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没考上名校,可好命的我,遇上了一群名师。
刚刚扔掉画笔,操起课本的我,也正是由于经历了那次跨校考试的失利,深深刺痛了我的自尊。
知耻,可是不知道能不能后勇的人,生生地用了半年的时间,把画板,画笔和画夹子彻底忘掉。
然后,又用了半年的时间,从全校高中理科快班的“枣核儿”腹部,冲将出来。追进了常被三五人占据着的头部阵营。
百废待兴的七十年代末,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乃至大学。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如果硬是要放在一堆一块,分出来个高低,也只能是依靠经历了十年风雨洗礼之后,各自尚存的一丝丝名气。
恢复高考之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并不突出。
当然,我指的是城市里的学校与学校之间。
如果我说,大家(所有学校)同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我的这个说法。
无关你所生活的城市,是一线还是十八线。
硬件设施方面,从抬头可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大字;回头再看,便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那八个大字的教室里,摆放着长相酷似的桌椅板凳、讲台黑板。再到把所有年级的学生聚集在或一圈儿平房,或一栋二层,顶多三层高的红砖小楼里的各个学校之间,也真没啥可以拿出来单独炫耀的。
按照户籍所在地,就地入学的学生,在没有穿过一天校服的日子里,如果哪个人身上穿了一件与黑蓝灰白不同色系的衣服,比如,军人家庭出身的孩子,穿了一件父母自己没舍得穿,而留给了儿女们的军装,都会成为同学眼中的焦点。令周围的同学仰视着,羡慕不已。
师资力量的强弱,在教育资源还没有开始朝极不均衡发展之前,如果说学校与学校之间,多少有些差异,那也只是在毫厘之间。
微乎其微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我想说的是,毫厘之差的师资力量,做为学校的软实力,在没有任何区别的硬件设施(校园)里,培养着的对象,都是起点相同,地域一致(生活在同一个街道、同一居民委)的学生,是不是不太可能出现升学率极高极低的两极分化的。
没有赶上教育资源极不平衡时期,是我们一代人的幸运。
也是我个人的幸运。
然而,更加幸运的是,我所在的中学里,有一批宝藏级的老师,还没来得及被各大名校挖走。
宝藏级老师,真不是我随口一说。
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担纲省编教材数学教材的编审。
教我们物理和化学的老师,把我们这届学生送到大学之后,相继被市重点高中挖走。
如果我还说自己不够幸运,那就亏心亏大发了。
1979年,那年高考的录取率,究竟是大个位数,还是小个位数,俺从来都没有去探究过。
不过,能考进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是足够幸运的。
毫不夸张地说,真得感谢临近高考头一年,那次没能被个别“名校”选择之恩。
不敢设想,去了那个学校之后,俺还有没有在高考结束之后,被全日制大学录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