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一丢丢严肃地聊点什么是好的音乐。
谈到音乐的话题着实有点大,考虑曾经有过因为争论独立音乐的衡量标准而差点掀桌飞盘的黑历史,今天就聊聊我所理解的好的音乐。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的标准排序就是是歌手发自内心想表达的、持续得好听以及有共鸣。
「是歌手发自内心想表达的」
说起这个的确要谈谈过去的唱片工业。
为什么叫工业而不是行业,是因为丫真正把出一张专辑的工作全部都流程化了,一是作品源方面一是找ABC老师作个词,找DEF老师谱个曲,找G老师当个制作人,出歌;二是收各种DEMO,听着不错的买下来,找G老师当制作人,继续出歌;三是歌手练歌,投入些“感情”,看天份用一周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练会了,进棚录音,出CD。四宣传,五开始收割。
所以你看到了层出不穷的作品和遮天蔽日的宣传,进来就把清水给搅成了臭水沟。突出的特点就是各种爱恨情仇别离和泪水,忆起一哥们儿的吐槽:“一个歌手一年发一张唱片一年得泡多少个对象啊。”
再所以,为了商业而创作与写出真正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之间,差不多是马拉松300和600的区别,肥肠大。
「持续的好听」
好听不难,过去朗朗上口的口水歌诸如爱上大米和好几只蝴蝶等比比皆是,但持续的好听,还真比较难。那是经过时间机器检验后的,从编曲到人声,从过去到现在,从将来再到将来,无论何时,只要你把TA塞到耳朵里,随着旋律产生愉悦的感觉,那就对了。
当然这一点因人而异,考虑音乐形式上有诸多不同,哈姆雷特表示甜粽咸粽都是粽,但没有统一标准。
「有共鸣感」
这个对听者还是有点要求的。有人从浮夸里感受到自己伤心是共鸣,有人从汪氏成功学里听到关键字怒放会哭的稀里哗啦,有人从BB老师那里听到这个世界会好吗然后仰天长啸,这,就是有共鸣了。
例如网易云+杭州地铁的营销案例,以及其评论里产出的各种被赞“金”句,大家都在这个被压缩到320K的流媒体介质里找到了共鸣,因为一首歌或是歌词再或是评论,由共鸣到认同再到交流,得嘞,不光在这里找到了自己,还找到了知己。
在没有传统音乐媒体、娱乐媒体流程化宣传的今天,诸多小众音乐人凭其作品能力收割听众(粉丝)的速度足够令人吃惊,这也印证了安德森大爷在《长尾理论》里所表达的:
人们的需求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服务)转向需求曲线尾部方向的大量小众产品&服务,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限制和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对特定小众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
略有严肃之外,来首朴老师04年的作品,惊为天人。
噪音发动机,愉悦时代里的一点性感。
公众号搜: Noise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