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有制科和常科。由于制科都是皇帝或者朝廷临时下诏举行,一般不定期,应试者被推荐或自荐到京师长安,直接在殿廷参加策试,登科者可以立即授予官职。但是, 常科考试不同,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考录程序也比较复杂。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即中央官学和州县官学的在校生,他们参加国子监祭酒、司业、监丞等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尚书省主持的省试;二是“乡贡”,是指不通过学校教育而在私学或完全自学成材的青年,他们是应试考生的主要来源。由于生徒的身份非常清楚,因此他们报考的时候不需要再提供其他证明材料。乡贡则不同,他们一般在私学读书,或者完全靠自学成才,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即“怀牒自列于州县”,所谓“牒”,即是应试者的家状,包括籍贯、父祖三代名讳、年龄、相貌、所习本经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带上家状前往州县衙门报考。乡贡只要其德行无缺,名实相符,一般都有应试资格。这种士子自由报名、主动自荐的方式,与过去察举时代被动由人推荐的办法明显不同。由于报考时不分贫富贵贱,没有门第的限制(工商除外),不但将参政权向平民开放,而且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初唐到盛唐时期,官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国子监管辖系统的中央官学尤其突出,科举及第者中多是生徒,《唐摭言》 云: “永徽之后, 以文儒亨达,不由两监者稀矣。于时场籍, 先两监而后乡贡。” 很显然, 初唐时期国子监生应试科举的优势明显高于生徒。 开元年间以前,进士及第者以自己不是国子监生为耻。不仅如此,初唐时期,乡贡及第者人数极少,咸亨五年(674), 录取 11 名进士,其中乡贡出身者仅有 1 名。开耀二年(682),录取进士 51 名,仅有雍思泰一人为乡贡。 永淳二年(683),录取进士 55 名,仅有元求仁一人为乡贡。光宅元年(684),录取进士 16 名,仅有康庭芝 1 人为乡贡。长安四年(704),录取进士41 名, 仅有李温玉一人为乡贡。但随着官学的式微,私学逐步发展起来,不少士子不愿意就读于官学,而宁愿从州府直接举荐到京城应试。至唐代后期乡贡成了科举考试的主要来源。
为防止出现冒名顶替或名行不符的情况, 考生报考时要有相关人员担保。古代没有摄影技术,无法用照片来辨认考生,只能用文字描述性的来说明外貌,比如身高、肤色、是否有胡须等。参加文举的考生的外貌都写上“中形,黄白色,少有髭”,也就是身材中等, 面色是黄色、白色,有一点小胡子。参加武举的考生的外表就写为“长形,紫黑色,少有髭”,也就是身材高大、威猛,脸色是紫色、黑色, 有点胡子,我觉得这么描述, 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有句歌词里唱的“红脸的关公”,也能想到黑脸的猛张飞和《水浒传》 里绰号“黑旋风” 的李逵。乡贡自由报考在唐代也称为“投刺”,开始时要求他们在籍贯所在地报考,后来外地士子在京兆府及附近的同州、 华州报考的也不少。
完成报考手续之后,乡贡需要参加府州的解送考试,录取者称乡贡进士或贡士,第一名称解头。解试在秋天举行。《南部新书》乙卷说: “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出京, 谓之‘过夏’ 。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 。 ……七月后,投献新课, 并于诸州府拔解。人为语曰: ‘槐花黄,举子忙。’ ”
除此之外, 府州一般还举行乡饮酒礼以欢送通过解试前往京城参加考试的考生。
各地解试的名额并不相同, 多少不一。 京兆府(就是京城长安所在地) 的名额最多, 考中进士的比例也最高,往往“十得七八”。 而其他偏远地区解送的乡贡考取进士的比例就小得多, 如荆南(现在湖南一带) 解送的乡贡,很少被录取的,被嘲笑为“天荒解”。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 刘蜕通过解试之后,在长安考中进士,被称为“破天荒”, 这一成语流传至今, 用来形容从未有过或者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当时的荆南节度使、 魏国公崔玹还要奖励刘蜕七十万钱。但是,刘蜕婉言谢绝了, 他说“五十年来, 自是人废; 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每年 10 月,由中央官学解送的生徒和各地解送的乡贡都到京城的尚书省报到,交纳家状和文解,即各地方官府发给士子的解送证明文件,由尚书省户部集中查阅和核对。为了保证这些考生身份和材料的真实性,一同赴考者还要互相结保, 叫做“合保”。 一般是五人为一保, 假如其中有人作弊, 或者申报的材料弄虚作假, 一旦被查出, 则其他合保者三年不得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