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一篇篇和美食有一丝丝关系的故事,比较干涩。
晚上孩子们一块玩,舒济、舒乙讲他爸爸的笑话:一天,老舍要留客人在家吃饭,悄悄拿了一套旧西服去当铺,当了钱到菜市场买肉,赶巧碰上卖猫头鹰的,就用买肉的钱把它买回来了。舒家大人孩子都爱猫,而这猫头鹰又长得很漂亮,孩子们争着喂食,米饭、红薯都不吃,原来这家伙只吃肉。老舍绷着脸对它说,“连我都没肉吃,您请便吧!”就放生了。
买肉的钱买了猫头鹰,可是猫头鹰要吃肉
2005年6月30日,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逝世后,他的朋友、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在挽联中写道:“外幽默,内寂寞。”
启功先生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比如,有人问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道:“我鸟乎了。”旁人不解何意,他进一步解释道:“差一点就‘乌’乎了。”这一类趣话不胜枚举,流传甚广,令人捧腹。他的脾气又好,所以小小的坚净居,成天宾客盈门,笑语不断。他常说:“我是‘手心手背,没心没肺’。”这样的人怎么会寂寞?何兹全说他“内寂寞”,岂非不通?
差一点呜呼
“醍醐”一词,原为“佛教五味”之最的世间至美,却成为一座古老庙宇的名讳。醍醐寺作为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的总院,自公元874年由理源大师圣宝建于笠取山,之后便绵延不绝,得到日本醍醐、朱雀、村上三代天皇的庇护与丰臣秀吉等名宿的推崇,不断扩建增加,形成了现在上醍醐寺与下醍醐寺的巨大规模。上醍醐是醍醐寺的开创地,入口的清泷宫拜殿所涌出的醍醐水是关乎醍醐寺院创建的灵泉。据《醍醐寺缘起》的记载,当时来自奈良的空海流弟子圣宝,见五色祥云缭绕在京都东南郊的笠取山顶,心想此处正是建立三密瑜伽法城的净域。当他抵达山顶一处平地时,眼前忽然出现一位皓首老翁。老翁捧起地下涌出的泉水,边饮边叹:“呜呼,醍醐味!”这水便是上醍醐中所涌出的醍醐水。当时理源大师便向这位器宇不凡的老人请教选址建寺一事。老人答道:“此山乃是古来佛祖传法的圣地,诸天拥护的灵峰。我乃本山地主横尾明神,愿将此山献予法师,愿法师弘传密法利乐众生。我将永远守护此寺。”这其中幻化为老人的,便是据传上醍醐内供奉的准提观音。
醍醐的意思
我的小孩现在上小学一年级,我最近在辅导孩子语文。她的课本里有一首教小孩识数的古诗,叫《山村咏怀》,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出现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宋诗,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但我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一幅美得不能再美的画。有多美?我想它多美,它就可以有多美。因为它太简单了,诗中虽然只有烟村、亭台、野花,但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英文中其实也有类似教小孩识数的童谣,比如《十个小印第安人》:Onelittle,twolittle,threelittleIndians.
Fourlittle,fivelittle,sixlittleIndians.Sevenlittle,eightlittle,ninelittleIndians,TenlittleIndianboys.
现在中国小孩也都会唱了。我教小孩唱的时候,头脑中除了陆续蹦出十个头上插鸡毛、手里拿弓箭的小红孩儿,就什么都想不出来了。
同样是数数,差距真大啊
老者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一则绝处逢生的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每当旱季河流干涸时,杜兹肺鱼就钻进泥里将自己包裹起来,在缺水、缺食的情况下,通过漫长的休眠,等待雨季获取新生。一条名叫黑玛的肺鱼,休眠所在的泥堆,被农民选中建房,不幸被砌入泥墙中,它依靠渗入的雨水积聚能量。就这样缺水休眠,遇水苏醒,历经数年,黑玛日渐强大,泥坯越发脆弱。新的雨季到来,狂风骤雨侵袭大地,土墙最终崩溃,破土而出的黑玛重新回归河流,坚持与忍耐使它重获新生。
蛰伏在泥墙中,等待机会
包汤圆也是个技术活儿。在圆球上用食指轻压一个小坑,食指与大拇指里外配合顺着坑边轻轻捏,另一只手慢慢转动,小坑渐渐变成小洞。洞越大,装得馅料就越多。填入馅儿后把口封好,在手心里小心揉两下,让表面无缝,汤圆就做成了。
如何包汤圆
打麦是个团圆节。此时拿起镰刀,是最深最亲的表现。见到亲人,会被问道:“回来‘受’来了?”受苦、受难、受煎熬,麦收之苦尽在“受”中。也只有吃下这份苦,才知白面香。凉风徐来,借着丰盛的晚餐,亲人们话话家常,得知你我都也安好,这一夜睡得特别安心。也许庄子所说“相忘于江湖”就是这样的,是丰收了却牵挂,因为彼此相信:你过得比我好。
打麦是受苦
个人微信公众号,请搜索:摹喵居士(momiao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