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同学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是有意义的,好像这样做,就不会浪费有限的生命。但是很多事情看上去都是不那么有意义,其实,老子高兴就是最大的意义吧。对于我们宅人来说,出门既费时间又费精力,那为什么还要出门呢?这件事情吧,真要说起来,我觉得有三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第一,你不出门不会知道当地有啥好吃的;第二,你不出门不会知道你吃的那些各地美食到底经过多少改良;第三:你不出门不会知道那些看起来到处都有的东西在当地人手里能搞出什么新的花样来。所以,要主动出去吃。
出门前,十份乌鲁木齐攻略有八份推荐了国际大巴扎,朋友推荐了当地的“天润”酸奶和奶啤,于是我们把酒店定在了附近,到了就直奔大巴扎…里面的家乐福,真的有“天润”酸奶,果然不负推荐,入口极其顺滑,酸甜比例适当,后味柔和,明显没有用安赛蜜来掩饰卡拉胶和柠檬酸的企图,果断入手12袋。
大巴扎真的极具特色,最明显的就是没有卖烤鱿鱼、牛肉丸、章鱼小丸子、珍珠奶茶的小铺子,
取而代之的是石榴汁、蜜瓜汁、西瓜汁和各式各样的馕,旁边还有两位维族老人弹着乐器唱着歌,虽然不知道他们唱什么,却甚是好听,听着听着就觉得……饿了。
想起上次在南京夫子庙,就是跟猴哥客气了一下,他就愉快的挑了一家川菜馆,所以觉得这活,还得自个来。
喝着酸奶走在乌鲁木齐街头,寻找有感觉的本地饭馆,猴哥突然发现路边有一棵桑树,结满了桑椹,矮的地方都伸手可摘,可是路人们都熟视无睹,猴哥很惊奇的要我看,果然不但这棵树结满了桑椹,旁边那棵也是、旁边旁边那棵也是、旁边旁边旁边那棵也是耶,这条街上两侧的树都是耶。看着满地一块一块的暗红桑椹汁印子,我决定默默的原谅深圳市满大街种木棉树的行为。
走着走着,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无法阻挡的香味,这熟悉又独特的味道应该就是羊肉、孜然、辣椒面以及可能还有一些无法描述之佐料和炭火产生美拉德反应后的产物。极饿,很想跟老板说,烤架后的那半爿羊被我们承包了。
老板高眉深目,态度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只说了四个字:里边有坐。坐定,猴哥发现我只点了一份盖饭一份牛肉烩面和四串羊肉串的时候,用眼神示意我,平时吃烤串,羊肉串都是10串10串的点,为什么现在只点了四串?我只好跟他解释,听说这边羊肉串的分量很实在。
一边等,猴哥悠悠的说起了他的那位同事。猴哥有位同事是新疆人,但是每次去吃烧烤却从来不吃烤羊肉。在大家都怀疑他是一个假新疆人的时候,同事只是淡淡的解释到:吃过了新疆的羊肉,其它地方的都是将就,所以宁愿不吃不愿将就。我不知道这厮在这个时候,又把这个听过N次的故事拿出来又说一遍是几个意思。
这时候,睿同学突然说:“爸爸,我想上厕所。”
猴哥大惊失色:“他说他想上厕所。”
我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不想跟他理论,多说一个字都浪费了时间。拉起睿同学就往外跑,店外十米就是一个十字路口,思考了一秒钟,就决定往对面的马路去找,果然,跑过了将近100米,就有一个公厕。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那条路上有公厕,我也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来,或许这就是当妈的直觉吧。轻松的往回走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家馕店,黑乎乎的门店,门口两座馕山,四块钱两个,拿在手上,很沉,我暗暗心惊它的份量。用料之扎实,握在手里一如当年的诺基亚,这关键时候是可以防身的啊。
回到饭馆,东西已经上齐。
一看到羊肉串,就知道老板是实在人,因为真的很大只,那扦子上的羊肉,既不是小肉片更不是细肉条,而是实实在在的肉块,块块都有二指宽二指厚,一串更比三串强。
再看上去羊肉串好像烤得有一点干,调料也放得很节制。并没有那种“我的肉,密酱腌制,能放的调料都给您放上,我还给您烤得滋滋滴油,您甭管吃到嘴里是什么肉,朋友圈好看就成”的网红烧烤即视感,老板似乎也没有强行增加肉块含水量想法,因为明显肉块事先没有腌制过,我有一些担心,会不会柴、会不会不入味、会不会不好吃。
吃完第一块就知道这种担心完全多余,就这样小小一块实心肉竟然还烤出了层次感,外层焦香里层鲜嫩多汁,又不失嚼劲,调料恰到好处的丰富了口感又没有掩盖掉羊肉本身的鲜甜质感,一块一块停不下来。
更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有彩蛋,在新疆吃到的所有羊肉串都是一串五块,第三块是一整块肥肉,也就是羊油,喜欢的人极喜欢,因为烤制过后油脂之香更甚于肉,不喜欢的人看一眼都嫌多,因为那就是一团纯脂肪。
盖饭和牛肉烩面的分量也很惊人。尤其是牛肉烩面,表面看起来一层面,翻开下面好多肉,第一次看到肉、面比几乎是1:2的烩面。
什么叫吃肉,我想这应该就是吧。
喝着酸奶消着食,睿同学想着:“爸爸,我们还会去吃羊肉串吗?”
“会”
“去哪里吃呢”
“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