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深夜,同学发来信息,告知CL的父亲突然走了。我打开微信对话框愣了好久,信息编了又删,删了又编。我实在不知道此时,怎样的话才能有真正抚慰的力量,但也无法说出“节哀”两个字,我想此时的这两字该是最没有感情色彩的形式吧?凌晨,他回复:“我很好”,然后聊了些从前的无关紧要的事……
小时候,爷爷奶奶辈儿的离别常发生在周围,感觉死亡很近。但那时,我对死亡的理解还停留于眼泪的灼热,没有真正抵达内心。在长大后的回忆与思念里,悲伤反而浓烈。而对爸妈这辈儿人的离去,我从未想到去感觉,因为那是很远的事儿,他们还那么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皱纹肆无忌惮地爬上父母的脸庞,白发自由生长,“远”的脚步每一刻都在逼近,“远”也成了我们内心惶恐的自我安慰。三十而立的我,开始经常会听到谁谁谁父母离去的消息,可以与别人同悲,却无法想象自己。筷子兄弟的《父亲》,是我最不能听的一首歌,即使偶然间听到,都会不自主地哽咽。长大、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时间催促我们加快脚步,却在催促他们放慢脚步。
我们总是在某些人、某些事逝去之后才感到弥足珍贵,在缅怀中无法释怀,拥有的时候却不懂珍惜。我周围有很多朋友一年见父母的次数大概不会多于3次,一次不会多于5天,有些两三年都没回来一次。从高中到大学的七年,我也是如此,每年回家3次左右:五一或十一、寒假、暑假,那七年陪在爸妈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妈常告诉我,那几年,每次离家去学校,我爸都得两三天睡不好觉,晚上来我房间看看,唉声叹气。现在想来,非常惭愧。于是也庆幸大学毕业便回温州的决定,无论混得怎样,起码这点永远是对的。渐入花甲的他们,又有几个七年?我们固执地认为,“拼”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可或许,他们要的只是最日常的陪伴。
还有位永嘉的朋友,他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父母的生活日常,如烧饭、种菜、休憩,甚至唠叨、生气、住院的图文,他的父母都已年逾八十,他却视他们如孩童一般,这让我非常敬佩。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多么不起眼的小事。是呢!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儿,又有几人能去记录下来?朋友圈晒娃的扎堆,晒爸妈的无几,起码我自己也还没做到。我们真的成熟了么?在他们眼里你永远长不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用一颗呵护自己孩子的心去对待父母,因为他们也曾如此呵护我们。
我特喜欢王帆在《超级演说家》里的一句话:“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顺。或许你说不出口那句:“爸妈,我爱你”!但你一定能做到这样的陪伴,哪怕一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