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明心学》这本书是我的枕边书,在人生迷茫、没有动力、没有方向的时候,我就会翻阅这本书籍。作者王觉仁所写得这本书通过轻松的语言,结合现在社会人们的心理状态,把王阳明心学的《传习录》精华“致良知”“知行合一”进行了深度解析。
毛泽东年轻时的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心之力》就是看王阳明心学之精髓后所感。“宇宙即我心,我心既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稻盛和夫也是崇尚王阳明心学,通过王阳明心学形成了自己的的企业管理哲学,获得了巨大成功。
致良知:获得心灵自由
如今,大多数中国人要么疲于奔命、身心交悴,却什么也没得到;要么是的道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却丧失了快乐和幸福;或者就是别人开始似乎什么都拥有了,自己却仍然感觉不安和不满足,甚至比尚未拥有之前更困惑。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太看重物质和金钱,以为快乐、幸福和成功都可以通过物质手段来实现,从而导致了物质欲望的膨胀和精神生活的萎缩;
二、我们太过看重社会的评价和他人的眼光,以至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和成功全部交予社会和他人来定义,从而忽视了自己心灵的真正需求。
想要获得心灵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强大,我们就必须修行,必须致良知。
良知具备两层含义: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识。二、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源。
王阳明教我们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当下体认这个精神本源,借此与他人、天地和万物建立一种广泛而内在的联结。如此一来,我们的生命就能获得一个牢固的基点,心灵就能得以安顿,从而确立人生的意义,展开富有价值的生活。用古人话,是谓“安身立命”“立本而道生”。
有些人离职或退休后总感觉没有了精气神,尤其是本身就比较内向,不擅与人交际的人,离开人群总感觉没了精气神。因为他觉得自己与外部的链接断开了。其实我们无论处于热闹的工作环境或自己孤独的环境,都在于更大的宇宙链接。每天所见,所闻,所感,都在与这个世界相联系。心即理,心即是天理,心即是宇宙。换句话说,每天所见,所思,所感的世界,整个都是你的!
书中写到,相信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并且相信人的生命有一个高贵而神圣的存在。人来到世界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达到这样的状态,一个人必须有能力自主其心,然后才能得到心灵的健康,获得心灵的自由。
“知行合一”:获得成功的力量
大多数人听说过“知行合一”一词,可大家的理解好多都不对,并不单纯是说到做到,想到然后立刻执行。
知行是一体的。这里的知,不是知识,而是构建意义世界的行动(知是行的主意),所以起心动念都是行,而“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落实和体现(行是知的功夫),所以这样的“行”也就等于是“知”的自然流溢。
或者说是对某些事物的感应(不是反应,反应包含知行,感应从生物学上来说,是仅仅收到了事物的刺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所成。
比如遇到了很漂亮的一个人,我们脑子里会想这个人好漂亮啊,知便是我们通过眼睛接收到了这个人的样子,随即动了一年喜欢之心,这就是行。
王阳明之所以反对人们把“知”和“行”分开,就是希望你能建立一个整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内和外的分别,没有心和物的分别,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分别,当然也没有知和行的分别。一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