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手的一个 APP 项目有内存泄露问题, 由于用了 ARC 管理内存, 使得找出哪里内存泄露了变得更加困难, 找了一下午, 终于使得几个控制器对象得到释放.
从最简单的 c 语言开始说起, c 语言中申请(malloc)到了一块内存, 你可以把这块内存想象成一个小球, 你有根线牵着它, 这根线就是指针, 并且规定只有通过线才能拿到小球, 一个小球可以被很多人用线牵着.
c 语言中释放内存, 就相当于把小球直接销毁, 但可能还有其他人用线牵着这个小球啊, 当你释放之后, 别人用这个线就找不到这个小球了, 所以别人的线就成为了"野指针", 就不安全了
然后到了 oc 中的管理内存, 同样把内存比作小球, 你申请一块内存的时候还是由一根线牵着小球, 但是释放的时候, 就不让你直接销毁那个小球, oc 会给每个小球做个数量标记, 这个标记记录着有几根线牵着它! 当有n根线牵着它的时候, 这个标记为 n, 你要释放内存的时候, oc 会把标记的数量减1, 记得 oc 并不会像 c 语言一样立刻释放内存, 它只是把标记的数量减1而已, 直到标记的数量减为0了, oc 才会去释放掉那块内存.
知道了原理, 再来看看 oc 的 MRC 内存管理机制
如果两个对象直接复制 obj1 = obj2, 此时 obj1 和 obj2 指向同一块内存, 那块内存的计数为 1, 有两个指针指着那内存, 按道理说应该要是 2 才对啊, 如果要使得那块内存计数为 2, 应该这样写
obj1 = [obj2 retain]; 要加 retain 关键字, 让内存计数器+1, 这样那块内存的计数才是 2, 此时两个指针指着同一块内存!, 修改了 obj1 的内容, obj2 也会被修改
释放的时候 [obj2 release]; release 关键字, 让内存计数器-1, 不一定会释放那块内存, 记得只有减为 0 了才会被释放, 此时 还有 obj1 指着那块内存吧, 所以内存并没有释放,
如果我想修改 obj1 不影响 obj2 的话, 应该使用 copy 关键字, 像这样
obj1 = [obj2 copy]; 此时 obj1 和 obj2 指着两块不同的内存, 每块内存的计数都是 1, 那么修改 obj1 内容就不会影响到 obj2 的内容了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用完了内存要记得 release 释放掉, 不然内存会一直占用着, 浪费空间, 有个原则, 谁创建的谁释放, 不要你创建的, 我来释放, 这样程序复杂了会乱的, 造成内存泄露.
当程序代码变多了, 每次写 alloc, release, 很累人, 而且很可能忘记写! 造成内存泄露, 为了解决这个, oc 推出了 ARC 内存管理机制, 叫做自动引用计数, 不用再写 release 这样容易忘记写的语句了, oc 会在编译期间, 在合适的地方, 自动给你插入这样的释放语句, 使程序员轻松了很多.
ARC 中多了几个关键字
weak, weak 不会使得对象的计数器+1, 也就是说, 一个 weak 的指针, 留不住一个对象
strong, strong 才会使得对象计数器+1, 当一个对象有 strong 的指针指着时, 它不会被释放, 当没有 strong 指针指着时才会被释放掉, 并且把那些指向它的 weak 指针全部置为 nil, 避免了野指针的出现.
ARC 的引进减轻了程序员负担, 但是又导致了更难排查的"内存循环引用"问题
我说说原理, 当一个对象有 strong 指针指着的时候, 就不会被释放, 那如果 有两个对象互相指着对方,
就像 A->B, B->A, 两个对象指针形成了一个环, 这种情况就谁都无法释放了, 如果有 n 个对象之间形成了环, 那么就更难查了, 还记得图论当中的拓扑排序吗, 拓扑排序可以用来检测图中的环, 理论上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就告诉我们是否发生了内存循环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