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聚焦“家学”和“传承”,致力于为后代积累、开路。
生育率低的原因和对策
——写于2023.6.6
一)前言
通过建档数据推测2023年新生儿800w,如果按人均80岁算,未来中国人口将下滑到6亿,少掉近一半的人口。
本篇尝试理清“生育率为什么降低,以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分析生育率为什么低,不能上来就说自己都养不活,生什么娃。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因为一个人不想生,但也有其他人想生,只关注到局部样本、个别原因,这往往只能导出片面的结论。
我们要明白的是,一个现象的成因,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子、交叉错综,众多因子共同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我们不是说某个分析不对,只是指它没有抓住重点,只是众多因子中的冰山一角,但再小的因子,都会造成人在生与不生的权衡时,加大天平的倾斜度,倾斜向不生育的一侧。
而任何抓住一点、甚至几个重点,就试图宣称它就是原因,都容易陷入自大和偏激。我们只能尽量完整的探究更多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本文也一样。
二)数据的分析
要理清生育率低的原因,首先要明白,低,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具有相对性,《谈一个形容词的误区[22-11-06] 》。
所以,要先明白,这个“低”的对比对象是谁。
我们说的低,并非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是有生育率高的年代。现在的低,是那个年代为什么生育率高,现在为什么出现了下滑。
通过古今对比,发现变化的因子,再得结论,这是一个维度。
而把生育率的数据横向切开,深入一层,这是另一个维度。
因为即使是当今,也不是所有人都生育率低,有人也生了十个八个。
整体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中较低层出生率下降,选择不婚和丁克的人数也占一部分。当然中低层也有多生的,那为什么有的愿意多生育,有的不愿意多生,这是把数据切开来看,是另一个维度。
三)自私的皮球
我们将视野微观一层,看数据先抓重点,生育率低的群体里,最大比例的“一般家庭”,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与对人动机的分析一样,对家庭的动机的分析,也适用自私定律——“有利就生,无利就不生。”
辉格将需求比喻成一只自私的皮球——“人的许多行为倾向总是受到外力所压制,他们实际发生的数量是这些外力压制下的最大化”。
当外部压力变大,人的需求就收敛点,比如少买一个肉包;
外部压力变小了,人的需求就释放点,比如多买一个肉包。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哪些压力的变大,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
四)变大的成本
结婚成本变高——原因1:
有人认为结婚压力变大。“一对年轻人要生娃,首先要结婚吧,结婚前要买房吧,房价又这么高。”
养育成本变高——原因2:
有人认为养娃压力变大。怀胎十月、照看、上下学接送、尿不湿、奶粉、辅导班、好学校。
为什么养育有这么大压力?有人认为娃应该维持甚至超过自己的阶层。比如自己是白领,是研究生,那娃怎么着也要是个研究生吧。养育压力大的原因是,大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阶层下滑,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好”。这导致了鸡娃,在娃身上倾斜了大量的资源,补习班、学区房以及对小孩学习的持续关注,这一切消耗的物力和人力难以计量,这必然导致养育的高成本,导致大部分家庭只能选择控制生育数量。
自己阶层下滑的风险——原因3:有人认为有了娃,自己的阶层会下滑。会导致自己的生活水平会降低,自己会少了很多享受,勉强爬上的社会地位会无法维持,孩子的降临会把这当前的生活标准打低一个台阶。
上面尽量简明的说明了成本侧的变化,有结婚成本、养育成本、阶层下滑的风险。
那养娃的回报侧,有什么变化?
五)变小的回报
养老需求变小——原因4。
以前养娃是为了防老,现在退休后有养老金、有保险。有人认为有养老保障,对娃的需求降低,就少了生娃的动力。
养娃由补贴家里变成了掏空家里——原因5。
以前养娃,刚6-7岁就能帮带弟弟妹妹,十几岁就能下地干活,甚至前些年的工资都补贴家里;
现在,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劳动力,大学毕业了才能赚钱,能赚钱了又不给父母,不为父母创造生产力不说,甚至还要掏空父母的钱包。
付出了成本,却罕见回报,所以也少了生娃的动力。
安全需求变小——原因6。
以前生活在村子里,叔伯少的家庭,势单力孤,对比村子的大门大户,很少有安全感,多生育 ,家里多男丁就能避免被欺负。
随着和平日久,法制健全,以及城镇化,对于暴力的欺压,可以求助于民警和法律。
多娃、多拳头能带来的安全需求也在弱化。
情感需求变小——原因7。
活动面积和周围人口密度,其实对生育率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生活在开阔的乡野,舒适感和孤独感都会加强生育的需求。
而现在钢筋水泥的高密度社区,加上如果是紧凑的住房面积,不仅不需要人多来降低孤独感,反而觉得有点活动不开,娃多了更住不下。
以上,从回报端来看,生娃能够带来的养老保障、生产力回报、安全需求、情感需求都在降低。
那是不是克服了这些,娃就能生下来了呢?
并不。
六)合作制下的羁绊
这一节展开之前,先请回答个问题:如果夫妻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意愿是生3个,一个人意愿是生1个,请问这对夫妻最终会生几个?很
憾,答案不是简单做下平均,取中间的2个。
答案是1个,取最低数。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现在你的小区,有业主提出建议,希望通过一项决策“把楼顶开放出来做晾被子”。
如果需要小区所有业主都“通过”才能执行,那注定是不可能达成,最后什么改变也没有。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众口难调。
一项决议,能够一票否决的人越多,越容易流产。
夫妻生娃,也是如此。
现阶段的夫妻,更多的家庭属于合作关系,“合伙人关系”。
合作关系,需要男女配合,共
同决策,才能达成一个意见。如果两个之中,有一个不愿意,就难以达成一致。如果要达成生娃的目标,就需要愿意多生的一方,完成对另一方的说服。
“合伙制下的羁绊”,是造就低生育率的原因7。
夫妻双方为何会有意愿的差异?
夫妻双方也是不同的两个人,男方愿意/不愿意,女方愿意/不愿意的情况都有。
原因也众多,比如有认知的偏差、对储蓄和消费的不同态度,有差异也很正常。
不过,上面这些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弊端,并不会造成生育率的“下滑”,“下滑”需要从变化上看:
“一般认为,随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对待婚姻和生育的态度会越来越消极,为什么造成了这个结果。我们要看看为什么以前女性不消极?第一阶段的女性社会地位极低,生存权几乎和男性与家庭绑定,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生育来保障生存,这就导致旧社会和穆斯林地区生育率一般非常高;
第二个阶段中女性得到了通过劳动提升地位的机会,由于依赖自己总比依赖她人要安全的多,这种情况下很多都会选择降低家庭和生育的比重来提升自己,这也是大部分妇女刚刚进入社会的国家生育率下降的根源”。
而第二阶段正是我们所经历的,也导致了家庭中男性和女性的意愿的偏差。我们这里只列现象,不涉及对错。
至此,我们拆解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讲了成本的3个变大、回报的4个变小、以及合伙制下的羁绊。
就生育率低的问题,下面我们尝试给一些对策和建议。
七)生育率低的对策——社会
要提高生育率,给福利就好了
——不一定。原因是生育率和“福利”不见得有关系。像今天的不少高福利国家,生育率并不高。而福利,谁来付费?不是印钱那么简单。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成本转移,补贴的钱无非是让另外一部分人支付。错误1。
要提高生育率,只要重新把女性地位打下去
——也不行。为了提高生育率,而刻意回到农业社会、或者战争年代,并不合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未来的尖端工种,说不定女性更有优势。我们能做的是往前看,新时代,最好用新方法来解决。错误2。
婚、育自由,可以提高生育率。
育的自由,建议1。对于“生育”的欲望,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有人就喜欢多生,有人喜欢生1个,甚至丁克。分布是“6,5,4,4,1,1,0,0”,如果限制了所有的6,都削成2。变成了“2,2,2,2,1,1,0,0”则整体生育率,是肯定是低于2的。“每一户都是2”,肯定要比“平均二胎”难上几万倍。换句话说,生育率下降,恰恰是因为条条款款太多导致的。
现在国家已经放开并鼓励3胎,想生更多也不是不行,所以这一条,已经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
婚的自由,建议2。在人类历史上,妻子也不是平均分配的。长期有1/3的男性属于无配偶状态,这是正常的。而“一夫一妻制”本质是“配给”,是限购,是平均主义。在“一夫一妻制”下,哪怕最想生育,最有生育欲望的那群人,也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多生。强制性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剥夺了高生育团体的能力。
所以,婚的自由,也是一个方向。
降低生养的成本,可以提高生育率,建议3。
在《从离婚率谈婚姻的由来和未来》中,我提过生育难题的解决,可以靠人造子宫。“世界首个人造子宫设施概念揭晓,诞生孩子就像孵化器一样。”抚养难题的解决,可以规模化降低。
“我们现阶段是怎么处理抚养问题的?子女在出生后,由单个家庭来承担绝大部分抚养事务。0-2岁,这个阶段全靠父母(或父母本人带、或父母请长辈帮忙、或父母请保姆但支出工资)。2岁后可以去托育班,3岁后可以去幼儿园,之后再去小学、中学,这些托教机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母的精力投入,但剩下的时间仍需要父母负责。如果是一对正常的上班族父母,这阶段子女的饮食、睡觉、接送、作业仍然占据极大精力。现阶段,每个有子女家庭都面临这个问题,因为一个或两个子女,折腾的一对父母无法好好上班,对工作和晋升构成影响,造成生产力的浪费。而解决的方式是抚养过程的规模化。将一个个原子家庭的子女,化零为整,由专业机构统一抚养。0-2岁、3-6岁、6岁以上,这些阶段无一不可以规划化,家庭自由选择什么时候送去。机构可以是国家出面,也可以交由民营,市场优胜劣汰。专业化的机构,更低的成本,而对子女的养育质量并不比新手父母差。对子女抚养,由单个家庭为主,变为以专业机构为主,这才是对每个父母的解放,对国家生产力的解放。”
提高生养的回报,建议4。
正如对财产权的保护极大的促进了个人生产力,家庭对子女也可以参照这个思路,将生娃转变为对父母有利可图的行为。比如子女成年后的一部分收益归于父母,比如降低有子女家庭的税负。将子女从消耗品往储蓄品、投资品转变。
八)生育率低的对策——个人
以上是社会层面的,那作为个人层面,有什么建议?
改善我们个人的认识。
有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我在梳理成本变大的原因时,用了“有人认为”,解法也就在这里。
有人认为结婚压力变大。“一对年轻人要生娃,首先要结婚吧,结婚前要买房吧,房价又这么高。”
——这是一个推导链,每一环都存在破除的可能:生娃不一定要结婚,结婚不一定必须买房。认识改变1。
有人认为养娃压力变大。怀胎十月、照看、上下学接送、尿不湿、奶粉、辅导班、好学校。有人认为娃应该维持甚至超过自己的阶层。
——我们要接受子女的平庸。只要子女足够多,出现降阶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升阶的,就如彩票抽奖一样。我们现在以为的鸡娃,现在的高质量岗位,不代表20年后的高质量回报,现在投入过多的资源不代表一定有好的收获。
如果不存在“质量”对“数量”的强制淘汰,那么“先行者陷阱”下,数量与“质量”的差异将逐步缩小。
所以“数量大于质量”,将单个集中性投入,分为多个普通性投入,就是现阶段的优势策略。认识改变2。
有人认为有了娃,自己的阶层会下滑。会导致自己的生活水平会降低。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养娃的成本降下来,那生娃就相当于储蓄。我相信有不少人会愿意牺牲一点当下的生活水平,为未来谋求一个更好的回报。就像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认识改变3。
安全需求变小。随着和平日久,法制健全,以及城镇化,对于欺压,可以求助于民警和法律,娃多带来的安全需求也在弱化。
——承平日久,就像鱼感受不到水的存在,谁能保证以后不会面临曾经的困境。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娃多,拳头多,思路多,破坏能力大,仍然是巨大的加成,是风险的容错,认识改变4。
养老需求变小。以前养娃是为了防老,现在退休后有养老金,有保险,养老需求降低,就少了生娃的动力。
——养老不能全指望养老金,不展开了。娃仍是非常抗通胀的资产,认识改变5。
另外,相比于娃少,娃多还有一些好处。
一个是家庭教育更好。
生娃少 → 子女养育上承担不起风险 → 宠溺、不敢放手 → 家教差 →子女难以自立→需要父母补贴。认识改变6。
一个是人活的更有希望,见《生命都放弃了,是为什么?》。
有娃在身边环绕,他们的未来就像一张彩票,家庭成员也会更有希望,面对一些巨大挫折,娃在,就更容易重拾信心。 认识改变7。
这两节,对于生育率低的对策:
1、 我们反对了福利说、打压女性地位说。
2、2、 从社会层面,提出了4种建议。
3、3、 从个人层面,给出了7个可能的认知改变点。
对于社会层面的建议,建议的实行,会面临一个新的困境。
治大国如烹小鲜。政策的实行,绝不是把我们认为的建议,一股脑一次性加上去。
因为措施的交叠、规则设计的不好,也容易造成不稳定乱象。
建议 和 规则设计 是两码事。
就像效率和稳定,两难选择,要效率就要冲击稳定,要稳定就会遏制效率。
效率和稳定的选择,需要掌舵者平衡的艺术。
对于提升生育率,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规则,再实行下去,是另一个话题,本篇就不涉及了。
对于个人,上面列的7条认知改变的建议,有一点要说明,这不是普适的灵丹妙药,凡事有代价。
能涨多少的内力,看个人愿意付出到哪一步,我只是列出了认知上的迷雾,平时可能没意识到悖论的地方,能够破除多少,全看个人能达到的程度。我想说明的是什么,成年人,不是A我要,B我也要。获得的另一面,是放弃。我为了得到什么,我愿意放弃什么。
九)结语
我们知道,生育率变低,并不是由1到0的瞬间变化。
反过来,生育率的提升、问题的解决也不是某个措施加上去,就能立刻扭转所有人的生育意愿,由不想生改为想生。
每一个政策的改善,甚至观念的改变,都在使天平倾斜,影响着一小波人人,提高一点生育率。比如说,三胎政策放开,对提高生育率有没有效?当然有效!对于本来就想生三胎但受限于政策限制的人,就是解放,这波人就会去生了。
我们不能这条政策无效,更准确的表述是,这条对策,是生效的,只是对局面的扭转的力度很小。
这个政策的放开,像一条绳索的松绑,在都在改善着最终的结果。
虽然只有很小的受众,效果有限,但也算是提升。
所以,不是说某一条政策的效果小,就不用去施加。
因为每一条政策的松绑,都在改善着最终的结果,是善。
政策是我们难以干预的,人造子宫更是只能等待科技的成熟,但个人的认知是现在就可以改善的。
上面认识改变的7个点,如果能为大家提供点价值,能将“某一个人再生一个”的天平倾斜一些,或者对于是否再生的判断因素上完善一些,
那我现在写出来,就算上一善;
你的转发、分享,也同样是善。
愿:华夏不灭,血统永存。
十)篇外
最近,一个我很喜欢的公众号主,写了一篇《生孩子能对抗通货膨胀?别扯蛋了!》,在供需关系这一层面,仍然是讲得很好。相比之前我只想到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供应的增加,这篇提到的“资本的自由流动”对需求的下降的分析,是学到了。
同时,里面有一段话:
“要不要多生,让人们自己去决定吧,人们知道自己利益所在,只要不行政干预,不管行政干预少生还是多生,都是没必要的。
人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就必然是理性的,就是无可指责的。
如果认为人们错了,那就要否定经济学基本的前提,即人是有理性的,人们在理性的自愿交易是正确的。
更不要为国生育,为民族生育,这种宏大叙事,只会坑人。
你爱多生,你生去,他人生多生少,关你屁事,不要指指点点。”
这段话里,有2点,值得讨论下。
原则上,他人生多生少,是不关任何其他人的事,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负责人,没有必要去指点。就像之前很火的一句话“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但为什么仍有人在大声疾呼,普及思想?
因为他把这些人当作自己人。
有人就疑问了,都是网上的陌生人,算哪门子的自己人?
“自己人”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外星人,另一个地球人是自己人;相对于美国人,另一个中国人是自己人;相对于另一个公司的人,同事是自己人;相比于普通同事,好朋友是自己人。
一层套一层,这是一个圈子的概念,见《救人情怀,应该救到什么程度?》。他把这些人当做自己人,是认可这些人跟他在一个圈子,这圈子叫——“华夏民族”。
因为认可这些人是同一个圈子的人,才不忍心看着犯错,才会尝试拉一把。因为心热,才会有“指指点点”。三体人为什么可以冷漠,因为他们视地球人为虫子,不是自己人。
如果这一层我讲明白了,我们可以推出——指点,不是强迫,而给出建议,让人多一个信息和参考,并没有错,甚至即使未来被证实“指点的方向是错误的”。
这是值得讨论的第1点。值得讨论的第2点是“经济学基本的前提——理性人”。
经济学之前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之上,奥派经济学建立在“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之上,应该说奥派的叫法更准确。理性,在行动学的框架里与目的这个概念一样,是一般化的形式描述。
所以,人如果没有理性,也就不存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甚至也就不存在市场经济。
那何为理性?人性趋利避害,而理性能够让人认识到利害,选择手段来趋利避害。
那何为理性人?我认为,是明白自己行动的目的、失与得的人。不论这个得,是当下的还是未来的,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只要不犯傻,不主动把自己东西给别人而什么也不得,就称为理性人。比如有人在河里放生乌龟,以期得到好运,ta仍然是理性人。因为有得。因为大家是理性人,所以大家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所以才有经济学的讨论,理性人假设,到这个层面就结束了。
但,理性不等于正确。个体的理性,与长远视角的正确是两码事。
理性不等于做出旁观者眼里的“最佳选择”,理性不等于做出事后视角下的正确选择。
就像我家娃,到睡觉时间了,还赖在那看电视,不愿意回屋。当下,他的选择是“合理”的,但不代表正确。家长也不可能放任它,不予干预。
所以,“人是有理性的,人们在理性的自愿交易是正确的”,这句话不够准确。
既然人的理性不一定是正确的,那“指点”一下,纠偏一下“人的理性动作”,也是恰当的。
谈到经济学了,有人又疑问了,作者你不是推崇市场经济,反对计划经济的吗?“你的指点、干预”跟你反对的监管、计划有什么两样?作者你不是自相矛盾。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推崇市场经济,只是因为市场经济往往代表着高效率,代表着最大化生产力。
但“往往”也并非“总是”。
当计划经济所指向的方向,足够有前瞻性、准确性时,计划经济就代表最大化生产力。
我们推崇的是,最大化生产力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