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现象
你是否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读书?(游戏、聚会喝酒、侃大山?还是的确懒得不行?)又或者工作确实很忙,不知道应不应该读书?
你是否想要看书,可是看什么书呢?到书店一看或网上一找,觉得不错就买了,可是看没多少页,又束之高阁?
你是否书架上很多书,但没看几本?或是你感觉自己很爱看书,一到书店或网上购买,就会买一大堆,最后发现没看完的书越来越多?
你是否确实在看书了,可是思绪经常会随意飘荡,或者这盯下手机、那瞄下电视呢?
你貌似也看了很多书,一本又一本地看,可是仍感觉没什么用?
你是否认为阅读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要沐浴焚香,或者是你根本就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
你是否觉得读了那么多年书自己会读书?是否别人经常叫你读书,可是很少有人教你怎么才能读好书?
如果你出现过类似这些现象,我觉得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带来点启发。
部分这些现象,作者赤羽雄二自己曾经也出现过。在列举这些现象的同时,他还举出了一些读书的优点和好处(估计你也能举出不少),目的大概是看能不能借以提升读者看书的动力,比如能有助于职位提高,开阔视野、提升实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领导才能,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制定抢先未来的对策,激发干劲(打一针名人传记的鸡血)等。
二、现象的原因
作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强烈要改变提升自己的动力,被动读书以及长期存在“读书是一件好事”观念作祟。
三、方法论
如何保证读书时间
首先,是在思维观念上要有所转变,要把读书调整到既重要又紧急的位置,也就是把读书的优先级提前。怎么转变呢?就是要告诉自己要好的生存、要好的工作、要不断成长取得成就(又或是要拯救、解放全世界等大概诸如此类的东西),就必须要坚持读书。这样一来,每天不论有多忙,你都会激励自己想办法抽出时间来读书。
其次,创造适合自己的集中读书时间。既然思维观念已经有所转变,那读书时间从何而来呢?那就是“枕上、厕上、马上”,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要找出自己的一个集中时间段。那这个完整的集中时间段去哪里找呢?早上早起一小时?早上通勤的公交或地铁上(记得要注意安全)?中午吃饭后午休前?晚上睡前一小时?休息日划出一段读书时间?等等都可以,因人而异,总之要有一段集中的读书时间,因为“集中时间读书”是最有效果的。
最后,找到了自己的集中读书时间后,就要把它列入自己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时间表,并养成习惯。为了挤出时间读书,作者还提到了要掌握和确保最短的睡眠时间,也就是在不影响睡眠的基础上创造出读书时间,当然不能因为要挤出时间读书就牺牲睡眠时间,要不就本末倒置了,于是作者尝试在不同时间就寝和起床来了解自己的最低睡眠时间。作者还提到一个职业母亲平时为了兼顾工作和照顾小孩,晚上9点半就陪孩子入睡,早上5点起床,5点至6点这个时间段用来读书。
在保证读书时间的前提下,要注意的一点是只在有需要的时候读书,而不是一个劲地埋头苦读,因为与人会面交谈、现场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扩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手段。注意控制读书时间,读书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
如何阅读
关于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阅读前,就要想清楚,世界上好书那么多,我为什么要读这本呢?如果不搞清楚囫囵吞枣,只会浪费时间,而且收获不会大。要读这本书,要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好比看十分爱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很少会昏昏欲睡,而且一定不会想电影或电视节目过早结束,会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享受每一分每一秒。为了维持高求知欲,在开始阅读前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我想从这本书学到什么,二是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也就是要有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明确了之后,专注程度和理解程度会大大提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或目标意识,生活将会很无趣,那如何才能拥有目标意识呢?多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想清楚了,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于做笔记。首先,在书的扉页记录第一次阅读的时间和即时感想,阅读后给书做上评价,分为非常出色、非常好、好(虽然不差,但是也不是很好)、说不清(没买就好了)、很差,这五个评价用五个自己熟悉的符号来标记。做这些标记的作用,是为了自己在重新回看时会对哪些书应该再次认真看,哪些可以粗略看心中有数。其次,读书的过程中对你认为“言之有理的内容、表达出色的内容、体现作家洞察力与智慧的内容”这三部分内容用黄色荧光笔做标记,并做好折页,一般一本好书的折页会占总页数的大概三分之一。读完书后,要立即形成读书档案(在一张A4纸写上四个象限,即读这本书的目的、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感受、我接下来要怎么做、三个月后我要做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改变)和整理笔记(主要是深有感触的东西,不用在意思考的内容和措辞,不用去翻书,直接整理脑海中的),切记一点就是不要在阅读时做笔记和读书卡片,这样会中断流畅的读书过程,影响读书的专注和增加了读书时长。通过读后笔记,将书中内容转化为数据库,方便检索,每隔3个月翻看一次就差不多了。
关于阅读过程。买了书之后要立刻阅读,否则放久了,读这本书的兴致就会下降,就好比买了生鱼片,最好要当天吃,否则就容易变质。读书前,尽量关闭或静音自己的手机电脑等影响自己阅读的电子设备,创造不易受影响的读书环境。读书时,要集中精力专注阅读一本书,不要同时看很多本书,读完一本才能再看另外一本,否则容易精力分散导致读不完的焦虑。读的进程中,即使有不理解的也不要翻看前面的内容重新读,也不要做笔记,而要一气呵成掌握全书主旨。读完后,随意放回书架就好了,不用过度花时间整理书架,毕竟不是藏书成千上万,要找到是很容易的,而且书不是装饰品,摆放得多好看也没必要。
如何知行合一
在读书的人中能拉开差距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和个人成长中。有些人读了很多,学了很多,最终自己还是没什么变化,关键是没有将读书与行动结合起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读过的内容充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也就是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问题。输入就是要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整理读书笔记和写读书档案,记录最令自己有收获的内容。而输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享读书成果获得反馈。自己学到的知识,讲述分享给身边的人或通过写博客分享给其他人,通过听取其他人的感想,了解自己的思维幅度,通过分享,不仅可以整理思路,还可以提升向他人解释说明的能力。
二是与人展开深入广泛讨论。可以召集小伙伴组成网上读书小组或现实读书小组,一起读书,读后一起分享讨论,这样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深度和广度。
三是做演讲。读一本书可能还不足于支撑一个好的演讲,但对某一领域或对某一问题展开主题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后基本就能对某一方面知识在大众面前演讲,这样不仅能整理思路已掌握的知识,还可以建立判断标准,构建人脉关系,提升工作热情。
四是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学到的知识要切实用自己的身上,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不断取得成绩,这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改善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沟通能力等等。
读书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作者用“如何提高信息敏感度‘’来做标题,总感觉不确切)
一是30岁前要读300本书,一半是商务类的书,一半是小说。商务类的书提高专业技能,带来思维启发,小说类的书能提高同理心,让心智变得成熟(通过了解他人喜怒哀乐,理解与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为什么要30岁前读300本呢?因为这样才能在30岁前基本掌握好一般的专业技能、科学知识、社会历史知识。达到这个目标后,一年大概只读50本就可以了,平均下来就是每个星期大概一本。
二是达到一定的读书量之后要限制读书时间。不能因为读书是一件好事的观念,做个书呆子,为了读书而读书,还要有日常的娱乐、家庭生活,人际交往,这些也一样能扩充自己的知识。
三是不要随意买书,延后阅读畅销书,阅读长销书和优秀作家全部作品。书要精挑细选,要用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来选书,不能随意买,买了又看不完或觉得没趣,那就浪费时间和金钱。对于畅销书,要延后阅读,因为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有可能是炒作,等其经过验证再读也不迟;要读就读长销书,毕竟是长销,已经用时间证明的经典。对于优秀作家,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他的全部或大部分作品,这样才能全貌地掌握这位作家的思想。
四是规划未来5年的目标来确定自己该读什么书。国家有五年计划三年计划,你工作的单位、公司有目标,你的岗位、职责有目标,可你偏偏自己不设目标,有没有觉得你自己对自己不太负责任或不太重视?又或者你想说你不想被目标所控制约束。可是恰恰设定5年的目标后,你才能从5年后来倒推现在的你改做什么?比如该读什么书来改进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提升某方面的技能,进而一步一步实现5年后的目标。
五是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以打造高深的见解和洞察力。如果没有问题意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没关系,没有任何兴趣,最终会导致思考停滞,无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眼界也会变得狭窄。作者举了他关注日本“待机儿童”问题,通过抽丝剥茧一个接一个问题深挖根源本质的例子,说明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四、读这本书的原因和目的
所谓“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觉得阅读应该也一样,要“阅读阅读再阅读”,只有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或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阅读和学习。因为感觉自己平时的阅读效率不高,所以想看看精英、高手们是怎么阅读?看是否能个从中找到点方法和启发,了解掌握其中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强化学习技能,做到阅有所得,阅有所用,阅有所长。
五、对这本书的评价
一是刷新并改变了两个观念。
观念1:“读书是一件好事”。这个观念以前在我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有些时候确实会因为“我在读书”,而忽略了其他也应该做的一些事情,因为读书而感觉到自满,因为读书而逃避做其他应该做的事。作者举了个他自己打扫房间卫生的例子,他常常因为自己要读书而逃避了日常应该打扫房间的事情,比如周五觉得要打扫卫生了,可是他就会想,明天就是周末了,要不,还是先读书吧,明后两天再打扫,等到了周末,又会继续拖延,觉得读书更要紧。在这之前,自己也出现这类状况,比如散步时总想快点散完去看书,做其他运动锻炼时总是快速把动作做完想着去看书,做饭炒菜时有时也会这么想,去和关系一般的亲戚朋友见面时也会这么想。其实,很多人学生时代估计也会有过这样的经历,玩游戏、看漫画时总会遭到父母的训斥,而看书就不会,认为只要读书就是在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这就变成为了读书而读书了,因此,在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要限制自己的阅读时间。毕竟对于繁忙的我们而言,工作读书虽然重要,但私生活和娱乐也一样重要,所以在读书时要尽量避免没有明确目的、只是浪费时间的阅读方式。用读书之外时间去做输出,去做交流,去享受私生活和娱乐,去做其他也应该做的事情,书不是读越多越好的。
观念2:读书一种爱好或消磨时间的方式。估计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少,我也时常会听说。当然确实每个人都可以把读书当成一种爱好或消磨时间的方式,又或者你认为你看过了书,你经历的书就自然会在你身上产生改变,顺其自然,不论这改变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消磨时光、满足兴趣的读书是一种被动式的消极读书,和上一个“逃避式”的读书类似,这虽然也是一种读书方式,但对于想在一定时间改变自己,成长自己的职场人士而言,我觉得还是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用问题意识和目的意识来推动自己,用3年、5年或更长时间的个人计划来倒逼自己,用有效的输出来成就自己。
二是日本作者的书比西方作者的书容易读。读英文翻译的作品,尤其是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经典作品,读起来会很艰涩;而读日文译本,感觉其语言使用习惯和中国人类似,读起来比较畅顺,不知道是翻译人员的水平问题还是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我估计这大概是因为日文是由中文演变而成的原因吧,所以翻译起来和中文的语序之类的相似(纯属猜测,不知道是不是,有知道的朋友们欢迎告知)。
三是书中方法介绍精细,简单易行。一如日本作者人做事的精细,作者在介绍其阅读方法时也讲得非常具体,举的例子细致入微的,比如他列举他一天的时间安排每个时间段做些什么,什么时间段读书,具体怎么做;做笔记是用什么颜色的笔来标注,怎么标注,标准页怎么折角,这个角折多少mm;看什么样的日常资讯,用多大的显示屏来看电脑资讯;和什么样的人聚餐,聚餐交流前要做些什么功课等等。
四是佩服作者的阅读量和行动力。作者作为前麦肯锡公司的高层人员,现在是风投创业者,还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每个月读10本书以上,到作者写这本书时他已经累计读了1800多本书,读书成了其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不单单只是读书,他还形成一套他自己学以致用的方法,将读书内容直接应用在个人工作生活上并不断取得进步。
五是书中的部分章节标题和内容不是很搭,或归类不是很合适。比如第五章标题为《不再无趣的的书上浪费时间》,副标题为提高信息敏感度,可是这章有不少节和这两个标题不是很符合。第一章有两节说到没时间读书,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节来写;第三章中写到的读书法,也是写的比较散,有部分章节其实可以进行同类项合并。
六是不太认同作者对电子书轻使用。作者有提到电脑手机碎片化读书,也提到了它的缺点是不系统,但也不可或缺。作者提倡买纸质书来读,不主张读电子书。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电纸书和纸质书同样重要,纸质书的好处大部分人都知道,但纸质书使用更方便,更新快,而且想看随时在手机或平板都能下载,或是在各类读书软件看(我现在也习惯在微信读书上看),电纸书还不占地方。不同纸质书,你得去书店买或图书馆借,还得有书架子。电子书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看多了对眼睛的伤害比纸质书大,而且没有纸质书随意乱画做笔记的快感。
总体而言,感觉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对职场人士的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有不错帮助的,尤其是观念。对于还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阅读方法的朋友们而言,莫提默·J. 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叶圣陶《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轻阅读编写组编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樊登《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等都是讲阅读方法的好书,它们有不少共性,但也有各自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看看到底哪种阅读方法适合自己;至于学生党,如果想提高阅读能力或学习能力的话,可读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_斯科特扬》,韩国某状元的《一日阅读法》等的书,可能更加适合学生时代的阅读。想想,要是我在学生时代看到过这些书就好了!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关键还是要践行,要知行合一。我个人而言,自从有了这样的理念之后,自己也渐渐有点觉悟了,读了《早起的魔法》,慢慢培养起了早起的习惯,读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慢慢开始了拾起毛笔和钢笔坚持起来,动手写起来;读了《零秒思考》,每天开始随意记录起来;读了《清单革命》,对清单也渐渐有些感觉。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最酷的不是你拥有何其霸气的宝剑,而是你用霸气的宝剑耍出潇洒的人生。愿你我都是持之以恒的善阅者、善践者,耍出潇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