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渴望自由的 木溪 [ID:我是木溪] 今天
有活力 有思想 有温度
就等你来关注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一个关于自由与希望的自我救赎
主编:木溪 | ID:我是木溪
排版:木溪 | 图:视频截图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冬天虽然来了,阳光也如春天一般明媚和温暖。一个惬意的周末午后,我重温了《肖申克的救赎》,带着崇敬和探索的意味。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次奇妙的心灵之旅,精神洗礼。脑海中萌生出很多想法,好似有许多小精灵欲要喷薄而出,关于自由,关于希望,关于麻木的世界,关于自我救赎......可当真的付诸笔端,却又迟迟不敢下笔,或说不知如何写起,好不玷污这部无需用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桂冠来证明的最好的电影。
01.《肖申克的救赎》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影片呢?
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剧情吧。主人公安迪是一名银行家,他因为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和其情夫而含冤入狱,而在其二十年的残酷牢狱生涯中,他依靠勇气,谋略和毅力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希望,忍受着各种不幸,无视命运的不公与责难,并最终成功越狱,完成了自我救赎,重获自由。
这部电影虽然与“奥斯卡小金人”失之交臂(惜败于《阿甘正传》),却可能是史上最受广泛认可的一部影片,至少IMDB Top250和豆瓣电影“双料第一”的排名支持这种说法。我在想,这部影片能收获如此巨大的声望,无法简单的归因,应该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首先,离不开编剧的匠心独运。开头插叙所营造的紧张感,直接有效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画外音的叙事方式适时地推进着情节,在丰富剧情的同时,也不乏克制地用具体的行动,而非夸张的情绪为主人公安迪积攒着人品;此外,时间维度上的线性打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但影片也不忘用一个“情理之中”来回应此前的“意料之外”。
其次,原作者是被誉为“当代狄更斯”的斯蒂芬 金,他深谙好莱坞式的畅销规律;而比起其他大众作家,他的作品又多了一份对于人性的深层次关注。该片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才从史蒂芬.金那里获得了这个小说的改编权,并且用八周的时间写完了剧本。弗兰克.达拉邦特更是凭借《肖申克的救赎》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
最后,受益于编剧清晰巧妙的设计,影片不同镜头本身就自带逻辑,因此全片用“无技巧剪辑”足矣,好处就是—镜头语言凌厉干练,少见炫技成分,镜头语言退居次席,很好地配合着故事发展。
以上种种,解释了《肖申克的救赎》在任何年代都会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会持续释放出如此大的影响力,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对于这一点,我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情绪低落时,肖申克监狱上方悠扬婉转的歌声提醒我“自由在高处”;遇到敌对和不公时,安迪面对典狱长在门外的恐吓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勇敢地将音量调至最大时的微笑,激励我“希望是个好东西”;遭遇挫折时,安迪在充满恶臭的长达500码的下水管道爬行的经历会暗示我“美好的代价”;面临抉择时,安迪面对远在天边的理想和近在眼前的残酷现实所做的选择,教会我“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甚至午夜失眠时,仅仅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像安迪这类人一样始终怀揣希望希冀自由的生活着,也足以让失眠不那么糟糕,第二天醒来又是充满美好与希望的一天。
基于以上,我现在至少可以保险地说,在我心中,《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原因绝不是畅销的作家,优秀的编剧,或是完美的剪辑所能解释的,这些无疑都很重要,但却都不是重点。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促使今天依旧很多人一遍又一遍欣赏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它所涉及的主题—面对命运的不公,现实的残酷,生活的限制和无可回避的牢笼般的困境,每个人如何去完成自己的救赎—我相信,也正是由于这一主题的普遍性,它也以同样的深度和方式,影响着更多人。
02. 懦怯锁住你的灵魂,希望让你感受自由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其实,面对生活无所不在的限制,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牢犯,关键在于——面对生活所设置的监狱,你有没有勇气和智慧做出选择?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而在这部影片中,安迪显然做出了他的选择——用一种不屈的姿态,做一名自我救赎的越狱者。因为他知道:懦怯只会囚禁灵魂,唯有希望可以带来自由。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变,也有人在习惯,在被体制化。“肖申克监狱”隐喻着一个麻木的世界,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对于在监狱里呆了50年的老托马斯来说,监狱是他的“家”,对他来说:改变意味着毁灭;但对于年轻而富有激情的安迪来说,改变则是一种救赎。
可以说,安迪的成功出逃成了整个肖申克的救赎。从他第一次为了所有参加户外劳动的狱友们争取一瓶冰冻的啤酒开始;
“他这样做只是为了重温一下自由的时光,哪怕就那么一小会儿。”
接着他利用自己的特长获得了狱警的信任之后用监狱的广播室让所有人听到婉转悠扬的意大利音乐,镜头缓慢的扫过广场上的人,有囚犯,有狱警。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静静地站在原地,静静地聆听,在充斥着自由与希望的声音中畅游着,美妙动人的音符濯洗着他们内心的尘埃,就像久久不曾晒过太阳所生发的霉菌一样,有两个久违陌生的字在他们心里逐渐清晰:自由。
“我能告诉你,那声音直入云霄,比这个灰暗角落里任何人所能梦想到的都更高更远,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飞进我们乏味的牢笼,高墙因之消逝于无形之间,就是那一刻,每一个关在肖申克的失足者都触摸到了自由。”
尽管是在这无法摆脱的高墙之内,他也始终不曾丢弃这最宝贵的东西,甚至还想去感染身边的朋友,乃至整个肖申克监狱的人。他说:“这世上有一些地方,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在你内心深处,有一些东西,是他们夺不走,摸不到的,只属于你一个人,—Hope.”
从他每周一封信去为整个监狱争取修整图书馆的经费,整整坚持了六年时间从不间断;从他把一间破烂的小房间改造成一个硕大的图书馆,从他开始帮助一些刑期较短的囚犯们学习并获得学历以便他们出狱后的未来......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给他们一种救赎的感知。而这一切的源头归属于希望,因为安迪对未来抱着不灭的希望,于是他开始散播希望,开始救赎大众。救赎的寓意在于,安迪的存在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影片的最后瑞德经过四十年的监狱生涯,终于获得假释恢复自由身,他来到与安迪约定的地方找到了一摞现金和一封安迪的手写信。我看到他抽动的嘴角,和眼里逐渐散发的希望的光芒,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最后的拥抱给了我很大的安慰。镜头拉向了广阔的太平洋,就像二人即将到来的自由与希望。
懦怯锁住你的灵魂,希望让你感受自由。只有内心那颗希望的小火苗始终燃烧的人才能站在自由的高处,否则,人只有在面对冤枉时委屈和无奈,在面对压制时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烂,甚至在平常的生活中寂寞和绝望。就像安迪说的一样:“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而“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
03 .希望是个好东西,但需要持之以恒地编织
整部电影看下来,“希望”无疑是涵盖全片的一个主题。但是,光凭“希望”是绝无可能搞定“越狱”这么一件无法想象的高难度任务的,希望之外,我们也需要展现行动力,抓住目标,落实计划,拿出成果,而有效的成果直接取决于有效的思维模式。我想斯蒂芬.金这位悬疑大师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追求自我的人生并非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只是在于你怎么去做。因此,看完这部电影,在精神层面受到震撼之余,我的兴趣点又转向了对主人公安迪的分析——能够越狱成功的人具有怎样的思维模式?
换个问法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怎样在一个残酷且闭塞的丛林社会里,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资源,愉快生活,并最终实现自由?
这个问题的门槛足够低,每个人都可以独自思考。而具体到影片的主人公安迪,我觉得他的这几点特质对于“帮助他实现自由”功不可没:
一、尊重事实,管理预期的能力。
突遭巨变时,绝大多数人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应激反应,哪怕这个后果严重到个人无法承担。影片中,一个和安迪一起到肖申克监狱的胖子因为不愿意接受“自己成为罪犯”这一事实,向狱警情绪化地哀嚎,没料到狱警不吃这一套,结果他被活活打死了;反观安迪,他当晚一言不发,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深不可测,但显然他接受了“被判定为杀人犯”这一事实。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谁都想要拿到一手好牌,但“如何打好一手烂牌”才是一个更切实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基本的要求是尊重事实,毕竟,事实永远是对的。做好这一层还不够,你还必须要接受人“极易情绪化”这个事实,这就要求你充当自己情绪的稳定器,管理好自己的预期。电影中,在监狱起初的两年,安迪被“姐妹帮”肆意折磨殴打,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早就崩溃了。
二、基于“交换”的经济学思维。
这是现实世界又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法则,哪怕是在监狱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交换也有前提,你拿来交换的事物必须有价值,或者说它能够被市场认可。电影中安迪在入狱前是一名银行家,他自然明白这一道理——用10美金在在瑞德那里交换到一把锤子,用一次冒险交换来狱友不敢奢望的啤酒,用自己的理财技能交换到狱警和典狱长的保护——他不断提供别人需要的东西,交换来自己相对稀缺的资源,最终靠着这一步步的资源累积,他为自己交换来了自由。这里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培养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提供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二是通过“交换”提升自己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 深谋远虑+目标分解。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是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站得高一点,眼光放长远些,就会发觉烦恼和痛苦是多么的渺小,可是通常我们的目光又是如此的短浅。”——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可见首先当仰望星空,将眼光放长远些,眼界够高,格局够大,具体落实的时候,又适时将一个无从下手的大目标拆解成几个有逻辑关系的可执行任务——这么优秀的素质,如此有智慧的思维模式实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具体到安迪,他的目标很宏伟——挣脱肖申克的牢笼,重获自由。他从一开始在尊重事实之后就已站在星空之上,他的眼光在这堵高墙之外,那里是只属于他的自由王国。先有了这激动人心的愿景后,他开始一步步分解目标,脚踏实地,不急不躁。从一个月后才开口向瑞德要的鹤嘴槌到美女海报,从“获取狱友支持”到“获得狱警和典狱长信任”,从“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凿穿逃跑通道”,到“提前规划好逃跑路径”和“事先考虑好出狱后的生活”,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也看不到安迪在雷电里拥抱自由的一幕。所以,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不可或缺。想的要远,执行要稳;前者为后者提供全局感,后者负责把前者变为现实。
四、持之以恒集中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影片中,安迪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象,“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人生)要么忙着去活,要么忙着去死。”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很有粘性,却无法想的透彻。现在回过头看,才明白安迪采取了一种怎样的人生策略。对于每个人而言,“让人生尽可能精彩”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却丝毫不紧急——浪费一天时间,在短期内也无法对你造成实质性伤害。安迪好像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把这个遥不可及的任务,变成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摆在自己面前,逼自己选择——要么好好活着,要么就去死吧!于是,这样一个模糊任务就化身成一个触手可及的选择进入你的视野,要么伟大,要么堕落;你度过每一天的方式就是你一辈子的注脚,你会怎么选择?安迪选择了前者,把精力集中于“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种策略的复利效应很可能像“滚雪球”一般,创造出奇迹。正如瑞德在看到海报后面的通道时:“我曾认为用它挖六百年才能挖穿围墙的隧道,安迪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办到了。”
五、享受独处,乐于分享,快乐生活的能力。
最后谈到的是与人交往的边界和原则。真正成熟的人,内在丰饶,有一套有效的自我支持系统。电影中,安迪被单独幽禁在小黑屋中长达二个月,他也曾低落,也有沮丧,但最终还是撑了过来,这一过程中“与自我对话的方式”很重要——如何看待困境,并从困境中找到积极的一面——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顺利度过低潮期。乐于分享则是另一个优秀素质,不光分享的结果会于人有益,分享这一举动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你认为自己是富足的”这一态度,而这种开放的心态会无形中感染人,甚至让人主动帮助你,成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回到影片,安迪先行一步,冒险帮助狱友,带给他们啤酒、歌剧和图书馆;狱友们也投桃报李,回报给安迪段子、尊敬和热心的关怀。自身的丰饶,朋友的支持,共同构成了安迪在残酷岁月里的精神资源,帮助他抵御过那一段绝望的岁月。
以上是我从安迪身上看到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及不被同化的内心深处的希望与信仰是安迪身上不可磨灭的光芒。不过,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于怎么想,而在于怎样选择、怎样行动,以及怎样承担责任。每个决定都有代价,问题在于,你是希望像安迪一样,早做选择,主动承担艰辛,用不屈的姿态帮自己打通一条通向自由世界的坦途,在生活中成功越狱?还是希望像影片中的布鲁克斯一样,放弃自己对于生活的努力和责任,在一个温水般的环境里被体制化,放弃掉希望,忘记了自由,扣下对自己的扳机?
我愿意像安迪一样,纵使被命运抛弃,依旧怀抱希望,不沉沦,不苟且。我是自己,我只做自己。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记住,你永远拥有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权!
——谨以此文致敬每位生活中的越狱者
以上。
About 木溪
95后新闻系在读女大学生
热爱生活渴望自由希以文字为生
怀揣梦想信仰坚定愿做美丽见证
Made in Faith
喜欢就来关注呀,这里是我的文字基地,希望也是你的温暖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