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对于刚刚荣升小学生家长的我,很多情节都是感同身受。虽然我不赞成虎妈狼爸对孩子的极致要求,但也反对以快乐自由的名义过度放任孩子。喜欢中庸之道的我,会经常思考,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有不错的学业成绩收获自信和坚实的人生基础,又不会丧失童年应有的快乐。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行为方式。学习不但要调动所谓多元智能(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还和学习主体的意志情感,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对于我而言,更看重的是孩子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学校的学业成绩只是现阶段学习能力体现,不代表将来,可以不断完善提高。所以,大儿子的每次考试成绩,我不会太纠结是否高分或满分,而是会去思考他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学习水平。当然,对于一年级相对简单的课程,对他还是有一个最低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否则要接受捡豆子惩罚,让他自己首先对自己有个清晰的目标和约束。至于所谓高深莫测的“终身学习能力”形成,只能为娘在一旁慢慢摸索。
一,成就感和责任感相结合的学习动力。
大儿子的培训班上了不少,琴棋书画样样都接触过。可是至今能让他自觉自愿,全情投入,甚至废寝忘食,恐怕只有电视和电脑游戏,至于其他活动,如象棋,吉他,建构,画画,阅读,只能说他愿意参与,不排斥,还谈不上形成他的兴趣爱好。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发生兴趣,就会热心接触,观察,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可是兴趣是如何形成,又为什么会终止和转移呢,目前我只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性的角度去粗浅的理解。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当人满足身理和安全需求后,求知和审美的天性及更高级的精神需求会促使人自觉或不自觉探索不同领域。如果在某一领域,他的禀赋能力驾驭相对轻松,容易获得成就感,满足他尊重的需求,兴趣就因此产生。随着兴趣产生,人们就获得主动探索的动力。但趋乐避苦,避难就易也是人的本性,一旦该领域的探索超越自身能力,无法驾驭,此时兴趣就容易终止或转移。至于那些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还能孜孜不倦追求的伟人,我觉得那已经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人类最高级需求自我实现和超越,使其产生强大的动力。
如今社会生活各种便利和浮华,电子网络的声色犬马,使大脑多巴胺快乐素的分泌,越来越依赖声,光,电结合的强烈感官刺激。能静下心看书思考已经成为难得的一件事。教书期间,会经常遇到学生,以对数学没兴趣为借口,心安理得接受成绩差这个事实,而不愿多做努力,甚至有些家长也会以兴趣为之袒护。在我理解,确实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体验成就感机会太少,以及责任感相对缺乏。
学校课程各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完整,逻辑性强,但也不是深奥难懂,只要能静下心学习,理解和掌握并非难事。曾遇到连一道长题都无法看完的学生,不得不感叹网络和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在孩子和学生面前,我不轻易提兴趣,因为在他们未成熟的认知理解下,很容易将兴趣和新奇,有趣,好玩相联系,而众所周知,学科知识尤其是数学都相对枯燥和严谨,当然无法和他们眼中的游戏相比。因此,无论是以前教学还是现在家里带娃,凡事涉及到学习,比如认字,算术,我一般不再借助电子产品或学习软件,我要孩子学会在平淡的书本面前,能够静下心,由求知本能所引领,积极思考,从而掌握心之知,获得成就感,而不是依赖游戏式的感官刺激。在教学和辅导上,我也比较喜欢柏拉图的“问答式”,或者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数个小问题,逐步引导,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不断获得小成功的快感,最后孩子眼神一亮,便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刻。
儿子的学业成绩我会密切关注,因为成绩会反映他对新知挑战的努力,也会承载他的成就感。当然孩子在校学习的动力不能单单用兴趣去维持,还要树立责任意识,灌输努力学习是一种负责的表现,生活除了游戏玩耍之外,还要承担与负责。而且也正因为去担当,有能力担当,生活才会更有意义和美好。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他还是要辗转各种培训班,多多接触和了解不同领域,希望他能不断去尝试新东西,应对不同挑战,对自己所长所短有更充分全面认识,最后能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
二,主动探索的思维习惯。
意识到我和他爹思维习惯的不同,是在几年前一次云南之旅。那时参观一处民居,我兴奋地不停问导游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后来被他爹批评了,说我像个孩子,不经思考,遇到不懂,可以自己先琢磨,然后再验证。于是,我反省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自己确实属于较为被动的接受型,就像在学校课堂里,习惯别人告诉我经验道理,然后我去理解接受。整个人就中规中矩,不成大器。
记得小学老师曾经说我们,不土不洋很难教。现在回想,挺有道理。小镇子的孩子,既没有像城市孩子那样,拥有丰富教育资源,提升各方面能力和见识,又没有像真正的农村孩子,有开阔的场地撒野跑欢和农事劳动锻炼肌体。再加上父母的宠溺,包办一切,我就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虽然很幸运,顺应大学扩招形势,顺利入读本科,高考分数还比他爹高一分,但现实生活中,他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考方式,常让我自叹不如。
就让“思维习惯赖于成长环境”为自己开脱吧。只是希望像我这样的墨守成规不要在下一代延续。一个育儿讲座曾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神经突触在孩童时期发育最快。每个独立个体都在不断向外探索世界,神经突触就像章鱼的爪子一样拼命向外扩张,但如果没有环境刺激或被阻止,它们就缩回去,停止生长。不知道为什么我很相信这个观点,反观自己的成长经历,加之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玩中学,学中玩”,因此我相信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大量动手机会是主动探索的思维习惯形成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儿子上幼儿园之前,已经解决独立吃饭穿衣问题,上幼儿园后开始承担一点家务(这学期跟外婆外公一起住,这方面弱化了)。他们的玩具,也是拼搭变形的居多。培训班动手操作课程也占很大比重,宝盒课,科学小实验,建构课持续时间都至少两年,而且还会持续下去。儿子幼儿园和小学都适应很快,而且很顺利,为娘没怎么操心,这可能跟他自幼培养出来较强的动手能力有关吧。除此之外,我还鼓励两儿子瞎玩。即便儿子上小学,只要每天完成规定任务,剩下就是他们自由支配时间,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当然除了电视和平板。在玩耍过程中,会经常发现他们鬼点子不断,新奇想法也很多。而且有了自由支配时间的概念,大儿子完成作业总是很迅速,一点都不拖拉,真是应验玩是孩子天性这句话。
修炼一份静气,磨练一份耐性,是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学习的必修课。此外,漫漫求学路上,孩子还会遇上各种大大小小考试竞争,经历成功失败,体会喜悦,焦虑,自卑,甚至嫉妒各类情感,对于父母的挑战是,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始终做个让孩子尊敬的父母,让他愿意和自己交流,分享情感体验,从而可以很好引导孩子理性看待考试和竞争,明白“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