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Peter老师的《赢在大学》的巡回公益演讲之后,在回到寝室之后就马上看了《蚁族日记》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以肖同学在上海求职的经历为主线,以点代面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现实。
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早有耳闻,借着这部纪录片的机会又在重新地刷新着自己的认知。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具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的,但是这种上升的空间不可能是在短时间内释放成功的,所以,这也就决定着就业问题在短时间还是形势严峻的。至于这个时间段能够持续多久并不可知。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必然是多方面。在这里,仅就肖同学及其周边求职者来加以分析。
首先,要对于“人才”这个概念要有一个认识,不能说大学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但是大学中的毕业生却面对着就业困境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说明这种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这里不单指专业上的,更多说的是能力与水平,这种均等性直接将许多毕业生挤在一个空间之中。同时,在就业过程中,一旦自己所学的专业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带给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空间就更加狭小,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着其他专业的竞争。而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到极致的人并不多,显然肖同学并不属于专业水平极高的人。
其次,就业的心理与对就业的选择。在肖同学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他的执着与努力,但是他在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地点的选择上缺乏灵活性,他将自己的发展空间定位在中国竞争压力极大的上海市,在上海市没有人脉和资源可以在就业上使用,这无疑在将他的就业困难再次放大。而且肖同学并不是那种具有绝对的硬实力得到青睐的。其实,可以转变思维,选择一个竞争压力相对小一点的城市,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与在工作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牺牲一些现在可能在大城市获得的机会与利益,去投资自己的未来,工作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比培养一个大学生在企业的发展的成本和风险都要小一些,所以,企业更愿意选择的是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同时,这样也能够暂时解决在经济上家庭所承担的压力。
再有,实践能力的缺失与非对称优势的缺乏,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面临的又一瓶颈。在大学中,很少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情况的乐观是造成其实践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时间在花费的角度和方向上存在着偏差。在大学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对于分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趋于多样化,面对的不必要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思维能力,进而通过这种思维方式,顺利地做出取舍。大学里不要局限自己的学习范围,不要认为将自己的标定在自己专业的小范围里,更多的要在大学里培养自己专业外的能力,这将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形成你的非对称性优势,进而PK掉你的竞争对手。
以上,均为我在观影后一点点的思考。朝着正确的方向,愈是风雨,愈是风雨兼程。
对于就业,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