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说她对于快速的东西都有种恐惧,连游戏都不玩限时的那种。她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
她的疑惑,让我联想到以前曾经看过的一期龚琳娜的访谈。她说有一次,她的丈夫老锣,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在架起在水面上的回廊上爬,她在远处看得心惊肉跳,几乎都要喊出来,不要过去,小心!可是。她看到跟在孩子身后的老锣只是跟在孩子后面,然后,孩子自己爬到桥的边缘看了一会,就自己爬回来了。
而我也会见到很多带孩子出去玩的大人,总是跟在孩子左右,不停的念叨,“不要跑”“慢一点”“不要坐在地上”……
不同的养育方式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内心体验。对于身处的环境,孩子可以自由放松的探索,觉知,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关于边界的体验,这样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满足感,主导性。
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在不断的被外界告知,你不能做什么,什么不好,什么不对,在他内心里,边界的形成,是被外界赋予塑造,边界既是边界,也是束缚。
这些被赋予的边界成为束缚,往往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影响到他成人后的方方面面,而当事人有时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试想一下,当孩子不额外的承担父母的担心恐惧时,对速度和危险就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对速度多出来的恐惧,也许是在和父母的要求保持一致。
这样想的时候,想起一句话,孩子是在父母的声音里长大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我还没有做过数据调查,但是可以看个大概。极限运动的发展,在中国是没有在国外普及的。可以享受极限突破,其实,也是对自身边界的一种把控感
这可以引入到我另外一个朋友的故事。在他爱玩摩托的那几年里。特别沉迷于高速状态的感觉。自己很清楚只要一点点意外或者操作不当就完了。但是总还是要去,那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无他状态,身心合一以及开完后那一身的汗水,都是极度的享受……像某种成瘾组织带来的巅峰感受。
对他来说,像是要去自杀,但是下不了手。
极限运动可以理解为死本能的升华。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有生本能,也有死本能,用力比多和攻击力来表示。
死的本能要表达,途径要么向内,要么向外,向内表达,可以发展成自残,自虐,吸毒,向外表达,可以发展成伤害他人,或者,将这种攻击性升华,用更好,更安全的形式表达出来。
极限运动就是这种死本能向外表达的升华形式。
可以如此的享受极致的速度所带来的快感以及对死亡的掌控,真的还让人有点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