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今天,是这一周的第一次问答,我先说几点感觉性的总结。

第一,绝大多数朋友,从父母等抚养人那里,得到的是负面期待。

第二,这好像可以说明,为什么在第一周的评论里,大多数朋友说得最多的第一句话,也大多是负面的。

因为,父母这样的权威的期待,和我们对自己的期待,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有了一致性。

第三,相对而言,自我实现的预言,还是比父母的权威期待,要更加积极一些。

这也是人性吧,毕竟,人本来是自恋的,人本来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虽然权威的期待很重要,但当权威期待太负面的时候,我们还是能调动自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是好的”这份感觉。

第四,尽管有那么多来自父母等权威的负面期待,我们也还是能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人,这也是一份成就,并且绝对不容小觑。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韧劲的,要为这份韧劲给自己鼓掌!

自恋与权威期待

接着我再说一下自恋,也就是自我期待,和权威期待之间的复杂逻辑。

第一,无论是权威的期待,还是自我的期待,积极的,都好过消极的。

第二,积极的期待,是有重要区分的,一些朋友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问,来自权威的太积极的期待,是不是会给一个人带来巨大压力?

答案是肯定的,来自权威的过高期待,自然会带来压力。

积极期待其实有两种:

第一种是,权威自恋的延伸——“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

第二种是,权威对你的信任——“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有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在第一种期待中,权威有一个目标,希望你成为他希望的样子,第二种期待中,权威就是纯粹的信任你。可以说,第二种期待,是“知己”般的感觉。

如果权威的期待是知己般的信任,那就是巨大的力量源泉,而不是压力。

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领域有一个很好的词汇——抱持。精神分析领域认为,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样的两个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支持包括积极期待,但这里面的积极期待,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父母头脑里的想象为中心的。

第三,父母的期待太重,会让孩子失去自己本来的生命诉求。

譬如我的故事中,我在《罗森塔尔效应》这篇内容里讲了,我名字中的“红”,是来自父亲的梦,我出生后,他梦见自己在地里捡了一块红宝石,所以我的父母在潜意识深处,对我有着巨大的积极期待。

这种期待的确塑造了我,但同时,也意味着,虽然他们从没有在意识上要求我,去担负起振兴家庭的重任,但这的确成了我的重担,我在深度自我分析,和找做咨询师做治疗的时候,就觉知到了这个期待,有多沉重。

一键回顾:命运04 | 罗森塔尔效应

第四,我讲讲精神分析的态度,也希望这成为我们学习心理学的一个态度。

这个态度就是,中立客观。精神分析师在给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会如实如是地观察一切呈现的人性,并且不会做好坏对错的判断,也基本不提建议。

也就是说,精神分析,只是在试图搞清楚,人性是如何运作的,而不去分对错好坏。这是因为,一分对错好坏,就是制造分裂,或者说,制造二元对立。

譬如我们讲自我期待和权威期待的时候,就分了积极期待和消极期待,这样的词汇,很容易让人做这样的判断:积极是好的,消极是坏的,所以我们只能给积极的期待,不要发出消极的期待。

当我们做了这样的对错好坏的判断时,我们就会失去一定的自由,在观察时会有失偏颇,在行动时也将失去一些自由。

这是一个极深的道理,我们课程的第三周,会清晰透彻地去讲。总的来说就是,当我们把一些观察到的道理给固化,去区分对错好坏的时候,就会影响人的潜能发挥。

第五,除了分析和疗愈之外,我其实也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使用专栏里讲述的这些道理呢?

我们真的只能去积极期待吗?

在这里,我讲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士,经常在小区里打台球,另一位六十多岁的男人,是小区里的“台球之神”。这位年轻的男士,从来没有赢过这个“台球之神”。

有一次,这哥们想,我必须要赢这个老家伙一回,不过我水平的确不如他,该怎么赢呢?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去试图唤醒“台球之神”的失败体验。关于“失败体验”,我们在第一周的第三篇文章中也提及过,《改变,从体验开始》。

一键回顾:命运03 | 改变,从体验开始

所以,他主动邀战“台球之神”。打着打着,他问老人,你在小区里这么牛,但你参加过更高级别的比赛吗?有人会总是击败你吗?

老人也是心理战大师。他问了三遍,老人充耳不闻,这也是一招,拒绝别人唤起自己的失败体验。当这哥们问到第三遍后,老人才傲慢地回答说,在我参加过的比赛里,没人能赢我。

眼看这一招不行了,这哥们转念一想,老人还很爱杀象棋,于是问他:哎,你这么爱玩象棋,咱小区不是还有一个“象棋之神”吗?你俩水平,谁高谁低。

跟上回一样,他还是问了三遍,老人一开始也充耳不闻,最后不耐烦地说,我象棋不如他。

这哥们接着问了老人一些和“象棋之神”下棋的细节。细节是魔鬼,当老人把杀象棋的失败细节讲出来以后,老人的失败体验就出来了。

果不其然,这哥们接着就真的击败了这位“台球之神”,而且,之后他们再次对垒的时候,他也能够偶尔获得胜利了。

心理学是非常美妙的学问,我们不能只拿它来“搞”自己,疗愈啊改变啊,也可以拿它去“搞”别人。

当然,不要“搞”自己的伴侣孩子等你本来想爱的人。但他们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搞”你时,你也要有战斗力一些。

一周问答

没想到,我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回答大家一些问题。因篇幅问题,部分留言有删减。

匿名①

我婆婆现在帮忙带孩子,按理说是应该感谢她,但是我心里又特别不爽,巴不得她赶快回家,看完文章我明白原因了。因为她时时处处都在表明“我比你强”,“我是对的”,她会在言语上批评人,给人感觉是“我好,你不好,你要听我的”。所以婆媳在一屋檐下总有冲突,有时为了维护和谐,我必须要压抑自我的想法,和她相处很压抑,不舒服。她是长辈,面子上要尊重她。每次我老公在听我婆婆训斥时都是保持沉默的。目前我是远离不了我婆婆,当她又要倚老卖老批评人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感觉好些?

武志红

我想告诉这位朋友的是,人性是自恋的,你婆婆这么自恋,你可以常夸夸她,去满足她的自恋。当你的夸奖真的入了她耳朵时,她可能就会依赖上你的夸奖,到那个时候你们的关系,就会出现一些反转,也就是,你逐渐地成了你们关系中的权威。

对你丈夫来说,他妈妈是他的绝对权威。但对你不是,这只是一位老人,所以,别受你丈夫态度的感染,你是可以灵活地面对你婆婆的。

我一位亿万富婆朋友,她奶奶是家族的超级大母神。奶奶八十多岁时,她带着奶奶去上海玩,去了很多奢华的地方,奶奶在农村里是见多识广的,但上海这些奢华地方,还是超出了她想象。

最初,奶奶还是极具威严,但几天过去后,奶奶对孙女的态度突然变了,她开始把亿万身家的孙女视为权威。

这是我这位朋友的无心之举,她也惊讶地发现,短短几天,她和奶奶的权力关系竟然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

所以,当你的婆婆批评你的时候,你可以充耳不闻,你可以当作耳旁风。但还有一个道理可以使用,就是投射。

投射的意思是,一个人说你差的时候,其实是她担心自己差。她要把不好的感觉甩给别人,这个时候你不认同就好,你可以在心里说,“她是在说她自己”。

匿名②

读完文章,反观自身,确实自身存在低级自恋的情节。出于对工作的无奈,整天牢骚满腹,生活中更是对家人肆无忌惮的打压,这些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情节。如今想来,自己真是糊涂透顶。整天的抱怨,使自己的工作没有了生气,整日浑浑噩噩,不知其可。对家人的苛刻,换来的是家人“我是自由人”,从此很难再一起组织或者参加一次大型的活动,落寞的单干成了家常便饭。如何去改善这种情况呢?如何去升级自己的自恋,变成我好你更好呢?我想自己首先应该先慢下来,好好思索自己的过去,找出满腹牢骚的原因。其次,让自己的思想慢下来,不要什么情况都快反应,给自己慢半拍的节奏,在思考之后再做出行动。最后,要培养自己不具诱惑的深情,尤其是和家人之间。

武志红

这位朋友提了一个好问题,当发现自己有严重的自恋,而且为了维护自恋还产生了严重破坏性的时候,该怎么样去升级自己的自恋呢?

这时候最重要的一个解决方案,也许就是,慢慢来。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如果来访者想改变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譬如离婚、职场困惑等,通常比较简单,但如果来访者想改变自己的人格,那就很漫长,没有个三两年,是基本不可能的。

这位朋友问的,如何升级自恋,其实就是如何升级自己的人格。这必须是要慢慢来的。

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观察自己的时候,也要有中立的态度,当然最好是抱持的态度,也就是发现问题时,记得鼓励自己,而不是攻击自己。

如果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找一个能抱持自己的他人,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条件,找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好办法。

拿我自己来说,从2014年10月开始,我一直在找一个资深的精神分析师做分析,受益非常大。所以,特别想说的一个建议是,如果有经济能力、有时间、也有认识自己的强烈意愿,找一个资深的优秀咨询师认识自己,是非常棒的事情。

刚才是关于问题的回答,现在分享一下,我在留言里发现的,使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大“行家”。

爱读书的鲁迅

听了今天的课,让我特别感谢我的老婆,现在我能专心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她对我积极的预言,和满满的喜欢!

武志红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还有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女士说,她一直是有意识地给丈夫发出积极的期待,结果丈夫变得越来越好,她现在对孩子也使用了同一招,效果也非常好。不过她不想被别人知道她是谁,我也就不公开了。哈哈。

其实,当我们有意识地使用心理学招数的时候,其实也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积极的期待中,最好的状态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哪怕我们没有遇到过,体验过,我们本能上也都明白,这是生命的答案。

不过我也想说,心理学不是道德学,大家也可以灵活点。 

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学习武老师的心理学专栏了。现在自己订了15个专栏,可能大家会问,这么多,看的过来吗?确实,不能保证都看完,大部分时间能都听一遍就不错了,能吸收多少就更说不好了。那怎么办?做法是:以我们心理学专栏为基础,为最底层逻辑,剩下所有的专栏或者其他知识都架构在这个心理学专栏上。意思是:看其他每个专栏或看书的时候,不论是薛老师的经济学、还是其他书籍等,都强迫自己和心理学发生联想,问自己,为什么有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是人的什么心理动机,我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心理学理论?这样就把所有的专栏都串起来了,因为万事万物底层道理是想通的。一就是万,万就是一。因为我认为,事是由人做出来的,人是核心,搞清楚了人是怎么回事,哪些所谓的成长问题、工作问题、情绪问题、沟通问题、赚钱问题就都不是问题。而我们不需要去研究别人,好好研究自己就够了。搞定了自己,才能搞定他人。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世界。

7月13日 18:07

作者回复

佩服这份学习精神!

7月13日 18:10

彭文峰

529 赞

上篇留言提到如何更好学习心理学专栏,这里再举个实际的例子。今天在看《细节》这本书,有一节就说到,在谈判中,先报价效果要好很多,懂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价格锚定效应“(推荐5分钟商学院)。那我们再深一步想,为什么会有这个效应的存在?好了,心理学发挥用场了。这两天学到的自证预言解释了这个问题。当对方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就会有个疑问“他为什么要报这个价格?”当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的把心思放在与这个价格(想法)想匹配的因素上,不由自主的去证明这个价格的合理性,这个价格存在的原因,于是自己把自己说服了,你的谈判就成功了。看,这就是心理学的应用,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一个道理,一件事情。多说一句,那如果对方先开价呢,怎么办?如何绕开这个心理陷阱呢?答案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理想的价格上(即改变从体验开始,拥有或想象价格合理的体验)。这样一来,就会自动去思考那些跟对手的锚点不相符的信息了。并把自己心中理想价格合理的原因列出来(强化体验),一条条让对方明白这些理由,不仅可以促使自己更坚定自己的价格合理,还可以让对方质疑自己原来价格判断的准确性。不知道我这个分析是否合理?望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导。

7月13日 18:08

作者回复

这个联系太棒了!

7月13日 18:11

樊瑞竹

308 赞

想到两句隔壁李笑来老师说过的话: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反应,其实是你在他们身上的投影。我们看得见别人的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7月13日 18:21

少了半点

224 赞

科胡特的名言:“没有敌意的坚决,没有诱惑的深情”,主要是用来描述亲子相处中健康关系的特征。之所以要“没有敌意的坚决”,因为只有坚决地拒绝孩子的某些不合理要求,才有利于孩子内化一些有益的品质。比如一个到了该独自睡觉年龄的孩子,父母坚决要求他一个人睡觉,在面对恐惧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地建立了安抚恐惧的心理品质。而如果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会承受不住黑暗的恐惧而一味地陪伴,那么孩子便无法发展出自我安抚的能力,不利于安全感的建立。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程度的坚决是必需的。在亲子关系中,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容易成为被剥削的工具,而且这些剥削往往是在以爱的名义下展开的,这便是我所理解的“具有诱惑性的深情”。诱惑一词,本身便是指诱使别人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所以诱惑时,并非将对方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只是一个满足的工具。在剥削性的亲子关系里,有两类诱惑,一类是将孩子作为父母性满足的对象,第二类是将孩子作为自身不合理心理需要满足的工具。在弗洛伊德看来,亲子关系最初便是性关系,婴儿在吸吮母亲乳头时感受到强烈的快感,因此对母亲的乳头非常地痴迷,后来逐渐转变为对母亲这个人的着迷。当看到母亲的脸,闻到母亲的气味,听到母亲的声音,便会有一种强烈的兴奋与渴望产生。后来,这些兴奋逐渐的转化成一种性目的受到抑制的感情,即所谓的亲情。如果父亲或母亲能够在夫妻关系中得到性满足,或者自身人格健全,那么他们便会有能力约束孩子对他们的过分强烈与直接的性需要,从而有利于孩子将性能量约束起来,并通过升华的方式去投注于另外的事情上面,完成社会化。相反,如果两性关系出现了问题,或者父母本身的问题,导致父母有意无意地将孩子当成了性满足的工具,反复以及长久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性需要,那么孩子会固着于这种乱伦式的关系中,不利于他们走出家庭的巢穴。比如有些母亲在孩子已经很大了,甚至青春期了,仍然会给孩子洗澡,有些父亲也会给已经青春发育的女儿洗澡,这些是在间接利用孩子来满足父母的性需要。曾经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妈妈与两岁多的儿子玩起了嘴对嘴亲一下的游戏,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很兴奋。如果这样类似的游戏持续太长的时间,比如到了孩子6-7岁了,那么便不利于孩子将指向父母的性兴趣充分地约束起来。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些人还会形成乱伦的性关系。第二类诱惑是在不顾及孩子自身的心理特点与需要的情况下,将孩子成为了父母不合理心理需要满足的工具。亲子之间,本身是相互满足的, 父母能够提供保护与养育给孩子,而孩子能带给父母精神的寄托和成就感,但健康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的,作为强势方的父母不会过度地要求孩子为他们做什么,能够放弃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愿望。比如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是一流的或者是聪明的,但当发现孩子智商平平时,也能够接受现实,不再提出不符合孩子实际的要求。但有些父母却会不自觉地诱使孩子成为自身不合理心理需要满足的工具(精神分析上有一个术语叫做“自体客体”),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特点。比如有些妈妈喜欢在孩子面前唠叨丈夫的不是,诉说自己为了家庭怎么地不容易,或者说孩子的奶奶多么的自私等等,这些妈妈没有顾及到她们所控诉的对象,其实是跟孩子在情感上休戚相关的人,她们忽略了这些表达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冲击以及负面影响。或者有些家庭因为自身地位或经济上的不足,渴望孩子来承担家庭兴旺的责任,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需要、能力与价值选择等。当孩子成为这些父母的不合理心理需要满足的工具时,他们迷失了自我,远离了真实的自己。在第二类诱惑中,父母对孩子的感情看上去是很深的,但这样的关系又是肤浅的,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以在这样的关系里成长出来的孩子,往往也会形成忽略别人感受的自我中心者。于是这些人在跟别人建立关系过程中也会经常受挫(因为他们无法形成理解别人的能力,感受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那么他们会再一次将他们的孩子作为自身情感满足的工具,从而形成了类似人格特征的家庭代际传承。所以,没有诱惑的深情便是指这样一种亲子关系:既相互需要,拥有亲情,又能够尊重与理解彼此的不同,在爱与矛盾中不断地成长与变化。

7月14日 3:12

齐文|Shawna

175 赞

今天我自己发现的是,我总是有问题就想去问别人,但是今天我想着想着就明白了,有问题别问别人,别人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什么问题。最终的答案还是在自己身上,得自己好好想。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是因为忽略,因为逃避,因为有羞耻心,因为自恋,因为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因为陷入了虚幻的自恋中,所以不想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不想知道答案,所以不想改变,所以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所以迷茫。而破除这种自恋的方法,就是行动,多去尝试,多碰壁,来进入真实自恋。这就是“从浮躁变得脚踏实地”的心理学解释吧。

7月13日 19:24

作者回复

赞!

7月13日 19:52

石先生

106 赞

首先感谢武老师,在回复留言之前谈了这么多自己的感悟,我相信这是大家积极留言的结果。这也是这两天曾鸣教授说的“网络协同效应”,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今天学习了一个新概念——抱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昨天给自己留的问题是如何对他人做出得体的赞美,有一些零星的感悟还没有整理出来。我是通过在得到搜索关键词的方式学习的,分别搜索“赞美”,“赞扬”和“表扬”。发现几个规律:最常用“赞美”这个词汇的是和菜头;最常用“赞扬”这个词汇的是熊太行;最常用“表扬”这个词汇的是Dr.魏。我想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各个专栏的特点。另外自己还有个感悟,一定要用理科生的思维做文科生的事。就是看一个的文章中词汇出现的频率。如果你想学习一个牛人就看看他经常说什么。

7月13日 18:25

pony

100 赞

我是一个经常压抑自己的不满和攻击性的\"好人\",很少对别人说\"不\",从而我不断的在自我攻击,生命的能量始终没有得到伸展。昨晚睡前看了武老师书中分析的自己在梦中被追杀,身后有可怕的魔鬼的梦,才意识到原来那些可怕的魔鬼,梦中的追杀者都是自己压抑入潜意识的不满与攻击性。而我自己也做过这种梦很多次了。意识到之后我就一直在意识层面告诉自己是时候接受自己拥有的不满与攻击性,因为那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我知道对于一个很少说\"不\"的人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在当晚,我又做了一个类似的梦,梦见自己的身后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在不断地接近我,可怕得让我不敢呼吸,但是梦中的我告诉自己应该像武老师说的那样,接受那个可怕的东西接近自己,最终与它融为一体,梦中的我照做了,我清晰地记得,当我现在原地等待那个可怕的东西与我融为一体的过程中,那种恐怖而可怕的感觉令我窒息,但是当它与我融为一体过后,梦中的我能量爆棚,拥有了很强大的力量。我不知道这个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希望武老师能够看到过后能够帮我释梦一下。

7月13日 21:10

作者回复

你完成了解梦,我就不解了。

7月13日 21:11

喵喵

82 赞

这几天的课感触很深很深。在我的生命最暗淡无光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的男友。确实,能遇上一个抱持自己的人很不容易,他对我一直是满满的喜欢,无条件的信任,和不含诱惑的深情。我从原来轻度抑郁,很不喜欢自己,但是他一直在我身后,看着我慢慢成长。在我进步的时候为我喝彩,在我无助时候一直坚信我一定行,现在的我好喜欢此刻的生活状态。7年了,异地了2年,今年也团圆了,相信在他的陪伴下,生活会越来越好。每天打开语音听到的第一句“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像清泉一般清洗心灵,感谢专栏每一天的陪伴!

7月13日 22:19

拖出去斩了

78 赞

老师好, 自恋、自我实现预言和做自己的关系很困扰我,我思考了一下,您看对吗? 自恋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自恋的两个常见表现是“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 自恋这种形式是每个人共有的,而自恋的内容是基于各自的经历、经验、自我期待、外界期待等不断填充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去支持“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因此太过自恋容易成为幸福快乐的大敌; 自恋内容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自我实现预言”,且自恋对“自我实现预言”具有推动力; 做自己就是要超越自恋和满足他人期待,做自由的自己,精神不被束缚, 思想不被他人所左右,能由自我主宰,行为能依照普适规范自控,而感到舒服,不约束。 谢谢老师。

7月13日 18:03

作者回复

一旦确定了这种感觉——我是好的,我们就自由了。

7月13日 18:09

木头离

62 赞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我相信你最终会成为你自己,这份相信,是中性的期待。不分好坏,不论对错,就是单纯的相信。这个“抱持”挺难的,也挺“难得”。

7月13日 19:15

山淼

50 赞

刚刚我的堂弟跟我说,这学期成绩前进了200多名。我和我的堂弟不经常见面,他比我小六岁,但是因为从小我就生活在城市里,工作后又来到了北京这种国际都市。而他一直在老家的县城,从小他就更倾向于认可我是权威。这次回老家,家里长辈找到我,想让我引导引导我弟弟的学习成绩。我就对他进行了一些了解,跟他一起分析了成绩为何这么低,哪方面薄弱,自己如何设置阶梯的学习任务。整理完这些后,我也并不是当甩手掌柜,不是道理方法告诉你了你自己学吧。预定的每个阶段我都会关注他,估计他,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的话帮他找原因。通过这星期的学习,我发现我在不经意间对我堂弟展开了权威期待,而且很令我开心的是最后离预定目标就差10名,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我要记住这种关注他人,成就他人的愉悦好,并时常回味一下,让它成为自我预言的一部分。谢谢您,武老师。

7月13日 18:23

木头离

39 赞

关于专栏知识的运用问题,其实前两天笑来老师那边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大家多串门,这里的串门就是多写留言,最好是把订阅的专栏之间有联系的部分留下来,分享给大家!就像熊逸老师那边的热闹场面,时不时和万维钢老师论一论,偶尔也撩一下薛兆丰老师……相信以后武老师的课也会出现互相串门儿的热闹。

7月13日 19:25

作者回复

好建议

7月13日 19:52

Iionelshao

37 赞

期待就像烤饼。期待值太高(烤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饼被烤糊)。但是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如果烤饼师(权威)的手艺很好(给你知己般的信任),那么这张饼(你)不但不会糊,反而会更美味。

7月13日 18:16

张锐Grace

35 赞

能不能抢到沙发

7月13日 18:00

作者回复

这次给你,你也的确是第一个。

7月13日 18:08

大饼芝麻

34 赞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韧劲的,要为这份韧劲给自己鼓掌!

7月13日 18:13

肆肆肆肆阿哥

32 赞

我今天把积极预言用到了打游戏上,我上去不断开语音鼓励队友,最后竟然和全国榜上有名的家伙打成平手,最后我还把功劳分给了大家,每个人都夸了一遍,最后我们互相都加了好有很开心哦。

7月13日 19:51

茶小茶

27 赞

非常喜欢听老师讲留言。感觉很多点都有共鸣,以前我不愿意去夸自己的婆婆,因为太自恋了,不想承认自己是不对的。看到老师说对丈夫来说妈妈是他的绝对权威,对我不是,这只是一位老人。只是一位老人,这句话太触动我了,看看如果在路边认识一位老人,我都能体谅和跟她愉快的聊天,并且不吝赞扬她,为什么对着自己婆婆却无法?如果我做到了就能逐渐成为我们关系中的权威,我的生活将得到解放。谢谢老师,我也不着急,学着慢慢去改变。相信自己可以。

7月14日 14:40

陈锋|爱知求真

27 赞

      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避免掉入“我懂得很多大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陷阱。所以,我认为学习武老师的课程不能仅仅就是看了、懂了、写了,关键还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搞”起来,才能让心理学知识真正为我们服务。      今天学到了“抱持”的概念,那么怎么用到我们生活中去呢?我试着推导一下。      1、现象层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人夸赞、被人认可,希望自我期待和权威期待都能积极向上。      2、原因层面:人性本来就是自恋的,如果能够让自我期待和权威期待的能量链接相合,一个人的生命力将充分被激发;如果这两股能力相悖,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撕裂。      3、实践层面:提升自己的认知,努力将自己的家庭氛围营造成为“抱持”性,给予家人信任的积极期待。当家人处于上升期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去欣赏、认可、赞美;当家人受挫时,我们要坚定的给予支持与帮助。 说的不对处,还请武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7月13日 19:25

鹤壁得到学习践行

26 赞

听我妈说我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调皮爱动的孩子,后来在5-6岁的时候严重感冒发烧了一个月,从此我就变成了一个不爱动不爱说话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师同学的眼中我是一个听话老实的孩子。刚开始没什么后来慢慢长大才发现老实听话并不是一个人的优点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失败。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刚进大学或者到新的单位我都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灵活的人。可是每次都失败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 老实听话 终于给我带来了很多失败的地方,比如工作和感情。定了老师的专栏短短几天领悟到很多,但如何去做才能尽快的改变自己呢?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做真正自己的人。

7月13日 19:45

作者回复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次感冒发烧就极为重要,可以去了解那前后发生了什么。

7月13日 19:50

鹏鹏

23 赞

武老师,我是一名博士生,我要提交博士论文,但是导师让我推迟交。我反复给导师表达,推迟交博士论文对我找工作非常不利,但是导师还是坚持他意见。我说推迟交和现在交没有什么区别,短时间很难再改,也很难再提高了。他说:我再威胁他。导师不考虑学生感受,怎么和导师焦虑,减轻自己焦虑?请武老师一定帮助我。

7月13日 19:17

作者回复

也许需要权力斗争了,导师是想继续免费使用你吗?多找找人际高手请教该怎么做。

7月13日 19:54

吴孟晟

22 赞

•一旦分好坏,就产生二元对立,人就变的不自由。从武老师前几周的专栏开始看时,我就有这种感觉,好像心理学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我们不依照一定的路子走,没有对自己无时无刻积极期待,我们的人生就会过不好,这就是一种压力了。假如听到一个新观念是自己之前一直在做,而且还是错的,那自己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人生反而受到更大的局限。•找一位资深的心理分析师。想请问武老师,我们一般人如何判断一位心理分析师是否资深、是否适合自己呢?如何挑选才好呢?感觉实在是不容易。

7月13日 19:52

作者回复

我会找时间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7月13日 20:06

浅月婉婉

21 赞

武老师,这几节课之后,我开始从默念我不可能嫁出去,变成了我一定可以找到Mr.right。这是否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预言呢?

7月14日 12:05

宋远杰

21 赞

我是从14年3月份接受精神分析咨询的,至此一直跟着我的老师。本来我是经常噩梦惊醒,没有办法才去找到我现在的精神分析咨询师,很快噩梦的问题解决了,然后一直在慢慢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个道路会很漫长,但我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也希望自己以后做一名咨询师,让更多人从中获益,活出真实的自己。爱自己,么么哒!

7月13日 22:19

阳歌漫途

21 赞

如果权威的期待是知己般的信任,那就是巨大的力量源泉,而不是压力。自己也是从小地方出来的,从小被赋予了很强烈的期望,带着压力一路走来,有成绩,但也确实觉得压力好重。

7月13日 18:13

赵强

18 赞

今日得到⒈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⒉学习心理学,用中立的态度⒊心理学不仅能疗愈自己,还能「搞」别人⒋心理学不是道德学,大家可以灵活点儿想问老师:那位「台球之神」应该怎么做才能克服掉与三十男的失败的体验,从而回到之前常胜的状态呢?

7月13日 20:43

18 赞

女朋友说我经常对她说的一些积极的鼓励的话,使她变得更好了。但她对我说的好像作用不是很明显

7月13日 18:23

617

17 赞

老师~婆媳关系那个不是很懂,为什么我赞美她,就变成我是主导了呢,明明让她更自以为是了

7月14日 1:36

作者回复

因为她可能会依赖上你的赞美。

7月14日 6:45

我是谁,我要去何方

17 赞

今日得到:(1)当他人成功时,给予赞美和认可;当他人失败或遭遇挫折时,给予支持(2)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而不是期待你成为我想象的样子(3)心理学不是道德学,可以灵活运用(4)不含诱惑的深情,是积极期待的最好状态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要想给予积极的期待,我们就要欣赏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相信他是可以的,支持他。当一个人自恋到了极限,不相信任何人,像一代枭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到底是\"自恋\"还是\"自卑\"呢。

7月13日 19:50

改变是痛苦,不改变是受苦

16 赞

今天学到了新概念;抱持;在别人获得成就时,认可他,在受挫折时给予支持。现实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喜欢批评别人,从而获得自己那份“自恋”其实喜欢批评别人本质上是从他人身上投射出自己的不好的一面,从而获得自己那份“自恋”。当别人用批评的语气再和你说话的的时候,完全不用生气,你应该像上面说的那么想,他只是在你身上照射出自己的不美好,从而满足自己那份“自恋”。从而以”赞美”的方式满足他的那份自恋。

7月13日 21:44

月光

16 赞

我看见有位留言者彭文峰居然订阅15个专栏,这有点太多了,不过人家还是为自己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法,很值得学习。看到这个留言让我想起在宁向东老师的专栏里,对一个学习者的留言里回了一段话。主要是这个留言者说,今天我在开车时听了宁老师今天讲的课,感觉宁老师的课有点难听不懂,而且自己是订阅4个专栏,宁老师立刻回复,我的课本身就存在难度,我在听薛兆丰的课都要听2、3遍,我的课比他的还要难,你一边开车一边听我的课怎么能听懂,我的课你得需要反复听,并同时看文字,你现专一学我的课,其它三个专栏你先放下,先把我的课学会了再说。想问一下武志红老师,宁老师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对于订阅多个专栏有没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宁老师这种算不算是一种“自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045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120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28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32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9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3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6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60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0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70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