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是贪图安逸,喜欢本能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可是如果你渴望真正的成长,就须克服自己的天性,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样才能看到人生的希望。
可是,有很多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期待一步登天、一夜成名,这就违背了成事的规律。其实,要做到真正的成长并不难,只有你愿意做时间的朋友,从舒适区的边缘一点点向外扩展,那么你必定能看到曼妙的风景。
01 成长需要耐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这个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复利曲线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长,需要经历前面长期、枯燥的蛰伏期,才能迎来曲线的拐点。因此,你是否有耐心等到这一时刻的到来,意味着你能否真正的成长。
相信大家都听过竹子定律,竹子在前4年,每年只长5厘米,可到了第5年,它可以每天长高30厘米,短短6周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竹子的前面4年叫做“扎根”。
除了复利曲线、竹子定律之外,舒适区边缘是另一个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真正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而人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
因此,我们要摆脱命运的轮回,挣脱人性的枷锁,就要拥抱耐心,努力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持续深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02 成长需要积累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些名言警句无不说明了成长需要积累。
而积累需要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向外拓展,才能办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构建认知体系的方式是:用已知来探寻未知,这样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许多人渴望照搬别人的知识体系,或者一口气吃成胖子,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行的方法就是: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一点点链接新的知识点,从而将那些新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新的认知体系。
就拿写作来举例吧,我从一位写作小白到成为签约作家,是逐步完善自己的写作认知体系的。我通过阅读书籍、聆听分享、与高人交流等,不断地刻意练习标题能力、结构能力、素材能力等,从而坚定地走好自己的写作之路。
因此,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唯有从舒适区边缘不断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急不得、慢慢来,这样才能看到不一样的烟火。
03 要与时间做朋友
你可以观察身边的高手,他们无一不是与时间做朋友的人。因为,成长需要时间,正如一颗种子开花结果需要9个月左右一样。
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而非敌人,通过持续地在舒适区边缘精进,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迎来自己人生的跃迁。
相信大家都看过《阿凡达》这部电影,它的导演卡梅隆,就是一个典型的与时间做朋友的人。
《阿凡达》全球票房18.59亿美元,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13年的全球总票房第一的纪录。其实《阿凡达》在全球的成功绝非偶然,卡梅隆自上一部电影后沉寂了八年。
在这八年中,卡梅隆一直在为它做准备。为了让故事真实可信,在拍摄之前,他先带领设计团队描绘出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环境:卡梅隆亲自手绘了30多张外星动物的效果图,由动物学家修正不符合科学的细节,然后反复修改定稿。
此外,他还找来语言学家,专门为这个星球的人创造出一种语言,并要求配音人员学会。他在世界各地寻找景点——登上张家界的山,潜入深海观海沟。
也是凭借这八年近乎疯狂的努力,还有加上他之前的所有积累(他曾拍摄过《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终结者II》、《深渊》),他才能大获成功,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由此可见,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个成功者都是与时间做朋友的人,他们通过点滴进步、持续深耕、不懈坚持,才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写在最后:
成长的道路上绝非一马平川、一帆风顺,期间会充满艰难坎坷,布满荆棘巨石,可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耐心,选择与时间做朋友,努力地在舒适区边缘不断的积累,持续的精进,那么你将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