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也陆陆续续读了挺久的,前段时间开了很多本书。也一直在想自己这样是不是太三心二意,但是最近想到,去看那些自己想看的、读得进去的书,因为这样的书,才是适合现在的自己的。
当然,不是说自己读得进去的书都是那些轻松愉快的书,有一些书,读上去是不太舒服的,但是也是能读得进去的,也是有很多观点可以认可的。
回到这本书吧。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讲了各式各样的有毒家庭的类型,以及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产生的性格方面的影响。包括“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操控性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第二部分则讲了很多修补这些性格缺陷的方法和建议。
我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最大的感觉是在庆幸。庆幸我原生家庭相比较书里描述的那些,真的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但在后来,尤其是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这种庆幸,或许是有些高兴地太早了,或者说,这种庆幸本身,还是一种对原生家庭“有毒”的合理化。我在通过将一些事情合理化和削弱一些事情对我的影响,来让自己舒服一点。
前半部分的最后一章里,提到了原生家庭给孩子留下的一些深刻而隐蔽的观念,很多甚至都不被我们察觉的已经被我们深深内化的观念。还有一些甚至是,家长都不曾意识到的、通过家长说出口的话或一些做法而形成的观念。
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贬低其实形成了一种潜意识里的规矩“不许你比爸爸/妈妈更优秀”;比如父母帮孩子事无巨细地打理生活,不让孩子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其实就是形成了“永远依赖父母”、“必须永远需要我”的规矩。
里面还提到了一个“有毒”的观念:不同即不好。这一点我感触比较明显,这种观念现在也还在我的心中。
就拿最近和同学合租这段时间来说,在做饭这方面,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接触到了各种做饭方式和做饭习惯。而我看到这些差异的时候,常常下意识地想要大家都按照我习惯的方式来做,看到不同的方式,总会提出各种不妥之处以期望对方可以听我的。
这种情况,在室友的身上也有体现。
很多家长常常在孩子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的时候予以否定,甚至强硬地加以制止。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不同的,新奇的想法,都是不好的。于是慢慢地,也就放弃了对很多新奇想法的“捕捉”和尝试。于是,创造性也遭到了挫伤。
而这样的例子也很常见,就比如之前我在家想要在糖包里加点蜂蜜,我爸当时就表示很不喜欢,一直到我做好了,他都不看好。
相比较而言,我的室友的奇思妙想就比我多了很多。而在我们合租的这段时间里,反而是我自己是那个扮演“否定和制止”角色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在武志红老师的《走出人格陷阱》里看到了“内在关系模式”的解释,觉得很合适。我是把自己内在关系里的“内在家长”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看待室友奇思妙想的角度和态度。
书的后半部分是讲了一些在疗愈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还有一些调查表。
可以说,那篇调查表是直接打碎了我看前半部分时候产生的那种“庆幸”,因为做完调查表之后我发现,有很多种“有毒家庭”给孩子性格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我都符合。
或许是因为我本身比较敏感的原因,即使我的父母所做的并没有像前半部分案例中的那些父母那样严重,但很多事情在因果关系上是类似的。我也并没有“幸免于难”。
里面的一些指导思想,也对应到了我前段时间的一些想法。
比如,关于原谅。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
那一晚,是她整个疗程的转折点。
我们常常觉得,原谅是一个冲突的美好结局。诚然,如果是真的能做到原谅,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是理智上去原谅了而已,这种拉扯,只会让我们的感受更加糟糕。
如果做不到原谅,那就允许愤怒和怨恨的存在吧,如果可以,释放出来(不一定对着父母),只有释放了,放下了,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解放。
比如,自我界定。
这一章里讲了关于自我边界。
感情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彻底断绝关系,而是说你既是家里的一份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无须改变他们原本的样子。
回想起我在最开始关于原生家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上,尽管理智上觉得不要把重点放在改变父母上,但实际上还是会很期待父母能够有所改变。这种希望父母,希望其他人改变的想法,现在也存在。而说到底,这应该属于有些过界了。
而再之前的我,是对外界的让步太多了,过多地舍弃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领地。而后来开始对自我边界进行重新界定的时候,还把握不好平衡,有时会过界,有时让步。
我们都应该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我还处于摸索平衡点的阶段。
里面有一句作者在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说的话,很戳中我。
你是个非常好的姑娘,对所有人都好,除了你自己。
这一部分还给出了一种回应方式——非辩护性回应,也就是,不对对方的评价表示强烈的反对、辩解或者认错。表示自己听到了,自己尊重对方的立场即可。自己在心里也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认同就是了。
记住,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那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到了他们手上。如果你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那么你就给了他拒绝满足你要求的权利。
还有一些心理上的暗示,比如把“我不能”改成“我还没有”。“我不能”意味着一种定局,而“我没有”意味着一种选择。
其他的一些不再过多复述了。
在读后半部分的时候,比较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之前我在和家人的相处中的一些做法,正好对应上书里提到的一些内容。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靠自己治愈了自己,我正走在正确的路上。这一点,还是很令人开心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