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伊始,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人都在忙着抢票,忙着置办年货,倒数着过年的日子。可也有一些人,他们抗拒着这一天的到来,不想回家,也不愿回家。
前两天,红星新闻在微博上爆出,北大留美学生王猛(化名)12年未曾回家过年,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过渡关心”和“心理伤害”,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人生阴影,引发了各大媒体的转载和网友的热议。
今年32岁的王猛已经12年没有回过家了,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企图与父母断绝关系。期间因身份证到期需要补办,回过一次家,但全程在家待的时间没有超过10分钟,仅仅只是为了取户口本。
在没有微博热搜的情况下,这一事件依然涌进了数万条评论。
有人说自己也有类似的遭遇,但始终不敢反抗;有人说是作者太过玻璃心了,父母也没有犯什么大错;也有人说父母的控制欲和炫耀心太强了,完全把儿子当成了一件私人物品。
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这封15000字的长信,以及王猛父母在媒体面前的发声。究竟孰对孰错,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但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不论作为子女亦或为人父母,都值得深思。
在记者眼里,王猛有些内向、敏感,不善交际,北大毕业生、美国排名前50学校研究生的身份并没有让他散发出应有的自信。文中也提到了很多他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细节原因。
王猛是大院子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摆脱控制,父母却让在北京的大姨多多照顾自己。于是大姨经常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同学了解他的情况。即使后来考取美国研究生,父亲立马就联系了一位美国的“老朋友”照顾他。
到美国后,王猛给父亲写了4000多字的信,列举出了这位“老朋友”为人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与他并无共同话题,希望能停止这份关心。但父亲却不以为然,回信说王猛过于狭隘。
而在王猛看来,这些不是照顾,而是如影随形的控制,并且这份压抑甚至让医生认为他几乎符合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心理疾病)。
从小到大,他没有选择衣服的权利,没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更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这种过渡保护让他因为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嘲笑,父母却不以为然。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到家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和教育。
王猛还提到,他们只一昧炫耀自己的成绩和经历,管教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却从不曾真正关心自己。
可是王猛的父母真的不爱他吗?答案一定是爱的,但可能是用错了方式。如果不爱,又怎么会事无巨细的事事关照呢,巴不得时刻在他身边呢!和很多父母一样,他们也期盼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也把王猛当作是自己的骄傲。
可至今,他们都不知道儿子身在何方,做着什么工作。身边人问起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回家时,母亲都只能谎称“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父母始终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儿子老揪着过去不放。
“我们花一辈子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时间等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得不到想要的”。
有人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也请多多理解和包容”,诚恳又无奈的一句话,导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虽然不曾当过家长,但是别忘了,我们都曾经是小孩呀。
作家赵婕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如同纪伯伦说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有一天,我们为人父母,希望还能记得,小孩的世界没有大人认为的理所当然。毕竟,我们都曾是孩子呀。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的,而不是相恨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