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开了个微信公众号,当时心很热,还高高兴兴给孩子她爸也申请了一个。
已经忘了最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只知道那时自己的野心是大的。
我心高,不愿意写能在公众号横行的心灵鸡汤或时事类,“听过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于我而言,没什么趣。
但是,公众号已经开通了,我就想,总得写一点什么吧?当时我希望我写的东西,要有诗意,有韵味,最重要还是要有文化啦。
然而,一年过去了,很失败,不管尝试写什么,都不如意,不如自己的意,好像写文的不是我。更别提诗意,文化。
所以那里一直荒草丛生,无人问津。
我不愿意分享我写的东西到朋友圈,也不愿意分享到其他社交网络,因为里面有我的学生,虽然我不是在打广告,但写来写去,自己也心虚,大约开公众号,就是赚熟人的眼缘,而我的学生们,第一届今年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我不想让他们觉得,嗯,不行,这是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写的,我得读,我得分享。我不想那样。我不想那样推销我自己。
告诉了两个闺蜜它的存在,不知安的什么心,其实我还是需要认同的,需要观众的,今天我才明白是这个。
但他们不能是我的学生。
读后感,观后感,旅行记,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其间也写过一些私语类的,但如今再看,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干巴巴的,一点感情也不带,如此乏善可陈,自己先悄悄红了脸,到底我是有多厚的脸皮,好意思开公众号。
最后,我又回到简书来,以前也从微博过来过,关注过一小段时间,因为孩子太小,没有空闲总看手机,后来卸载了。
可是,我需要一个地方。我需要说,需要写,故事也好,牢骚也罢。哪怕没有观众,没有读者。而且它不能是公众号。
选择简书的最初,我服输了,我承认自己已经写不好东西了,写我自己吧,写着写着成了诉苦文,三十了,有什么看不开的,又觉得自己委实玻璃心,连自己都嫌弃,何况其他。
写了一篇关于《瓶花谱》的文,贴过来,也不满意,因为前两年对中华书局出版的那套中华生活经典非常感兴趣,所以就买回来了(顺便安个利,古典书籍还是要选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岳麓书社出版的),也有认真看过几本,尤其《山家清供》和《瓶花谱》,甚至做了笔记以及读后感,简直比学生时代做作业还细心,比教书时候备课还认真,后来就有了《我读瓶花谱》,但真正读书是在孩子没有出生前,那会有的是时间,所以格外用心,写文章的时候,孩子已经出生了,正是满地淘气的年纪,我也没有其他新想法,只将从前的读后感删删减减也就发布了,其实自己很清楚,那根本上不了台面。
有了孩子,头几个月也还好,虽然看不了多少书,但是可以看手机,还可以看电视,看了许多纪录片,《南宋》《帝陵》《书房里的中国》《河西走廊》……甚至还看完了100集那么多的《中国通史》。看了以后其实想说的还很多,但最后成篇的只有《我看河西走廊》,想写的时候没有办法写,过后已经没有了热血,挺可惜的。
现在连电视都不得看了,小女动不动就“狗狗,狗狗”(《汪汪队立大功》),我只能偶尔抬着手机,看点网文,虽然里头也有优秀的,但已经没有什么想要说的了。
想说也变成了吐槽。
且看我的丑恶嘴脸:有一天,小女抢了我的眼镜,差点弄坏了,我气急了,罚她不准看狗狗,自己挑来挑去不知道看什么好,最后选了《凤凰无双》,天啊,我是什么人,看个剧还要嫌这里啰嗦,那里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表情太夸张,那花儿也太假了吧,这衣服真难看,群演怎么那么出戏呀,哎呀,怎么回去回来都是在讲这些鸡毛蒜皮,果断弃。
我已经这么挑剔,这么刁钻刻薄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写好东西?是什么让我变成这样的?有本事自己来啊,很显然,我自己差远了。
越来越嫌弃这样的自己。
我想,我得变。
于我而言,变,得从选书开始,我慢慢戒了网文,先看了王安忆的《天香》,后来是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这本要拍电视剧了,易烊千玺主演,唉,我已经老了,这些小鲜肉,不知道长什么样了),还在看着汪衍振的《晚清三大名臣发迹史》,这些都是在微信读书app里面看的,汪衍振的这一本,字数太多了额,但是很喜欢,我私心里想,钱我是不出的,攒一点看一点(微信读书读半小时可换一块钱,每周上限十块),可是非常不高兴,这个月突然下架了,我在其他阅读app里找了找(我手机里共有6个阅读app,我被电子书绑架了),都没有,连网易蜗牛阅读都没有,一下子非常失落,但我还是不愿意买实体书,现在已经学乖了,书买回来,只看一次的,就不用买了,好书那么多,书房那么小,书架都装不下了,客厅也摆了几百本了,但他们中的许多,我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再打开了,也想过,等到了家里经济稍微好一些的时候,就在微博里面发一下,送人算了,真正值得收藏的书,时时都想翻一翻的啊,送给需要它的年轻人,是为物尽其用,但也得有时间跑快递店,有钱付快递费,书那么重。
我好像一说到书,脑子就转得比较快,一下子说这么多,现在言归正传。
要变,或者是改掉懒惰刁钻刻薄的坏习惯,看书是不够的,我还得走出去,写出来。
走出去得慢慢来,但写出来,只要我愿意。
不能因为明白自己写来写去写不好,就不写了,不写人是自在逍遥快活了,可你自己的心呢?越不写,越写不好,如此恶性循环,慢慢的,我将变成行尸走肉,这太可怕了。
我曾经是那么爱写东西爱表达的一个人啊。
尤其高中与大学时期,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瓶墨,想写就写了,根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看了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一次月升,一次日落,一次考试,一次散步,洋洋洒洒,往往手赶不上飞去的思绪,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很感动。
我现在没有可写了,一个家庭主妇,天天关心的是孩子困了拉了尿了饿了冷了热了病了哭了……太琐碎了,天天晕头转向的,还能有什么可说的。我已经无趣到看个月亮都只想吼一声“月亮走,我也走……”狗屁的诗意,韵味,我就一俗人,还是那句话,三十岁了,还有什么看不透。
这就是我的借口。甚至十天半月不开一次电脑。
这几天,我突然忙碌起来,因为来了简书。
简书是自我的,自由的,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想说什么说什么,比如我的刻薄有了归宿,我的刁钻有了去处,我上不得台面的小言,读后感,也有了窝,我可以吐槽,也可以暖心,太实在了,当我不想说,不说也可以,随便看看也能有收获。
当然,如果你不想看,不看就是了,绝对绝对绝对不会有人打广告。
就在今夜,突然觉得,芸芸众生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里,在简书,写着稀奇古怪的故事,而我,是其中一个。
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我自己。这是一个特别棒的体验,我不再需要给自己定位,我没有包袱了,我自由了,我也不用推销我自己,就算没有人看也觉得没什么,因为写出来,就对得起自己了。
这是在其他地方所不可能有的绝妙体验,没有熟人知道我在玩这个,我写的,就是我自己的,专题,文集,字数,它们告诉我,我做过些什么,写了多少字,有多少人看过,多少人喜欢过,也许只是当时随手点个赞,说声我来过。那一刻定格,就是永恒了。
我不知道后台有多少人在为我们的奇思妙想能让更多人看见而付出时间,有多少人在为我们能找到自我而失去他们自己(或者他们是乐在其中的,虽然好像说得自恋了,但简书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大家都是快乐的),反正这里其乐融融,也有看似为博关注的一些人,说一些偏激的话,但这里就是允许人人都发言,这里是平等的。你自己的付出,也是看得见的。
我喜欢这里。现在,此刻。
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反正在这个夜里,我的内心特别踏实,因为我觉得我找到了我自己。在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