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和滑滑梯
两岁的北北坐在滑滑梯上,就是不敢滑下来,无论我说多少次别怕,妈妈会保护他。他还是坐在那里,若有所思的看着别的小朋友上上下下。有时候当他鼓足勇气,僵直着从滑滑梯上滑下来后,特别兴奋,他发现滑滑梯的确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于是兴奋的从楼梯爬上去准备再来一次。当我以为他克服了恐惧,从此征服滑滑梯时,他又犹豫了,又在那儿坐着思考,扭头看着别的小朋友上上下下,有的时候能顺利滑下来,然后开心的奔向妈妈;有的时候又回头从楼梯上自己慢慢爬下来,看不出表情。
这个时候自己有点着急,滑滑梯对别的小朋友来说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北北这儿就是大怪兽呢?明明他也很享受滑滑梯的乐趣啊,为什么还是不敢下来?当然作为自诩科学育儿的老母亲,我的负面情绪自然是不能表达的,但是我可以乘机正面说教呀:“北北,妈妈看你之前滑下来,滑得特别棒,你为什么第二次上去又不敢了呢?妈妈就在下面保护你呢!你在担心什么呢?”北北低着头,不说话,默默的往前走。看着那个低头向前走的小男孩,我知道他肯定不开心,我也替他心疼,可是他怎么这么胆小呢!
妈妈和即兴演讲
自己在土马演讲俱乐部混迹了7年,即兴演讲一直对自己是挑战,每次去都希望自己能上台,可是每当主持人让大家举手的时候自己又把手缩回来,偶尔鼓足勇气一次,说完自己也有成就感,休息时和别人聊天的声音都拔高了八度,可是到了下次,内心又在博弈,没有勇气上台的时候感觉像是灰溜溜的,内心特别沮丧。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朋友不解的说:你之前上台表现多好阿,至少在我看上去非常自信,况且土马就是一个非常Supportive的地方,本来就是练习的,你说的再烂也会有人夸你,你还怕什么呢?
听完朋友这话,我并没有觉得心里得到了安慰,也并没有觉得下次我就更有勇气上台了,不过等等,怎么觉得朋友这话怎么这么耳熟?这不就是我和北北说的话吗!自己在上台即兴演讲都有这么多内心戏,那北北的心理斗争是不是和我一样?因为我是成人,我觉得滑滑梯简单,可是他只是2岁的孩子,也许真的滑滑梯对于他来说就是大怪兽!就像朋友觉得即兴演讲简单,随便说个段子就解决的事儿,可是对于我来说也是大怪兽呀!看来古人说的:有其母必有其子还是很有道理的。母子在面对大怪兽时内心戏都如此相似。只不过自己内心知道怎么调节,而北北那么小,他已经很努力的在和大怪兽做斗争了,还被妈妈说教,他心里肯定不好受。突然替北北感到心疼:他最喜欢和信任的妈妈没有看到他在突破自己舒适区,迎接挑战时做出的努力,还总把他和别的孩子比较,觉得他胆小。
做好的成长是和你一起
过来人总说育儿即育己,最好的成长一定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想起一个段子:孩子因表现不好, 被家长骂笨鸟,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家长问:那第三种呢?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当时听到这个段子后哈哈笑完心里就告诫自己不要当这样的妈妈,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目前还做不到的那就努力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可是这次我怎么就忘了呢?
记得去上正面管教家长沙龙的时候,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自己想都没想第一时间写下:勇敢,善良,有担当。如果我希望北北成长为这样的一个勇敢、善良和有担当的人,那我就需要努力自己去成长为一个勇敢、善良以及有担当的妈妈。最好的成长就是一起成长呢。
当我再去英语俱乐部时,我会积极的参与,因为我知道背后有个小男孩一定会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妈妈,在他心目中,妈妈是最勇敢的,他长大后也要成为妈妈那样勇敢的人。而他的妈妈也因为能够和他一起成长而更加骄傲。
也是因为我和北北有过同样的”恐惧“,我也开始理解他滑滑梯时的感受,当他坐在滑滑梯上不敢下来的时候,我再也不会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我会握着他胖乎乎的小手,问他:
”滑滑梯是不是很好玩?“
北北点点头,
”那你是不是又喜欢滑又害怕滑下来?“
北北看着我,使劲点点头。
”那你要不要妈妈牵着你的手,妈妈给你力量,等你准备好,把妈妈的手放开,自己滑下去?如果你还是害怕,你可以自己走台阶下去,也可以叫妈妈,妈妈抱你下来。“
北北点点头,他坐在滑滑梯上,过了好半天,对我说”妈妈,嗯“小小的男子汉点点头,松开手,从滑滑梯上”嗖“的划了下去。
当然他也还是会有时候扭头从台阶上走下来,但我心里不再焦虑,因为妈妈也在成长道路上焦虑过,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妈妈会和他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