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强力推荐每个人都看一看《最好的告别》,因为我们的长辈都会变老,因为我们终将会变老。确实,如今全世界都在教我们怎样长生不老,却不教我们如何面对变老,因为我们不敢面对衰老和死亡,更加不会去为死亡做准备。
2.这本书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衰老和死亡,教我们如何好好活到终点!
3.对即将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来说巜最好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一般的阅读作品。简直可以称为老龄人或者老龄工作者的教科书。
首先,作者客观地评价了如今医学领域的缺陷,所以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很多时候医生不清楚危重病人最后日子里的目标,愿望是什么,导致最后很多病人都是在冷冰冰地医院里接受无效的治疗,然后在医院痛苦地离开人世,这种告别方式无疑是病人不想要的。其次,作者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最后,人们有准备地坦然地面对死亡会把余生过得更好。
其次,作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从他作为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的不同角度,思考医学、疾病与老年。他的观察和思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思考这些切身的问题,帮助读者做好应对的准备,使读者可能成为更明智的病人或病人家属,有可能老得更舒服,死得更安详。对在医疗、养老领域工作的读者来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有价值。以我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令人艳羡。
第三,作者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他描写的那些被过度、无效治疗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感受1:
看到过两个人的对话——
“你害怕死亡吗?”
“我不怕。”
“那你害怕什么?”
“我害怕垂死。”
——垂死,是生与死的临界状态,能在这个状态里从容舒展的生命,确乎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临界状态里,也有个颇有看头的生命样本呢!国画大师方召麐在92岁时突发心脏病,老佣人俯首问她:“您感觉怎么样?”方召麐女士俏皮答曰:“OK。”说罢,停止了心跳。在我看来,安恬地将手递到死神手中的方女士就是来给博尔赫斯这句话下注脚的——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那多好!
感受2:79岁琼瑶叮嘱后辈,她不愿抢救,身后事从简,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曾说过:“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子女所谓孝顺,其实不一定是父母想要的,父母心中所愿,又有多少能如琼瑶阿姨那般公然吐露并得到尊重?
我想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开始坦然面对至亲至爱离去的时候。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告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课。"人到中年,“佩奇"是我们的昨天留恋还是我们的明天写照?五味杂陈,酸甜苦辣——这也许就是人生。
感受3:病,好比是死的“小型模拟考试”;死,往往也不是一下子就来的,很多时候,死神是一点点取走你的生命的——今天取走你一点视力,明天取走你一点脚力,后天取走你一点脑力,大后天取走你一个器官……病与死,本身是无罪、无恶的,但对每个人,都是考验。不管你是5岁还是50岁,每一天都是在碰运气。高龄老人告诉我,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感受4: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最终的样子不过是父母目送儿女去远方,儿女目送父母去天堂。生活里的悲欢都属于我们,接受是我们唯一要做的功课。希望我能如此,也希望我的儿女们也能如此。
之前一直想能优雅的老去,优雅的老去,好像错了!优雅的死去,有尊严的死去,才是人生完美的句号。
好了,趁我一切都清醒,我对我的生命终点也做个规划吧,我也想像琼瑶那样,我不愿抢救,身后事从简,不愿让自己的躯壳被各种仪器勉强留住。具体一点来说,就是:
1.如果我的心脏停搏,我不希望做心脏复苏。
2.我不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
3.如果我不能自行进食,我不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了。
4.如果我不想进食进水,就做好和我告别的准备。
记住:善终不仅仅是好死,而是好好得安静的活到终点。
希望我的所愿,能得到儿女的尊重。
好了,我的眼下主要是是珍惜和尽责,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美好,同时也是尽责,对下负责,生活无限期望。对上负责,生活无限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有盈余,对上又对下了!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