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作家,从模仿开始”,这条箴言恐怕已不是秘密。可是,读过约翰·加德纳的《成为小说家》(孟庆玲、伊小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发现那是一条貌似“袒胸露背”的创作法则,其中隐含着深不见底的暗流。
书里举有一例:
“法国人的本德是富饶河谷的一部分,地处杰佛逊东南部,距其20英里远。这里群山环抱,地处偏远,至今还没有边界线,这里曾是……的伟大起源。”
约翰·加德纳说,那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小说《哈姆雷特》(中国内地译介过来改书名为《村子》)的著名开头。之所以著名,是因为“福克纳在其开头句中融入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那些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南方人的人们非常重要,那就是住地以及所有体现历史、亲属关系和身份的东西”。要理解约翰·加德纳对福克纳这一著名开头,我们必须花一些功夫读或者回忆威廉·福克纳的的小说《哈姆雷特》也就是《村子》。小说以法国人湾的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弗莱姆斯诺普斯不择手段地从一个无名小卒成功转型为富有人士的发迹史。在弗莱姆斯诺普斯奋斗或者说钻营的过程中,巧取豪夺也好,利令智昏也罢,都出发自小说开端福克纳描述过得富饶的河谷,更与“群山环抱、地处偏远、至今没有边界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个开头,福克纳的《村子》几近不成立。
《村子》的这一著名的开头太摄人魂魄了,于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文学爱好者喜欢以此为蓝本,模仿成自己作品的开始。《成为小说家》的作者约翰·加德纳就曾经做过这件事,等到功成名就后加德纳拿青涩时的自己开涮,在《成为小说家》里“晒”出自己当年的模仿以导引出《成为小说家》的关键词。
“帕特南定居地所在之处地势低,土地褐黄,它是该国黄色高地的一部分,地处巴塔威亚南部,距其六英里远。”
几乎是惟妙惟肖的模仿!在断定自己的模仿左支右拙后,加德纳详尽解析了自己的模仿问题出在哪里。这种批改学生作业式的解剖,除了让《成为小说家》的作者能够感性地认识到作家梦得以实现应该从哪里开始讲究起来,更让《成为小说家》的主题显豁地呈现出来,那便是“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事物”。
对我,约翰·加德纳用《成为小说家》的二分之一强的篇幅阐述的这一观点,有醍醐灌顶的效果。是的,我想成为作家,且已经出版了3本书。但是,那3本书分别是书评、音乐评论和文化游记,不是小说。而我固执地认为,能出本1本甚至更多本小说的码字人,才能称得上作家,所以,这些年来,古今中外的小说我读到了难以计数,且偶或有这样的感叹:我生活中遇到的他或她完全可以成为1本精彩小说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我怎么就不能写出1本像样的小说?也曾尝试写过,如约翰·加德纳所说的,抓住1个自己特别喜欢的文本从模仿开始,可是,写着写着,就丧失了信心,继而,弃之如敝屣。
当时很惘然: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成为小说家》帮助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加德纳说:
前途无望的作家对事物的观察都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所有模仿都欠缺我们想要在好作品中看到的东西,那就是作者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事物。
新手小说作者可以像前辈学习如何细致观察,但是他看到的一定是自己的时空所能看到的,就像在好的历史萧索中,即便是我们回到过去,带着自己独有的感觉(不一定更好,但是新的)去观察,所见也是一样的。
……
是呀,我以往的尝试,貌似在描摹自己经历过的生活、见识过的人和事,但面对自己所要模仿的文本,会不由自主地顺手牵羊文本作者的思考,而丢弃了自己所见而引发的所想。这样的人云亦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以写成小说?
与梦想成真也许就隔着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成为小说家》,而在这本书最重要的章节“作家的本质”里,作者约翰·加德纳一直在强调成为小说家的前提,那便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自己看到的人和事。能够践行好这一章,执行起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四章的教诲“作家的培训与教育”“作家的出版和作家的生存”以及“信念的力量”,就顺理成章了。
顺便说一句,著名作家雷蒙德·卡佛为这本书写的序,漂亮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