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回顾初次阅读《答欧阳崇一书》的经历时,内心不胜唏嘘。在那个过程中,我差点没坚持下来,因为文章中不乏有生僻字,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查阅词典,然后继续阅读。如此的反复折腾,让我的耐心几乎耗尽,但最后我还是咬牙读完了,此时的内心用“如释重负”一点都不为过。然而,这样应付式的阅读真的有用吗?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阅读古文不仅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更是一次穿越时空与作者思想碰撞的美妙体验。然而,我却将它视作任务,这无疑是一种思想上的偏执。但是我又试着换一种思路来看,虽然无法做到沉浸式阅读,但是支离破碎的坚持也好过放弃吧!当然,我这仅代表个人的看法,家人们千万不能学我。
就像我们学习致良知,私欲上来的时候内心或许是抗拒的,但是想到自己已经走在了致良知的路上,必须得去做。虽然有点“被迫”的感觉,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经历会深入骨髓,最终也会让我们真正成为致得良知的人。
当然,对于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我姑且把它称为“转变思维”吧!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倘若我们能换转为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即使无法铺陈繁花似锦,起码也是海阔天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