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作者(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各平之桥奖。他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在解决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时,也让人们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有四要素,分别是:
1.观察。这里的观察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的观察,观察要有具体的行为支撑,只说看到的事实,而不挟带任何个人情绪词汇。
2.感受。这里的感受是不用绝对性词汇(好,坏,对,错等绝对性词汇),用同理心感知他人的需求,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
3.需要。在了解彼此的感受后察觉他人或者自己的真正需求。
4.请求。不用抽象化的语言,而是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
全书文字浅显易懂,其间穿插了大量作者的亲身示例,小到夫妻争吵,成长困惑,情绪引导,大到秩序重建,种族歧视,生死之间,非暴力沟通让人们的生活一次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我是在看过《沟通的艺术》之后再看《非暴力沟通》的,所以下意识的把这两本拿来比较,因为这两本书里的一些观点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两者的相同之处:
1.《非暴力沟通》里的观察跟《沟通的艺术》知觉核检里的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虽然用词不一样,但要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相差不多的,都主张客观的,不带个人主观印象和非理性情绪客观的表达看到的行为事件。
2.都主张运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立场觉知对方的真实需要。
3.倡导用全身心的投入来倾听,来确认彼此的真实需求,回归理性良好的沟通状态。
4.丰富自我的语言词汇,用尽量详细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状态。
5.《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的道德评判,基本就是《沟通的艺术》中提及的刻板印象。
6.《非暴力沟通》提及的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做生活的主人观念,与《沟通的艺术》里觉知的自我,在真诚的自省过程中相信的自己观念基本是一致的。
7.《非暴力沟通》里的非暴力沟通,其实也是《沟通的艺术》里处理冲突时找出合作(双赢)的那个最佳方式。
两者的不同之处:
《沟通的艺术》偏学术型,是一本专业的大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的选修课教材,从身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角度探究一切与沟通有关的前世今身。既有理论也有实例,还有影视材料,脉络既深且广,但又点到即止,更全面更详细更系统的诠释与沟通相关的一切。
《非暴力沟通》偏大众型,虽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及《沟通的艺术》,但本书更为详细的阐述了减少冲突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提出一系列实例和测试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如果说《沟通的艺术》是一棵树,那么《非暴力沟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的那个枝干。如果你只是想改善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更好的与他人相处,我建议看《非暴力沟通》就够了,这本书里的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能解决你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碰到的大部分沟通问题。但如果你对人际关系与沟通这个专业感兴趣,想深入系统性的研究,那么《沟通的艺术》会是这专业里你必不可少的那本入门教材。
我的浅见薄识:
本书作者致力于发展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但非暴力沟通真的能解决所有的沟通问题吗?这种沟通方式适用于所有场合?非暴力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沟通问题,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这是我的答案。
比如求职面试的时候,你觉知了应聘公司的需要,可你的需要跟公司的需要相悖呢?非暴力沟通方式可以让我们进行良好的互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简历和工作经验。
比如说学术辩论,当然是越激烈越好,我们各自为着各自的真理一路前行,即使背道而弛也没关系。
比如说军队指挥,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如果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教学打仗,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某些特定场合的沟通,比如辩论赛那一战到底的立场,比如和法律相关的条条框框,比如双边关系中的一个中国立场等……
这些,都是不适合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来处理的,很多时候我坚持着我的主见或我们的主见,不更改,不妥协,与是否暴力沟通无关。
所以我们可以在朋友间,在家庭中,在工作上使用非暴力沟通,但非暴力沟通也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
最近看的基本都是国外书籍,感觉到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沟通这件事,《沟通的艺术》和《非暴力沟通》都提倡察觉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情感需求,然后直接提出你的请求或者我的请求。但在我的认知里,或者说我们东方文化对情感的表达从来都是含蓄的,我们习惯于内敛,很少向人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爱恨大多是欢喜或是隐忍到极致的时候才会倾诉,即使是倾诉也不是直截了当的,我们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是委婉迂回弯弯绕绕的。
还记得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吗?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求得美人归,后因《子虚赋》和《上林赋》得汉武帝赏识,功名加身迷上了某才女,起了纳妾休妻的心思,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一行数字中少了最后一个“亿”字,无“亿”不就是无意么,他对我无情无意了吗?卓文君悲伤之下,回了这么一封信,内容如下: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凭栏,九月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遭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已寒,忽匆匆,三月桃花流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据说司马相如看到这封信后,一边为卓文君的才华折服一边感念昔日夫妻恩爱情份,断了喜新厌旧的心思,两人和好如初。
我在想,如果当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知道非暴力沟通,并且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沟通,最终说不定就和平分手了,哪来这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如果写《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听过这个故事,他是被这百转千回的文字折服呢还是被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传至今的语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倾倒呢?
《沟通的艺术》里的情绪词汇汇总表里字最多的词只有五个字,《非暴力沟通》里的词汇表最多字的词只有四个字。而在我们中国,表达兴奋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表达欢喜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表达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烦恼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以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伤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绝望是“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你看这些都不止五个字,一串一串的。
只有真正懂得文字之美的中国人才会深深沉迷于这种言说不明却意境深远的美好里。不管什么情绪,我们都可以用诗词表达的婉约而优美,贴切又意犹未尽。我们文化里的含蓄自带不可言说的奇妙和美好。那些直白准确的感受形容词,哪抵的过我们上下五千年先人的文化精粹?
所以,当然可以用《沟通的艺术》和《非暴力沟通》里的那些情绪词汇准确表达自己或者他人的感受,但身为中国人的我更喜欢中国诗词歌赋里含蓄委婉曲径通幽百转回肠的诉说。
我多么期待有人用属于我们特有的诗词文化跟我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暴力沟通。
结语:
感觉这篇书评写着写着就跑题了,但我却喜欢的不得了,这可以说算是我最近写的自己最喜欢的书评了,平凡生活里总是没有那么多诗意的,先人骨子里的含蓄被我们潜移默化的继承了下来,只是虽然在平常的沟通中,我们含蓄着总是很少直面表达自己的感受,总是暗示再暗示,迂回再迂回,但却不再带着古典文化里的回味悠长意境优美。
沟通的词汇于我们而言,就像一群迷失在异乡的孩子,没有找到回家的路,也没有在他乡找到归属感。
我们还在流浪,我们终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