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都只是父母用来控制孩子的套路。而我们为人父母,需要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1.朋友给我发来微信,说孩子爱玩手机游戏的习惯,怎么都改不了,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苗头,让她十分崩溃。
末了,她补充一句,“我真是嘴皮子都快说破了,没用啊!你说咋办?我总不能打他吧!”
听完那句话,我眼前马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妈在旁边一边做家务一边就着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不断叨叨。妈妈一脸不耐烦,孩子却风平浪静。
玩手机对眼睛不好,玩一会儿得了啊。
手机有什么好玩的,起来去干点正经事啊。
说你多少次了,不要总是玩手机,行吗?
你去看看别人家孩子,还有谁跟你似的,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就像小学生常在作文中写的那样:“我的妈妈爱唠叨,从起床能唠叨到睡觉。”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妈妈,不论她手里在做什么,嘴里总是不忘同时给孩子讲各种大道理、小道理,或者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
遗憾的是,即使是妈妈本人,内心也很清楚:说得越多,孩子越不爱听,因为孩子早已经关闭了耳朵。
为了让孩子听进去,父母只好不断地再去强调道理。而孩子,听得次数越多,就越容易激发逆反心理。
于是,父母越爱讲道理,孩子就有可能越不听话。
大思想家卢梭说,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可惜千百年过去,我们依旧纯熟地运用它们。讲道理位居其首,却被父母们运用得最为广泛。
很多时候,不是道理没用,而是你讲的道理没用。
因为许多父母,并没有讲道理的资格。
自己一有空就玩手机,却教育孩子不许打游戏;自己对人粗鲁却责令孩子不许讲脏话;自己放弃努力却教育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而那些有资格讲道理的父母,他们根本不需要讲道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道理本身。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夸夸其谈的言传,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环境影响,和身体力行的身教。
你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先要为孩子营造那样的环境,麻将桌上难见学霸,书香门第也少出流氓。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即使做不到,也要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父母的行动,胜过一万个大道理。
2.有次在商场,见识了一个五岁男孩和妈妈情绪的拉锯战。
男孩站在橱窗前,闹着要买里面的变形金刚。妈妈看向那个变形金刚,马上皱着眉头说:“怎么又要买,家里不是已经有这个了吗?”
“这个不一样,颜色不同!”孩子说出要买的理由。
“颜色不同也不用在家里攒那么多破烂吧?有多少玩具才够你玩啊?”看到孩子理直气壮的样子,妈妈情绪有所升级。
没想到的是,孩子也毫不退让,他噘起嘴说,“我就要买嘛”。
“不买!我怎么可能给你买这个!”
妈妈话音刚落,孩子就躺倒在了地上,一边嗷嗷大哭,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买!就要买!买!买!”
妈妈先是威胁孩子,“你再不起来我自己走了”,可是即使她转身离开,孩子也无动于衷,她只好折返回来,付钱拿下那个变形金刚。
他们离开时,妈妈怒气冲冲地说,“买买买,整天就知道买,早知道这样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而孩子,抱着心爱的玩具,一脸得意,似乎根本感受不到来自妈妈的怒气。或者,他已稳拿胜券:反正下次你还是斗不过我。
那位妈妈也许根本都没有意识到,她和孩子的这场拉锯战,并不是斗智斗勇,而是情绪的战争,并且,她完败了。
可惜,她并不是败给了孩子,而是败给了自己。
从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那一瞬间,她就开始动用了自己的脾气,而且全程并无收敛,于是将孩子的斗志一步一步激发起来,并且使孩子遇强则强。
如果她能在出门前制定规则,并且在孩子提出要求时强调规则,孩子一定不会那么执着。
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有无数种,而她,从一开始就选了最差的一种:打算用坏情绪去控制孩子。
爱发脾气的妈妈和爱发脾气的小孩,似乎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也验证了那句话:榜样的力量。
脾气火爆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一种是同样的火爆脾气,亲子关系变成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或者,养出逆来顺受的小乖乖,看上去孩子很听话很合作,但是孩子的内心,承受着大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发脾气,大多数时候只是父母情绪的发泄,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手段。
也许父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通过发脾气,一定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通过让孩子感到糟糕的方式,使得孩子变好。
3.有次聚会,一位朋友在打完孩子之后,看到孩子屁股上的手指印,抱起孩子语重心长地说:
“妈妈虽然打了你,但是妈妈的心里也很难受。妈妈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要是好好表现的话至于挨这顿打吗?”
孩子一脸茫然:打了我还是为我好,好像大人打人还有理了?
打了人还要占领道德制高点,这是大人在对孩子智商碾压,不公平。打孩子就是错了,应该道歉,而不是找理由升华自己的行为。
然而这样的戏码,千百年来一直在家庭中上演。除了“打你是为你好”之外,还有各种各样感人的戏码。
“为了你,爸爸妈妈付出什么都可以的!”
“只要你能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我和你爸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很多传统的中国式父母,都会这么做。
这种戏码,就是卢梭所说的刻意感动。许多父母都知道,这样的手段对于激励孩子来说,十分有效。
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行为内在的逻辑是:通过强调自己的付出,来加强孩子的内疚感,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和孩子强调养育的艰难,生活的辛酸,甚至跟孩子夸大自己的付出和牺牲,其出发点,是想督促孩子努力上进。
可这套话术,却是在对孩子强调:我的付出很贵,你一定要回报。
大多数的孩子,在这种攻势下会变得很听话。因为,他们内心已经背负了内疚的十字架,负担太过沉重,他们不管不听话。
可是他们的听话,真的只是很被动的听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报答父母,他们的内心,极度渴望父母不再为自己付出的那一天。
这是一种隐形的,但更具有杀伤力的控制。长期处于内疚之中的孩子,创造力丧失、个体意识薄弱,难以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4.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形式主义的。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都只是父母用来控制孩子的套路。而我们为人父母,需要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第一, 就是要给孩子足够多的爱。
这听起来很假太空,却是最重要也最行之有效的一条。
为什么不管你讲道理还是发脾气,都不起作用?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和孩子建立起爱的联结。名义上是为了孩子好,却并没有顾及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是用大人的意志在捆绑孩子。
而如果和孩子建立起爱的联结,不用说,孩子也会知道:父母都是为我好。有了这个基础,才有沟通的可能。
第二, 做孩子的榜样和战友,而不是导师和监督员。
好的教育,从来都是春风化雨。
想要孩子有礼貌,我们要先做有礼貌的父母;想要孩子爱读书,我们要先做爱阅读的父母;想要孩子爱运动,我们需要先自己跑上运动场。
父母们总是会不自觉第对孩子要求很高,并期待通过反复督促、言语教育甚至吼叫责骂,去推动孩子。
可是,其效果,往往不如亲自示范,甚至拉起孩子的手,陪他们一起度过。
真正做到言行合一,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
第三, 学会等待。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不同的人告诉我们,“别急呀,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这是真理。
花开需要时间,雨停需要时间,孩子的成长也一样,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只要帮孩子把住方向、科学引导,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比你想象中长得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