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带儿女去看了近期非常火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
观影归来,我不禁问儿子:“你看懂了吗?给妈讲讲呗。”儿子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讲了李白与高适之间的友情吗?〞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我认为他能知道基本的剧情已经不错了。我转过头又朝向女儿:“你呢,看懂了多少?〞“好像好多没看懂。〞女儿若有所思。也许她应该和其他众多的小朋友一样,当电影里出现一些诗词,她也觉得非常熟悉,不自觉地进行吟诵。《长安三万里》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就像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儿童看他,更多的是文化的认同,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身处逆境的人,看到的是李白身上的豁达与桀骜不驯,从而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中年人看到更多的应该是高适身上的那种沉稳与坚毅吧;老年人呢,我无法揣测,因为看电影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和儿童。至于老人,他们是很少涉足电影院的。即便是看了,更多的是不是对人生的慨叹呢?
从网络评分来看,《长安三万里》的评分已由原来的8.0增至9.0,我想大部分人是懂得剧情的。他们应该和我一样看到更多的是李白与高适的友情,随着国运的由盛到衰,他们的友情却变得日久弥坚。当然我不敢说李白对高适的友情,因为在我看来李白好像对谁都一样,没有说对别人有特别深的友谊。如果说没有,似乎也不对,否则怎会带着好友的尸骨跋山涉水地安葬?也不会有那么多赠友诗了,什么《赠汪伦》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啦!他是那么的自信、狂傲、豪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何等的豪迈;在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他不禁说:“总有一日我也要在这黄鹤楼上题诗。”没有足够的自信,是妄不敢说此话的,难怪他被人称为“天上谪仙”?他不为生活所困,商人的儿子生活才会“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天资聪颖的他在学习上毫不费劲儿,相扑、剑术、唤鸟之术等等,他都是游刃有余。
他与高适这一武将切磋相扑之术,为整部电影埋下了伏笔。影片以高适回忆他与李白的相遇、相知开头,结尾以平定兵变告终,其实就是他利用相扑之道“虚虚实实,虚实相生”来诱敌深入,最终取得了这次胜利。他与李白相遇相知的过程,也是高适文化、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高适自认是武将之后,虽有一身功夫却报国无门,天生口吃的他在遇到李白时是一首诗也未曾做过的,这种自卑心理让他少年很不得志,以至四十三岁还一事无成。幸好,性格略带忧郁的他遇上了这个“谪仙人”,他的才气、爽朗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虽相遇时间甚短,但李白对他不断地鼓舞,引其向上。当高适口吃的毛病改掉,是否连自己也吓了一跳?第一次别离之后,他的“长安梦”便在心中扎下了根。于是,他重返梁园,发奋图强,用心学习武艺,这也为他们第二次在“歧王府〞献艺打下了基础,虽最终还是没被歧王看重,但不得不说这是他表现自我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后来的他为了心中的理想,投到歌舒翰的麾下,成为了歌舒翰手下的一名文官。在此期间,他依然没有较大作为,直到歌舒翰战死,高适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唐肃宗平定了永王之变。
时势造英雄,即便是在鼎盛的唐朝,每一个有才能的人也并非人人得志,一如集才华与金钱于一身的李白,又如早期才能无处施展的高适等流,然每个人都在坚强地活着,为了心中的“长安梦”而努力地活着。想想他们的遭遇,想想眼下作为河南人的诸多不易,我们心中便会多一份释然,正如李白在高适的帮助下(高适不易直接出面,不得不求助郭子仪)被获释之后依然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爽。
人生莫不如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待我们闯过了人生的一道道难关,是否也会留存一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