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评分
惊骇指数:★★★★★有趣指数:★★★★读下去指数:★★★★★装帧精美指数:★★阅读时长:7个小时书籍页数:255页
读这本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这本书在芝士的编辑部书橱里沉浸了好久,甚至当我打开时,它还没有被拆封,可见这本书的封面和题目是多么的小众和『不受待见』。
幸好我『闲来无事』(实际上是在下写芝士书摘时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书籍了),就选择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部通史型著作,分为上下两册。主要是从经济学,准确来说,是金融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周代到明代的历史。上册介绍的时期为周代——唐代;下册为宋代——明代。而这期芝士书摘主要介绍的是上册。
花了几个小时读完,小编的内心是汹涌澎湃的,尼玛,这本书是有多么颠覆我的历史学三观啊。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周厉王就是吝啬,抢劫民财;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他老人家的苦心,都是因为一个字:穷啊,没办法!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周幽王就是昏君,烽火戏诸侯;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他这是受到儿子——曾经的废太子——后来的周平王的污蔑啊!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刘备这种小人也就算了,诸葛亮至少人品厚重,不愧为一代贤相;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尼玛,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堪比董卓啊!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唐太宗就是千古一帝,不愧是与秦皇汉武并称的;读完之后才知道的确是并称,不过是在暴政方面。
哎!以后还让小编怎么读下去其他的历史书啊!
其实我很明白:我们普通人看待历史,从来都是从道德方面和书面材料判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好快。而经济学——这种借用很多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学科,自然就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得出的结论当然就与普通人不同啦!
即使大家都不同意这本书中的看法,但是至少能给诸位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是吗?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书中会有少许史实错误,但这些都瑕不掩瑜,作者的论证和观点还是很值得揣摩的。
话不多说,先上实体书的照片,供大家看看。
作者介绍:
这本书据说有两位作者的:一位是陈雨露,一位是杨忠恕。
陈雨露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近日传出消息说他要担任央行副行长。
另一为为杨忠恕,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后,金融学博士。
看起来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陈雨露教授。然据豆瓣网友猜测,其实本书大部分内容是由杨忠恕所写,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就值得细细品味了。。
主要内容摘要
有关中国为何会是一治一乱的循环,有很多种解释。人口学的解释:开国之初人口较少啊,一旦太平人口就会增加,然后人地矛盾加剧,就容易发生骚乱。还有一种是对君王素质的解释:一般开国的几代君主都比较贤明,他们对民间比较熟悉,自然认识到民间疾苦,而后来的君王都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自然对民间不太了解,这样素质的人统治下的国家会好吗?
站在不同角度,对中国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解读角度还有很多,而这次,让我们看看从金融和货币角度的中国历史,与我们熟悉的对于中国历史的解释,有什么不同吧!
1、此朝无钱胜有钱——周朝
1)周天子之贵——在于尊严、责任和自律
西周的时代是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当时人的经济生活不可能大量使用货币,因此周王室采用另一种统治方式君临天下——封建制度。周王给下属或王室子弟封地,这些人要永远效忠王室。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这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一种交易行为,我们姑且将之称为『恩惠换忠诚』。
然而这种交换方式并不能换来臣下对君主的彻底忠诚。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王室对臣下的恩惠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王室赏赐的越多,封臣对忠于王室会越来越不感兴趣。西周王室真正控制封臣的,是其缔造的精神统治,即『王德』——这才是整个西周封建统治的根基。
王之贵,在于有尊严、责任、勇气和自律。历代周王农耕必须亲力亲为;战场上一马当先。数代周王都在对异族犬戎的征战中喋血沙场。这样,没有人打破『王德』这条线,这样西周终于到达了『成康之治』的巅峰,四十余年没有案件审理。
周天子
如果没有外敌,西周王室就有可能成为像日本天皇家族那样的『千年一系』。然而历史不容假设,西周最终被外族犬戎所灭。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过程。一开始西周还能保持对犬戎的攻势地位。到了第五代周王,战死在对犬戎作战的战场上,中央丧失对犬戎的攻势,那王室也就难以维持在诸侯中的权威了。为了防止犬戎进犯,从第六代周王开始,中央就不断违背原则,加强对西部诸侯的赏赐,赏赐物品只能出自西周王室自己的土地,结果周王室就越来越穷,西部诸侯也就越来越放肆。这样既是对西部诸侯的放纵,也是对东方诸侯的不公。
这样王室就算是自己打破规矩,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在乎了。西周王室失去了财富、王德,可想而知很快就会失去江山。
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周王室的宿敌——犬戎进攻西周都城,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2)、齐桓公背后的男人——管仲
真正的强国,震慑敌国的不只是万乘之师,还有无法超越的经济实力,同样其货币体系也是无法被超越。而从目前发掘出土的春秋时期货币:主要有齐国的刀币、晋国的布币以及越国的蚁鼻钱。分别对应着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
春秋第一个霸主就是齐桓公,他这辈子就干对了一件事:任用管仲为相。遂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干了三件事,就使得齐国成为诸侯国之首,其他诸侯咸服。
第一,向国内贵族妥协,作为交换,这些贵族承认国君至高无上的权威。
第二,铸币,垄断,调度天下财富。管仲监督的刀币是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第一个标杆,它向世人表明:官方货币代表着国家信誉,精美的足值货币不仅是国家蒸蒸日上的象征,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管仲捞钱最重要的手段是王室垄断盐铁之利,然而王室只是垄断食盐和铁器销售,生产环节还是让盐商和铁商,没有过多侵蚀私商利益。
第三,发动货币战,削弱其他诸侯国。方法就是出高价诱使敌方放弃本业,追求某种产业的畸形利润,最终造成敌人瘫痪。
然而中国自古免不了人亡政息。管仲死后三年,齐桓公死去,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3)三千越钱可吞吴——范蠡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无奈之下投降。而这样的经历让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明白一件事:让广大越国人民饿着肚子去跟吴国交战是不可能的,要想富国强兵,就要踏踏实实。
因此回国之后,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铸钱——蚁鼻钱。范蠡借助大量的蚁鼻钱搞活了对外贸易。而对吴国只干了一件事:高价收购粮食,后来垄断了吴国军士的军粮供应。这样的吴国怎样抵抗越国呢?
2、秦始皇统一货币了吗
1)商鞅功罪
商鞅变法,后人总结为『重农抑商』。
抑商自然不必说。商鞅之后,秦国几无贸易。
再看重农。商鞅的重农是重视管理农人,而非重视农业。而在秦国,富贵之家,必出于军功。战国时代,其他诸侯国人听到战争避犹不及,唯有秦人,听到战鼓抚掌相庆。整个秦国变成一架战争机器。
2)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如果秦国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幸好有吕不韦这个商人。吕不韦通过一笔生意华丽转身,成为政治明星,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张铁林饰演的吕不韦
话说远了,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为农民服务的。
吕不韦第一个赚钱法子是卖官。虽然很可耻,但总比靠砍别人脑袋文明。而最根本的是『重农兼末』:所有非农业都要为农人服务。
第一个为农民服务的『末业』是金融。吕不韦不仅自己铸币,也允许民间铸币。在丰年高价收购农民粮食,歉收之年低价卖出。
第二个为农民服务的是商业。这时商人总算过上好日子,没有税收,赚钱后还可以买爵位。
第三个是文化业。《吕氏春秋》上说:粗鄙的国民是国军的耻辱,因而放弃愚民政策。
终于『秦灭六国,成于吕不韦』。
3、大秦无货币
虽然吕不韦做了这么多,但是仍然不免一死。
秦国在嬴政的领导下统一了中国,自此,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最终确定帝国制度,建立了绝对服从一人的封建官僚制度,毁了天下诗书,杜绝所有言论。嬴政就欢喜那个主宰尘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货币。
嬴政宣布两种货币:黄金和铜。当然秦朝时期不可能实现金本位,那使用黄金的只有封建官僚。这些黄金是皇帝赏赐,权力只对来源负责,这样的官僚不会再培养独立的人格。
那谁在用铜钱呢?答案就是没有:秦国真正的则是布币——就是一块儿小小的破布。
即使大家都承认布币是一种货币,但人们也没机会把这些布币带回家,因为绝大多数劳力都死在工地上。
秦朝,只有秦始皇才有幸福:荼毒天下之肝脑,瞧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秦朝,一面是足值的高纯度黄金,一面是残破不全的布币;一面是嬴政一人占尽天下之利,一面是无数农人尸骨相枕……
4、犯我货币者,虽强必诛(汉朝)
刘邦消灭强势的异性王,同时分封弱势的同姓王,实现了帝国管理制度创新。在吕后和同姓王的竞争中,双方都信奉清净无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耕经济创造了巨大财富。
汉武帝迅速花光了前代积累的财富,便想通过铸币聚敛,然而失效,于是实行盐铁官营,管理天下产业需要一批人,一旦官商成为一种势力,帝国政府就回凭借几何速度不断蚕食社会财富,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
然而参与掠夺小农的不仅是皇帝,还有封建官商。他们完全不遵守财富规则,最终,掠夺超出了帝国居民的极限,人们就变成流民。
汉武帝
整个循环逻辑是:帝国抢占富人产业——富人把小农从土地上挤走——封建官商从土地上挤走夫人——富人中强者成为黑势力——小农成为流民……
最终结果:国弱,民贫,唯独官富。
西汉帝国缔造了一个“皇权——封建官僚——小农”的社会体系,这个社会体系成功地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封君——封臣”体系。与“封君——封臣”体系一样,这个统治框架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皇权只有借助封建官僚才能统治整个帝国,但是封建官僚本身就是一个强势分利集团,他们会借助手中的权力疯狂掠夺帝国财富。
皇权根本就无法彻底遏制这种掠夺,毕竟联系皇权和封建官僚的纽带恰恰就是掠夺财富的权力。最终,封建官僚对财富的掠夺将成为帝国难以治愈的沉疴。
5、 铜钱三国志(三国)
1)曹操“隆中对”
纷纷乱世,货币早就在战乱中消失了,粮食才是最金贵的物品,即使手里有货币,又怎么会有人肯把赖以为生的粮食卖给你?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天下英雄又当如何自处?谋士毛玠告诉他,只需“守位以财”,即屯田。
由于乱世,豪强受到冲击,出现很多无主荒地,因此曹操才有可能实现屯田国家对小农发放土地,小农直接向国家缴纳地租。推行“耕者有其田”。
2)悠悠我心,不负五铢
曹操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留给了民间,铸造货币的人也许是商人,也许是豪强,甚至可能是个小军阀,无论铸造者是谁,只要所铸货币被认可,就能得到官方允许。
3)祭坛上的蜀汉
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益州沃野千里;等蜀汉投降之后,蜀汉的经济陷入崩溃。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答案就是刘备铸造大钱,以三四十分之一的成本去抢劫蜀地的粮食、布匹乃至所有财富,这样的政权岂能不亡?
4)曹操之后
曹丕为了获取支持,就同意在北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刚刚萌芽的小农经济将消弭于无形,士族门阀势力历久弥坚。
“九品中正制”名义上是官分九品,说白了就是将社会阶层流动固化在既得利益者阶层,寒门素族再无寸尺晋身之路。
当绝大部分人辗转于江湖之间,却找不到正常的上升途径,封建社会将就此堕落。寒门在高门面前丧失了良知、尊严、希望,一切的一切都在高门士族权势的压榨下荡然无存。
6、 两晋衣冠(两晋)
这里的历史太过复杂,小编无能,只能借用书中的一段话来总结:
分权必然伴随着封建统治者的衰落,既然封建统治者无法干预经济,经济也就获得了成长空间。只不过,封建集权衰败的同时,一定会为游牧民族入侵流入空间,中原大地可能陷入长久的战乱之中——史称“五胡乱华”。
集权,经济衰败,民族延续,复兴,经济兴盛,亡国亡族,根本无法判断历史逻辑的对错。
7、 南朝金粉(南朝)
在历代史籍中,士族看起来是一群非常不靠谱的人。有喜欢酒后裸奔的、大字不识却身居高位的,但仍有一批人对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的。顾恺之、王羲之、王献之……这些都是当时第一流的高门大族。
士族,一定是坏人吗?这得看情况分析。他们又是唯一能制约皇权的势力。
书圣王羲之就是东晋时期顶级士族——琅琊王氏的代表
然而世家大族在面对外敌时不能抵抗,时代呼唤一个强权。
寒门素族一定是好人吗?呵呵。
封建官僚必须彻底打破现有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才能达到目的,他们不需要妥协,对毁灭社会财富也毫无顾忌。靠当官发财的本质从来都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存量,只要抢劫财富的成本低于创造财富,封建官僚就一定会选择抢劫。
8、 大隋悲歌(隋朝)
1)壮哉盛隋
西汉帝国用了一百年实现天下大治,而隋之前是三百年的天下大乱。隋文帝仅仅用十几年就从大乱转向大治,不但平定突厥,社会财富也开始呈几何级数增加,所谓『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而且还创建了科举制这一相对清明的封建官僚制度;在全境范围内再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国家的统一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隋文帝、隋炀帝坚持执行重商政策。除了最后几年,隋代国家富强、民众富裕,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比肩……
2)隋五铢的奇迹。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货币的人是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
隋五铢事中国历史上最奇怪、最有意义的货币,并非朝廷统一铸造,而是要求各郡县自行铸币,至于铸币标准,由各县自行决定。结果全国所有的郡县都选择了同一个货币标准——2.42克。
3)隋炀帝的世界
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缔造了一个富饶而强大的帝国。然而在新时代来临之前,大隋帝国出了一个偏心眼的皇帝——隋炀帝。
然而对隋炀帝的指责都不是第一首资料。隋炀帝在位的十几年,到底是怎样的世界?
隋炀帝在称帝之前就展示了自己的文治武功:荡平男陈,在江都做了十几年晋王,学江南话,娶江南女子为妻,最终南人归心于隋。
然而隋炀帝重心在南方,这惹恼了隋的统治根基——关陇贵族集团,因而隋末农民大起义也出现了一种从来没有、也再未产生的特征:叛军全部集中在长江以北,这些人原本是地方官甚至是封疆大吏。
哎!最终帅帅的隋炀帝死了,隋朝也就灭亡了!
9、 今有大唐初长成(唐高祖——唐玄宗初年)
1)另类贞观
记述贞观朝,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唐朝是第一个编纂帝王实录的朝代,也是第一个公开篡改历史的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达到天下大治,然而西汉帝国用了近百年;隋文帝也花了十几年,唐太宗真是神人啊!
历史的真实很可能不是这样。让我们看看几条证据吧!
第一,终唐太宗一朝,所有官员的朝廷俸禄居然全部为粮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武则天时期。
第二,贞观年间,物价记录根本不可信。
第三,贞观年间,户数远低于隋朝。
第四,按贞观年间奏本,大唐帝国的天灾几乎不断。洛阳之东,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这就是传说中的贞观之治。
2)无字碑的轮回
真实的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武则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汉武帝年间的盛衰循环,因为武则天当政期间的政策,完全是汉武帝政策的2.0版。
汉武帝2.0版的历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货币改革,类似于汉武帝年间的白金币。
第二步,既然不能通过货币改革掠夺财富,那就干脆明抢,类似于汉武帝年间的“告缗令”。
第三步,武则天使出了铁腕对付李唐宗室和官僚,与汉武帝一样,任用了一批酷吏。
3)金简除罪
当陈子昂上书武则天,会有亡国危机时,这位女强人暗地里向上天宣告自己的罪过,开始修改自己的政策。武则天最大的功绩并不在农业,而在振兴商业。她的父亲本是一个倒卖木材的商人,也是在这种家庭中,武则天了解了商人最怕的一件事——关隘的税收。
4)官无事,民自富
时间到了唐玄宗初年,这位年轻皇帝面临一个选择:国富,民强,哪一个优先?
李隆基做出了回答:当然是民强优先。
帝王无为,无事、好静、无欲,庶民自然、自化、自富、自正、自朴,我无事而民自富。
裁撤官营手工业是继武后减税后的又一决定性举措,为大唐强盛的手工业缔造了坚定的基础。此后两三年,大唐帝国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巅峰。
10、 开元全盛日(开元四年——天宝十四年)
1)钱味甘,大热有毒
开元初年,在以张说为首的封建官僚轮番炒作之下,大唐帝国的土地价格开始了一轮螺旋式飙升,即使贫瘠土地的价格也是武后年间沃壤价格的数倍。一批封建官僚却获得了“多田翁”的绰号……
唐玄宗对此采取措施,用宇文融推行史上最为严厉、彻底的限购令:自此之后,禁止一切土地买卖,无论有无户籍均不得再买卖土地!
这样的措施下。开元十三年,盛世达到了前期的巅峰,唐玄宗登泰山举行“封禅”大点,这是中国古代太平盛世最具标志意义的大典。
2)增发货币的两种方法
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先后任命了二十六位宰相,其中李林甫一人就在相位上待了十九年。这十九年是大唐帝国的全盛时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后世描绘成一个奸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通货膨胀,张九龄认为增发货币集中于强势阶层。而李林甫认为增发货币主要面向弱势阶层。
除了稳定货币,我们还要提到李林甫的一项不朽功勋,那就是整理、制定了完整的大唐法令。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开元盛世毁于一旦。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天宝之祸,最大的祸根在于唐玄宗自己丧失了道德操守,再也无力维持“开元限购令”,天宝年间,土地兼并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西汉末年,亡国之败绩已然出现。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这位朝野侧目二十年的宰相病死,大唐帝国也失去了最后一位能总揽全局的铁腕人物。局面彻底失控。
11、 国破铜钱在(唐肃宗——唐宪宗)
1)货币战争之安史之乱
大唐帝国在唐肃宗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平叛历程……这时的大唐还是有能力对抗叛乱的,然而利令智昏的杨国忠在长安即将陷落的时候还派人去太原筹集粮饷,既不肯使用也不转移长安、洛阳两京财务,结果“两京陷落,民物耗弊,天下萧然”。
危亡之际,一个小吏出身的官员为唐肃宗谋划钱粮。第一个办法是铸造大钱,至于物价,当然是一飞冲天。
2)盐铁专营的轮回
第二个办法是重行盐铁专营。这是一种非正常的敛财途径,会刺痛所有人的眼睛。既然国家可以敛取暴利,歹徒也可以,而最后唐朝就是亡于私盐贩子手里。
3)向富人征税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就在中枢朝廷捉襟见肘之际,又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力图挽救危亡,这个人就是杨炎。
唐代宗
实行两税法,“唯资产为宗,”“按财计税”,说白了就是向富人征税。然而这些人只懂得盘剥不懂付出,更不知社会责任为何物,恰恰又是这些守财奴负责整个帝国的税收,他们怎么可能有动力维护社会公平,又怎么可能向自己征税?
最终杨炎被刺死。
大唐的覆亡无可挽回。
更多图片和内容请至芝士阅读网站或客户端。
芝士君 整理
————
<a href="http://www.zsreader.com/home">芝士阅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
<a href="http://www.zsreader.com/home">芝士~不止书摘,发现更大的世界</a>
下载客户端:<a href="https://itunes.apple.com/cn/app/zhi-shi/id976992946?mt=8">iPhone版</a>和<a href="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mrocker.cheese&g_f=991653">Android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