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像大部分爱情故事一样,男女主角经历恋爱、分手、错过、重逢,横跨一个十年,两个时空,从最初的懵懂和理想,到最后的成熟和迷失。
孤独和酸楚的日子里,渐渐成熟知性。再次邂逅,褪去年少的冲动,多了隐忍也多了无奈。
宣传海报上那句“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让整个影片充满了一股青春文艺片的忧伤。
刘若英说,她希望观众能在这个电影里,找到自己在爱情中的样子,或卑微、或勇敢、或圆满、或遗憾,炙热过后。即便后来的 "我们 "没有在一起,但终究会有对的人替代旧的人,待到那时,你便可知这种种变数,皆是寻常。
①比户口和房子更重要的是陪伴
在电影中,新年伊始,小晓和见清在海边呐喊着自己的梦想,见清说毕业后一定要在北京待下去,而小晓喊出的是一定要嫁个北京人。两个年轻人,从一开始追求的就各不相同。
毕业后,见清固执的选择留在北京,做过很多份工作,做游戏软件,做游戏客服,在地下通道卖黄碟,生活处处是不顺、挣扎、嘲笑、无助,用抽烟和看片来解决苦闷和愁烦。
小晓父亲去世后,母亲在国外,成长环境里缺失陪伴。从小镇到北京,一心想要找个北京人,住大house,穿不同的鞋子,换不同的造型,有人疼,不再担心半夜被房东赶走。而事实是她换过无数的男友,却无一人愿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见清为了成为小晓喜欢的模样,拼了命的追求物质,第一笔入账就买了房子,小晓的梦想成了他追求的动力,却迷失了自己真正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就连老父亲越来越年迈,眼神昏花,守着小镇的菜馆度日,却每每到年底便想着为远在他乡的儿子做粘豆包。
而见清与父亲的沟通也在大城市的压力下越来越少,生活总让人忘记了那个在远方深爱着你的家人。
在成长中,要么看清了自己想要的什么,要么迷失了自己最初那份坚持的意义。小晓不再是当初那个小晓,而见清也不再是那个单纯为爱付出的懵懂少年。
多年后,在月光下,见清说:“我真的已经很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 而小晓的回答却是:“但我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
成长永远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在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
年轻时候,我们拼了命的留在大城市,希望可以赚足够的钱,买舒适的房子,拥有大城市的户口,做一个看起来外表华丽的都市人。
正如那个在北京的街头,那个和生活在赛跑的小晓把头探出出租车外,大声喊着: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达的。
但是真的有一天,见清发达了,再次邂逅小晓,彼此相遇的眼神里,有太多的无助,无奈和被生活打败的失落感。
比房子和户口更重要的是陪伴,如果彼此都能够走过吃苦的日子,为何就不能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一起享受幸福的甜蜜时光。
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并不需要那个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鳖的少年。更需要一个愿和你一起经历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起享受灶台旁烟火气真真实实过日子的那个人。
陪伴永远是爱情里最珍贵的部分,如果没有陪伴,何来日夜的深情。
②这个世界上最爱你却不善表达的是父母
整个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除了最后林叔写给小晓的那封信,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好像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拿最高的学位,赚最多的钱,开最好的车,住最大的房子。
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只希望你们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过的踏实,过得快活,健健康康的,这些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的到,好好吃饭,不管什么时候。
又快过年了,刚刚蒸了两屉粘豆包,起锅的时候嘘着了眼睛,今年的黄米面特粘,我给你们留了一屉,去年你们没回来,留的都酸了,只好扔了。
年夜饭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吃的舒心踏实,这才是我最在乎的。你们常年在外头忙乎,就怕你们吃不好,那些外卖能好吃么。
一家人能团圆吃个饭,也要缘分,而缘分这事,谁也说不清,做父母的,你们跟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赚多少钱,都不重要,外卖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过得踏实,过的快活。
中国的父母大抵如此,不擅长表达爱,却总是在每个细节处爱着你。
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爸爸的爱很深沉,他们很少会说当着你的面说爱你。但是却会在你结婚前一整晚睡不着,会在婚礼上挽着你的手眼里却满了泪水,会在每一通电话的末尾都叮嘱你好好吃饭,健康重要。
那个深爱你的远方的亲人,已两眼昏花,走路蹒跚,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有力气冲着你大声说话的模样,已经不再像年轻时为你下厨时那副娴熟的样子,在灶台上忙忙碌碌一天都不会疲惫的那个样子。
这个世界上,最不擅长表达爱的就是父母,而最爱你的也是他们。
③忘记那些爱不到的人才会等到对的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过青春年少里的那份悸动,那种飞蛾扑火的全情投入,认真,执着,纯粹,把对方当成全世界的热血涌动。
这些人生无法复制的美好,就留给时间和那个时候曾属于我们的懵懂和青春。
经过时间的沉淀,当我们变得不再纠结不再痛苦,内心越来越成熟和平静的时候,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健康,相信一切终会在对的时间来到。
也许不再有十七八岁时的怦然心动,但是那份安心和踏实却能够相伴走更远的路。
如果你有前任,却一直忘不掉,愿你从此开始,与自己告别,也与内心那个不自觉想起来的名字告别。
最好的告别也许是不再见,而不是多年后和前任匆匆相遇,眼眸间仍是旧情绵绵,嘴上却说着祝你安好,愿你好好守护家庭。但身体却在沦陷在对方的世界里,渴望那份来之不易的拥抱和亲吻。
网上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面馆关店一周,老板要请假回家,参加前女友婚礼,去砸场子。后来他安然归来,去了现场,交了份子钱就离开了。
他说:“我进去之后看到她,穿着白色婚纱特别漂亮,我觉得应该默默祝福她。”
真正的爱情是成全对方,而不是在彼此的世界里彼此折磨。只有忘掉那个爱不到的人,才会等到对的人。
《后来的我们》散场了,但生活中的我们仍在继续,比电影里真实的是,还在一起的伴侣要如何相爱,那个牵挂我们的远在家乡的亲人要如何表达爱意。
做为一个普通城市里奋斗的年轻人,我们真正要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在哪里生活,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和谁相爱,我们还会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吗?
愿你快乐,也愿你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