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月之前,看了黑泽明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看《战国英豪》的时候,有一幕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又七和太平发现树枝里面的金子,然后疯狂在乱石溪水旁边寻找金子的那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却是一个特殊的原因,在记忆深刻我像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记忆中有那个场景,但是我却不能记起是否真的是有幸目睹过这部电影,如果真的有轮回我就会觉得很有可能是上一世观赏过它,哈哈,这些都是题外话,就不说了。因而也就看了他导演的《德尔苏·乌扎拉》,这就是引起我写这篇文章的基础。
对我而言,我最喜欢黑泽明所有作品中的这一部,它教导我领悟了人与自然应该怎么相处,让我感受到土著人民对乌苏里的莽林的尊敬崇拜之情,更加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尊敬。如果说佛教中植物无灵体无情众生,那么在这里你会懂得火是有生命的人,水也是有生命的人,会与人为善也会愤怒。里面所表达的深邃的思想是绝对正确的,虽然你说不出个为什么来,举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奶奶教导一个懵懂不听话的小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错的一样。
黑泽明在导演这部电影的时候是1972年开始,我查了资料正好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1972年6月开的,我竟然在怀疑是否与时政有那么一点关系,后来找打了资料打消了我这一个渺小的怀疑,背景是在1971年末,黑泽明参加莫斯科国家电影节的时候就表示对这部电影的愿望,剧作原型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况且一部好的电影的前期工作中对主题的感悟和理解都要花费很长的一部分时间,说明黑泽明早就被这本地理考察纪实小说所感染而抱着深深的情怀,对其中的宗旨 更加是赞同。而且后面制作的过程中,苏联剪掉主人公赫哲族人德尔苏的很多镜头,黑泽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说他们根本不理解这个伟大人物。
原著《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故事背景是,1902—1907年,时任帝俄西伯利亚第29火枪团校尉的阿尔谢尼耶夫开始了在乌苏里地区的第一次考察。1908—1910年,阿尔谢尼耶夫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察。两次考察期间,都是由当地的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为其充当向导。在此期间,阿尔谢尼耶夫与德尔苏·乌扎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当阿尔谢尼耶夫再次来到乌苏里地区时,听到了德尔苏·乌扎拉遇害的消息。后来阿尔谢尼耶夫将他八年的考察日记整理成游记《沿着乌苏里边疆区》和《德尔苏·乌扎拉》,在1921年和1923年公开出版。1926年,海参崴的“书的事业”出版社将两本书合集出版,书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摘抄)
影片分为两部分,李淳宾线索出现在第一部的26分钟左右,(我将电影的链接地址写在这里:http://video.tudou.com/v/XMjI4Mzk3NzU0OA==.html),在德尔苏·乌扎拉做向导带领全队前行的时候,通过观察看到的脚印和火堆判断出有一个老人昨晚在这里,并且没有睡觉,队员问他何以见得这个人没有并且是个老人呢?德尔苏·乌扎拉说火堆面前不能睡觉,年轻人走路会有正常的脚印,而老人走路脚印是斜靠的脚跟。队员们还是将信将疑,几天之后他们遇到了那个老人的住处,这里我觉得很吸引我,在偌大的密林中,十几天都难的遇到一个人的情况下,竟然遇到了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很新奇也很迫切想去了解这么一个人。
下面是李纯宾的第一个镜头:
我们可以看到不知道是蹲着还是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面,行为就如密林中的一个一员,是的,与密林很协调。身后是自己修筑的中国传统特色的土屋,生活在农村过的朋友肯定见过类似的建筑。
后来勘察队的马叫声惊起了李淳宾,想向后面躲开,又好奇地张望:
确实是这样,独自不知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突然一队人马,肯定是警惕和好奇的。
上面这个图片是,德尔苏在与李淳宾沟通后与队长交谈的时候,我有点不爽的是,原著的中文翻译(十分贴近原著)版中老人名称翻译为李从宾(还是李淳宾,抱歉记不住了),74岁,但是电影中翻译却说叫作李村宾,64岁,我不知道这里是电影剧本就说64岁还是电影字幕翻译的为64岁,当然肯定相信原著的中文翻译。
我将翻译的德尔苏与阿尔谢尼耶夫(队长)交流的内容的电影字幕全部写在下面:
德尔苏: 他叫李村宾,64岁,他的家在天津。
队长(迫切地问): 但是他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德尔苏(回头看了老人,同情地说):他有老婆,被兄弟夺了,他来到山里,40年独自生活。 (注意:原著中好像是50年,这些估计和中国和苏联的对这片领土纠纷有关,所以电影做了这样的调节,为这样的因素对这部好的电影做这样的修改,我感到很不想提这种事,以后有机会再说细节。)
队长(点头知道大概情况,就不多问了)
队员送过来一些食物和水给队长,这些是要给李纯宾的:
阿尔谢尼耶夫走近了递食物的时候,李纯宾才看到,连忙作揖,慌张接过水,并说“谢谢你,大老爷,谢谢你谢谢你!”:
我们从台词上面可以看出来,这部作品觉对对李淳宾这个历史中国人的角色有过深入的探究,在清朝统治的中国人民基本都是很这样的,我很推荐伶俐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里面有过对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苦难人民的思想和形态的描述。
李淳宾不小心将食物和水落在了地上,并伸手去捡:
阿尔谢尼耶夫去搀扶,李淳宾口里一直在说:“谢谢了,谢谢了...”
晚上阿尔谢尼耶夫出来喝水,德尔苏在火堆旁,李淳宾还是一直保持那个动作,坐在门前一动不动:
阿尔谢尼耶夫对德尔苏说,今晚上很冷,可以邀请李淳宾过来一起烤火吗?征询德尔苏的意见。
德尔苏说:“不要让他难堪。”回头看了下李淳宾。“他今天要好好想想,他想要他的家,他的花园,他看见所有的花。”
李淳宾的镜头,一直持续了5,6秒的样子:
第二天:
德尔苏叫醒熟睡的阿尔谢尼耶夫,说李淳宾要来道别,要回家去了:
因为我对李淳宾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他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很小的一个人被记录到了很好的作品中这是一种真实,所以我读原著的时候很小心翼翼地看这里的场景。李淳宾拜了他自己搭建的土地公公的那种神龛,这些细节电影是没有拍摄的。我把网上找到的类似的贴在下面:
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李淳宾做的土地庙肯定是没有瓦片的,因为他自己一个人,他自己住的那个土屋都是没有瓦片的。
德尔苏送给李淳宾一个拐杖,长途跋涉肯定会需要到的:
目送李淳宾的离开:
电影对李淳宾的描述就完了。
有几点我想说,我查过很多资料,看到针对电影的一些评价,有人说李淳宾给苏联人或者德尔苏鞠躬,但是原著中写的是对四面的山和土地公公鞠躬,这里是电影是代表中国人把土地拱手让给苏联人。用这个去批判电影和黑泽明。
我觉得仅仅对好的电影而言,将这些与政治这样的因素联系起来是在是感到难过,这个就是我不想提及的东西。
李淳宾为何要离开这里,我觉得人老了想要落叶归根,这样的思想是很看中的在古代时候。我在看原著的时候,李淳宾给德尔苏讲的话,远不止电影中的那几句,原著中说,李淳宾年轻的时候才独自跑到大山里面来的时候,是住在一个河边,后来又移民到了那里,他就又搬了好几个地方,后来才到这里来的,他年轻的时候捕鱼,捉飞禽,后来体力不行了就捕兽。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大了,想归家了,也与德尔苏说的“他肯定在想自己的家,自己的后花园”。
我当时看完电影,对李淳宾这个人物特别感兴趣,我在互联网上面找了很多资料,很惊喜有一个作者在2007写了文章《中国老人.李淳宾》
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3d0fe01000ay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3d0fe01000az8.html
没想到10年之后我被电影吸引也写了一篇文章。
李淳宾的回家距离:
李淳宾肯定是没有钱的,回家也肯定是徒步。
对于德尔苏这个土著人和乌苏里的密林的部分:
在莽林中一个小片的玻璃都是很难求的,很珍贵的,德尔苏为了得到那个玻璃瓶与队员们比试枪法,因为玻璃瓶对于莽林来说实在太珍贵了。
我看原著中写野猪群的时候,德尔苏指向野猪群给阿尔谢尼耶夫说,你觉得那是什么,距离比较远,快速移动的一片黑色,阿尔谢尼耶夫以为是云的投影,等近了一看才知道是很大很大的一群野猪。
德尔苏对万物的认知:
德尔苏觉得世间万物都有生命的,在兴凯湖差点被冻死的那次,德尔苏早上说不知道到昨晚上死了多少人,里面的“人”就是指的鸟。
德尔苏是赫哲族人,大家知道的明星韩庚也是赫哲族人,哈哈,想不到吧,整个名族的人口在中国不到1万人,不知道在苏联和日本有多少。
太晚了,对不住,我自己很多想写的不能写下去了,看看以后有没有时间补上。
---- 廖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