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拋父进京都
无故寻仇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终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本草莽。
潦倒不通世物,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
莫效此儿形状。
―― 《西江月》二词
(1)
第二回说到贾雨村、冷子兴把酒言欢,细算别人家的富贵帐,打着自家的小算盘。
两人结算酒钱,方欲走,忽闻得身后有人呼喊:“恭喜雨村兄,特来报喜。”
原来此人是贾雨村在京城就任的昔日同僚,与贾雨村一案同被参革,他名叫张如圭。
这个张如圭是维扬本地人,革职后闲居在家。他打听到京城朝廷准备启用被革职官员的消息,于是便四处打探托人说情的门路。
不料在这郊野小店,忽然遇见贾雨村。
张如圭连忙将打探来的消息告诉贾雨村,表面上看是他是在给贾雨村贺喜,实则他也在为自己能够官复原职找到了光明与希望。
官场自古规则: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冷子兴,这位来自京城的商人,见过大世面,自有京商的精明之处。他急忙献计贾雨村,令其央烦林如海,转向帝都央烦贾政。
自古官商勾结:利来利往,树倒猢散。
冷子兴自有算盘,做红顶商人,背靠大树好乘凉。若贾雨村官复原职,来日自可方长。
朝中无人莫做官。贾雨村深知其道。
次日,贾雨村面见林如海,他假装不知其与贾府的渊源,打躬作揖之中,委婉探虚实。
林如海坦荡告知,自家与荣国公家族渊源,妻子贾敏为贾母幼女。并主动要为贾雨村谋求复职,荐书一封转其进京投二内兄贾政。
时年贾政,任职工部员外郎。其兄贾赦,世袭一等将军。幸运之神,再次给贾雨村抛来橄榄树。攀上高枝的乌鸡,迟早会变成凤凰。
贾雨村阴错阳差的遇到生命中第二个贵人。
读第三回,曹公对林如海的描述,我感觉其虽为官员,却儒雅至极,且清操礼贤下士。
林黛玉在这样的家风家训之中成长,年虽幼小,心仪清风高洁。名门望族,大家闺秀。
黛玉年幼便遭丧母之殇,贾母甚是悲伤,更是怜惜那外孙幼女,牵挂黛玉无人可依傍。
有道是:宁可没有做官的爹,不能没有叫花子娘。没有母亲陪伴身旁的孩子何其可怜,尤其象黛玉这般乖巧懂事而体弱多病的小女儿。看着文章,我感觉也甚是心疼于她。
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祖母致意务去,且林如海说:“汝父年岁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幼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林如海,深明大义的好父亲,深情似海的痴情汉。爱妻归去,心如死灰。他应是寻思,岳母家来照顾女儿会更好,何况贾府表兄姊妹众多,也可释放她独自面对丧母的痛苦。
林黛玉泪洒拜别父亲,随了奶娘及荣国府派来的老妇人登舟而去。
贾雨村另有小船,带了两个小童,依附而行。高低身份不同,讲究主次分明。
进入京都,贾雨村整理衣冠,带着小童,拿着宗侄的名贴,投至荣府。
贾政见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雨村相貌魁梧,言语不俗,又系妹夫推荐之人,贾政自是竭力内中相助。
题奏之日,轻轻帮雨村谋了一个复制后缺,不出两个月,雨村谋取了金陵应天府职务。
贾雨村官复原职,贾政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三个贵人。看来,这贾雨村的官缘不浅啊!
(2)
描写林黛玉初入贾府,曹公笔下细腻功夫了得。
身为大家闺秀的黛玉,她虽不曾到过帝都,也未曾见识过外祖母家的富贵奢华。她却记得,母亲生前常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为描述这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之处,曹公穷极奢华文字,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被皇帝赦令建造的贾氏宁荣府邸与众不同的高端大气。
黛玉弃舟登岸,便有荣国府轿子迎候,倒不稀奇。她身边的去维扬接她的几个老妇却是贾府三等仆妇,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贾府仆人都分成几等,绝非一般家族才有此阵容。
黛玉惟恐被人耻笑,步步留心,处处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谨小慎微的黛玉,虽生在官宦之家,但不曾到过京城外婆家,更不知道贾府藏于帝都的高深之处。
曹公描写“敕建宁国府”:门前蹲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这宁国府可是皇帝亲赐建设的将军宫廷豪宅,天子脚下的大气辉煌自然不在话下。
林黛玉立刻意识到,这是她外祖之长房。
宁国府再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便是荣国府。也不能走正门,进了西边的角门,轿夫歇下退去,婆子们赶上前来。再换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年轻仆从,接着抬起轿子,在众婆子的围随中,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进来荣国府,路途有点远,程序不简单。
直到此时,曹公才将荣国府初印象慢慢展现,见诸笔下眼前:
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摆放着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有三间厅,厅后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有五间雕梁画栋的上房,两旁是穿山游廊的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雀鸟。台矶之上,坐在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
看似寥寥数笔,却让我看到了京城政治大腕的大户人家,如此气派,如此恢宏与奢华。想必坐在台矶上的这几个丫头,应该就是权贵阶层、富贵人家的二等仆人吧!
这几个丫鬟,见到黛玉,笑着迎上,争相打着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林黛玉相见外祖母,血浓于水,难免彼此大哭一场,引发侍立之人,掩面泪涕。稍后方被引见大舅母、二舅母以及大嫂子,再由外祖母下旨,传唤贾府姑娘们不必上学,前来面见。
黛玉相见三位姊妹,曹公笔墨虽然不多,却个个皆为一样装饰。曹公不言其沉鱼落雁之美,笔下姊妹,各领千秋容颜,让人见之忘俗。
红楼梦第三回描述王熙凤出场,泼墨不少。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贾母与儿女子孙堂相聚一起的时刻,凤辣子笑声先出场,再描述她的模样。
凤辣子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从头到脚,曹公细细描述了她一身富贵精炼的妆扮,尤其是对凤辣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描写,让我看到一个拥有花容月貌却又泼辣虚伪,不甚好惹的管家女子形象。
王熙凤有一张巧嘴,属贾府后院人精。曹公在描写她接待黛玉,拉长问短之间,让我看到一个虚情假意又精明能干的凤辣子形象。
黛玉面见大舅母邢夫人的描述不多,两人对话也是寥寥数笔带过。她面见王夫人的情景,曹公首先从荣禧堂的富贵豪华装修场景描述,再将读者慢慢引领王夫人的小正房。
黛玉在第三回红楼梦的文章里,并没有见到她大舅和二舅,一则是他们斋戒去了,二则女儿后生晚辈,应由贾府后院待见为先。
王夫人给我展现了一位仁厚可亲的富贵母后,她即为贾宝玉的母亲。初次见面黛玉,便拉着她坐到身边,告知贾宝玉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孽根祸胎,要她不要招惹。
不护短的王夫人,告知这个儿子被贾老太太疼爱娇养,另外三姊妹倒是极其温顺可爱。
蒋勋老师说,读红楼,处处是慈悲。
这权贵官宦家族后宫,我看到了一种慈悲。
(3)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
曹公从贾母老太太传晚饭,后院母亲及儿孙们相聚一堂。重磅级人物,贾宝玉登场。
曹公对贾宝玉的出场,描写这位年轻公子哥煞费周折,首先描述了他正装外出斋戒归来的装束,接着便是更衣换回管带的模样。
头戴霞冠,项上系着一块美玉。
身披锦裳,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默画,眼如桃瓣,眼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纵观曹公对贾宝玉登场的描述,文笔细腻又大展拳脚,与王熙凤出场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处。
尤其对贾宝玉模样装束描述,神情气质的形容,两者用词造句,泼墨甚多,特别相似。
这贾宝玉原本是神瑛侍者下凡,林黛玉原本是世外仙姝投胎,二人相逢,自然似曾相识。宝玉倒是毫不含糊直言相识,黛玉则暗自寻思,哪里见过这个哥哥。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见这位神仙妹妹也没有佩戴宝玉相随,他哭闹着竟要摔玉。读至此处,我看到一位痴癫天真的顽劣少年表现,怪不得王夫人嘱咐黛玉,切莫招惹与他。
初相逢就在泪水中,寓意黛玉从此泪眼婆娑。
红楼梦第三回正式进入正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母、三姊妹(迎春、惜春、探春)、王熙凤、邢夫人、王夫人、贾宝玉等,粉墨登场,红楼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纵观第三回,曹公对这些人物的肖像描写,从样貌长相、神韵气质、服饰打扮等煞费苦心。诸如王熙凤、贾宝玉等重量级人物的描述,为红楼故事描述,抛砖引玉,埋下伏笔。
贾母贴身婢女,袭人出场。
因贾母溺爱宝玉,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任,遂与了宝玉,成为他的贴身服侍。
这就是一等家仆奴婢。
第三回文末埋下伏笔,薛家兄弟欲登场。
欲知究为何事,请看第四回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