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概念炒了很久了。
直到最近,我们这片区域终于也有了小黄车、小绿车、小橙车。
我才有幸感受到了传说中的共享经济。
真的很棒哦。
最开始听到共享单车的概念时,我是表示不信的。
这个创意很棒,但是要基于人的自觉性来维护共享单车的概念,反正我是不敢想的。
但是这些共享单车偏偏做成功了,还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走到现在规模这么大。
真的很厉害。
听说已经盈利了。
我还是有点不可置信。
好吧,共享单车既然已经能走到这一步,至少说明共享这个概念是成功了。
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为了共享单车这个概念。
我提出的概念是在共享单车的数量满足甚至超出足够的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也就是成熟的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还有,未来个人代步自行车基本消失应该是很容易想到的结局吧。
首先要让用户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所有被找到的共享单车都是可以骑的。
我会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我看到了摩拜单车的预约功能是针对某一辆车的。
如果这样会产生一种情况,用户焦急的在寻找可以骑的单车,好不容易看到一辆,发现被预约了,好,再去找,又一辆,又被预约了……
如此循环往复,这种用户体验是不是很糟糕。
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满足所以用户的用户体验。
如果这样一来难道不要预约功能了吗?
不是的,我觉得预约功能才是真正未来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
所以要形成第二个认知。
要让所有的用户形成用车就提前预约的概念。
但是不是锁定某一辆单车的预约。
而是让预约的用户有一个概念,就是。
只要预约了那么预定第一一定有空闲的车在等我用。
这一点听上去可能强人所难,用户的行为的都是不可预知的,怎么可能保证某些地点会有足够的车子用?
真的是不可预知的吗?
大多数人的行为还是可预知的吧,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大多数是在上班前后,放学前后的吧。
而且每个人的出行都是几乎都是有计划的,让用户提前在出行前的一个小时或者几十分钟预约一次车很难吗?
当然这样的概念形成必须要有充足的单车可供使用,还要有足够智能的算法计算每个区域需要的单车数量,还要人为的控制单车的流动。
所以说我的建议是介绍,在未来共享单车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的商业模式。
要想让用户形成预约的概念,真的特别简单。
用价格来控制啊。
我其实不太清楚现在共享单车的计费模式是怎样的。
在我寥寥几次的使用中,我只是交了押金,就开锁,然后开始计费,最后结果,零元。
好像都赶上活动了。
所以我真的想不通,他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言归正传。
如何用价格控制用户养成预约的习惯呢?
首先定一个非常高的基础价格,比如,十元一小时?
然后赠送给每个用户一条一折线路区间。
一折线路区间,具体就是,固定时间段,固定路段的骑行价格是一折。
然后提供线路区间购买,大概每个用户都会拥有至少两条线路区间吧,上班路和下班路。
这就是一种预约啊。
应该没有人会选择十元一次的原价骑行吧。
一定会选择购买固定的线路区间。
然后就控制了上下班路上的预约人群。
还有其他的非规则路线的用户呢?
分情况计费,提前一小时固定区域预约一折,提前半小时固定区域预约三折。
正常人出门都会提前预约吧。
如果真的有急事到了必须立即用车的地步,谁还会骑自行车啊!
有病吗?
着急成这样了还骑自行车?
真这么着急,那就去用十元一小时的车吧,生活总要为意外付出点代价。
以上的价格举例可能不合理,只要我提供的概念传达到了就可以,我也没经过过调研随口胡编的价格肯定是不合理的。
我提出的商业模式同时需要高昂的维护精力。
为每个固定区域提供足够数量的共享单车,就意味着将来路上可能会有大卡车拉着无数的自行车来回跑,或者周边的地下车库封存着大量备用的单车。
但是为了极致的用户体验,为了培养一种对人类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