姐妹,朋友,恋人,夫妻,师生……我觉得我是一个内心细腻,但思想粗糙的人,所以我想在书中寻求知识,寻求感悟,寻求那份人情,哲思,禅意。
怎么读书?
在读书之前是需要准备工作的,你要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如果可以的话,去看一点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以便对人物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材上的知识且需要你花时间、花精力去记忆、去理解。名著的内在更需要你的耐心、热情去琢磨、去消化。
我觉得真正消化一本书至少需要三遍阅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遍泛读,了解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第二遍精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情景带入,去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去试着了解他的想法;第三遍带着问题以及批判性阅读,你的观点可能与作者的引起共鸣,也有可能与他的相左。随着阅读,你有可能会分析出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有可能不会。没关系,毕竟你们属于不同的时代,你们是不同的人,求同存异就好。相比于从头至尾的方式我会选择拆分,就像跑接力赛一样,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完成。因为我觉得前面的内容理解不好,会影响后继内容的质量。在这过程中,保证输入与输出配合,在摘录好词佳句的同时抒写随笔、读后感,既可以是人物评价也可以是其实感悟,这样既有语言上的收获,又有思想上的收获。好的读者应像蜜蜂一样,既采得了花粉,又酿得了花蜜。
读什么书?
读书还是得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吧,读什么书呐?说说我这学年的计划吧,我想完成两本书的阅读,一本是《红高粱》一本是《京华烟云》,为什么会选择这两本书?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段《红高粱》的节选,我喜欢有想象力的、重视感官描写、比喻性强的文字。那段节选并不短,但我一口气就读完了,那些情节、文字令我着迷,我根本停不下来。其中的表达很有趣味,作者用了很多家乡的方言,虽然这样的词句闻所未闻,但并不会影响你的理解,反而增添了诸多趣味性。这段节选显然不能满足我,看完后还有些小失落,就像是听评书听到精彩时分的“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感觉。选择《京华烟云》是因为我小时候看过由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虽然对人物形象还有些印象,但对故事情节已经很模糊了。这是我追的第一部剧,仍记得晚八点我们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的情景,我对它是有着情节的,所以我想认认真真的读完这本书,并且我会让这本书伴随这我,闲来无事翻上几页、看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