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三,是我带孩子玩德国桌游的日子。孩子们去玩游戏了,妈妈们自然就聚在了一起,不同行业背景的妈妈们一起聊聊家庭,聊聊孩子,聊聊自己也挺有趣。可最近,我发现我们妈妈帮聊天的画风变了,大家只聊一个话题----“学而思”。仔细问起来,除了我家女儿以外,其它的孩子都去上了“学而思”了。然后我突然发现不仅他们,我周围学龄阶段的孩子们都在上学而思了。我开始不得不想深入了解“学而思”是怎么做到“野蛮生长“的?
学而思具体教什么,怎么教我不感兴趣。它到底怎么能在短短几年火遍大江南北呢?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学而思激发了家长们的“恐惧”心理。
“恐惧”是一种特别厉害的心理力量。打开电视,你会很容易发现人类出于对其它事物的“恐惧”做出的极端行为的事例。911事件以后,美国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当小布什总统信誓旦旦的说有确凿证据证明萨达姆政权拥有致命的“化学武器”并因此对伊拉克开战的时候,他们部分是出于“恐惧”的原因。当他们真正的占领伊拉克,掘地三尺没找到化学武器的时候,他们的军队已经深陷伊拉克的地面战争无法自拔。几年后,美军撤离,留下了面目全非的伊拉克给伊拉克人民。至今,伊拉克仍然是全球最危险的国家之一---每天都有自杀式袭击发生,每天都有无辜的人死去。
历史上,因为对未知事件的“恐惧”,人类做出了许多在今天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中世纪的欧洲,一些吉普赛女郎会去有钱人家乞讨,当她们讨不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的嘟囔几句,听起来似乎是诅咒。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被乞讨的家庭接着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有人生病,有人死亡。在当时的医疗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没法解释生病死亡的原因,于是,他们把这些都归罪于“女巫”的诅咒。浩浩荡荡的迫害女性的运动开展了。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无数的无辜女性被烧死。
“恐惧”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当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多的动物时,出于“恐惧”,人类会立马行动——逃跑或者提前反击。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人类早期的心理特征被刻进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当我们遇到让我们觉得恐惧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和我们远古的祖先是一样的——“逃跑”或者“反击”。
学而思在家长的群体中创造了一种“恐惧”的气氛。他们就是典型的焦虑营销。
我偶然搜到了一份采访学而思家长的报道:
“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时候,我带小朋友去报学而思,分数上了‘尖子班’,但没名额了,当时我没当回事,报不上就算了。二年级升三年级,我们再去考学而思,结果成绩只够上‘提高班’,我当时心里一沉,这是不是说,这一年里其他小朋友都进步,我们已经落后了?”
“进来都要考试的,按成绩再分成什么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我们孩子在学校成绩还可以,但到了这里还是跟不上,很多家长都坐在教室后面听课,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在课堂上见过一个家长,老师还在讲,他已经急得敲孩子头了。还有一个妈妈,下课在走廊就对孩子动了手,一边走一边打,嘴里还训斥……”
在学而思教育已经接近疯狂的杭州,有报道称“杭州有的民办小学,一年级一个班60%的学生都在上学而思。有的公办小学五六年级一个班,上学而思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在所有这些报道中,家长显而易见的焦虑,对于孩子的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跃然纸上。对于我们恐惧的事情怎么办?逃避?主动出击?显而易见的,家长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主动出击。
当一个班80%的孩子都在上学而思的时候,剩下20%孩子的命运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抛开“从众”的心理的压力不说,光那80%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剩下20%孩子学习成绩的压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感觉恐惧。
“学而思”同时有意无意的利用了人类的“承诺一致”的心理。
当你百度搜索“到底该不该学习学而思”的时候,你会得到一大堆学而思怎么怎么好的家长观点。论据各异,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但统一观察起来,你会发现,学过学而思的家长没有不为学而思背书的。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学而思从来不打广告。有两点原因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学而思从来没有打过广告:1.它确实是好,能帮助孩子深度学习数学的基本原理,家长出于对其价值的认可自愿帮其进行口碑传播式的营销。2.它利用了家长们的“承诺一致”的心理原理。
在我看到学而思的教学方法以后我基本否定了第一条。那他怎么利用了家长们的承诺并一致的心理了?承诺并一致的心理是什么意思呢?
社会心理学家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基本的心理特征“承诺并保持一致”。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前后一致是一种很好的为人特点:不具备这一特点的人会被视为浮躁、多变、优柔寡断、欠缺稳定;具备这一特点的人则显得理性、可靠、值得信赖。考虑到这样的背景,人们一旦做出了什么选择,或采取了什么立场,我们立刻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也会想法设法的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甚至会调整自我的形象以保持与行为一致;当做决定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之后为这个决定辩护的动机也就会越强烈。
最近看了一部朋友推荐的记录印尼1965年到1966年期间印尼华人曾经遭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记录片。我看吐了。由美国记录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在印尼拍摄十年,把这段历史拍成的两部记录片(The Act of killing)(The look of Silence )分别获得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提名和今年的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提名。这两部记录片让我感到愤怒的不仅仅是当年的血腥和残暴,更是今天印尼人对那场惨剧的麻木还有当年的刽子手对自己行为的美化。
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的:“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些当年的杀人者非常热衷于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并乐于吹嘘当年的英勇事迹,一点都没有感到不好意思”
写到这,我内心对于人类“保持一致”的心理特征满怀敬畏。犯了错误,我们不反思,还出于对于自己心理“保持舒适和安全感”的需求的照顾,我们一再的强调自己并没有犯错,还为此辩护是多么容易,因为“保持一致”的心理特征总是会为了我们保驾护航。
反观学而思家长为学而思教育不遗余力的背书也就不难理解了。
怎样才能从根本意义上缓解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我个人认为家长一窝蜂的挤进各种培训机构是源于我们普遍的对于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要缓解这种对于教育的焦虑,我们要不断的思索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要认识到未来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者学校能保证孩子有一个确定的未来。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恐惧。可是恐惧归恐惧,未来始终是不确定的。我们能够做的只有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我们能够掌握的事情上。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教;育,更重要。培养孩子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能生存的学习能力,强健的体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发现生活的美好的能力,责任感(包括个人的责任感和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环境的热爱(包括人,自然和周围的社会)是我认为教育更应该看重的更本质的东西。
当父母的教育目标更远大,更明确。父母就应该不会为了孩子的成绩过度焦虑了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