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如何阅读和如何学习的书籍,颇有感触,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们阅读时到底在阅读什么。
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好读书不求甚解,翻了很多书根本就没留下什么印象。现在重新阅读一些之前翻过的书,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感触比较深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阅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是为了了解资讯,扩展自己的记忆力,增加谈资,还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如果我们的理解能力在作者之下,正常情况下看这本书是有些吃力的,需要自己不断去反思,不断去提问,以实现在这本书上跟作者具有同样的理解能力,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才算是获得了提升,跟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当然了如果说把书中的某些不错的观点再跟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产生链接,或者直接加以践行,都是理解的表现。
所以说同样是阅读,目的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可以说我们大部分时间读书都是无意识的,有时候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有时候是觉得好玩有意思,个别时候是为了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那我想如果真的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那还是要主动阅读的,毕竟来说看书也不纯粹是为了娱乐,也是希望将来能够学以致用。
那怎么样才能算是主动阅读呢,是不是我每天四点钟起来读书,或者说我一天看一本书,我想这只是一种很表面的现象吧,看起来很努力,很用功,可是如果没有效率,很累很受挫,基本上坚持不下来的。主动阅读的话相信有自己的步骤,就是你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学到一些你自己知识结构中没有的关键词,一些自己思索好久都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有了着落,还有就是颠覆了你以往某方面的一些认知,更新了你大脑的操作系统。就是要对本书有所要求,体现在看书之前对自己的结构化的提问。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目前这方面我还没有整理出来思路,就以后再梳理。
看书之前最好心中有些疑问,那看完之后要不要进行思考呢,肯定要的。如果书籍写的不错,自己最好能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样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如果讲不出来那肯定理解能力有问题,还需要深度阅读或者说等你有一定的阅历或知识结构再来读吧,毕竟读书不是为了遭罪,暂时看不懂也没关系,以后再看。如果书籍看了之后感觉很烂也没有关系,分析下到底烂在哪里,给自己以警示,以后自己写东西的时候不要有这些毛病就可以了。总之遇到任何情况不要情绪化,理性的去分析利弊,这样自己就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感性过渡到了理性,这也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些观念是社会地位高的比社会地位低的更有发言权,资历老的比资历浅的更有发言权,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有发言权,男人比女人更有发言权。我自认为社会阅历很浅,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只是从我自己接触到的一些人或事而言,有时候拥有优先发言权的人并一定是自身特别优秀,思维特别清晰的人,或许是上一代积累下来的优越条件,或许是只是时间给了他一定优势,有资格而已。有的人年龄虽小,思维却非常开阔,能够举一反三,真的让人刮目相看,前途不可限量。而有些人却倚老卖老,故步自封且不思进取,冥顽不灵,年龄大了又能怎样,人贵自知。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不具备某些技能却自以为高人一等。
虽然说个人技能的获得有多种途径,比如游戏,实践,培训等,但我想最系统最有效的学习还是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知识面拓宽,知识结构构建,如果知识还能够转化为技能,那我们又夫复何求呢!所以说,第一步先做起来,学会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