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洺水濎濎
我并不是河图的粉丝,对墨明棋妙也一直持路人态度。本文只分析写景,对曲风和词风不做评价。叙事题材歌曲中,《风起天阑》的画面感确实可圈可点。
《风起天阑》一曲的歌词以情景描写感最为尤甚,在生动的刻画之中,情节跃然眼前。本文谨以歌词浅析《风起天阑》歌词中的写作技巧。
1
火光凄厉地照亮夜 城破时天边正残月
那一眼你笑如昙花 转眼凋谢
这是歌词的第一节。在第一节中以“夜”“月”“城破”寥寥数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主要情节,简洁而有力。
这一节中描写“火光”、“残月”、“笑如昙花”,俱都是静景,却巧以“照亮”“正”“转眼凋谢”浅浅修饰,就巧妙将静景转为动景;更妙之处以“凄厉”修饰火光,与“残月”和“凋谢”呼应,肃杀气氛跃然纸上。第一小节不过两句歌词却已烘托出战乱的肃杀场景,实在妙极。
血色的风把旗撕裂 城头的灯终于熄灭
看不到你头颅高悬 眼神轻蔑
第二节歌词继续烘托气氛,“血色”渲染色彩氛围,“撕裂”继续营造气氛,风吹旗动灯灭,一系列动景将气氛推向爆发的边缘。
“看不到你头颅高悬 眼神轻蔑”,将“我”隐于描写之后,引出守将谢婉的“你”和身为守夜者的“我”,很巧妙地抛出了悬念。
焚成灰的蝴蝶 断了根的枝叶
挣脱眼眶前冻结的悲切
鲜血流过长街 耳畔杀伐不歇
守护的城阙大雨中呜咽
这两节的形式相仿。都是上句堆砌意象,以蒙太奇手法描写城破之战的惨烈,下句单挑一个意向,以出人意料的修辞,细写“泪”和“雨”,虚实结合,层次清晰。
前句借蝴蝶和枝叶写毁灭,后句先写画面再写声音,二者结合,巧妙营造画面感,在大雨中呜咽的城阙赫然于眼前。
多年后史书页 还把这夜撰写
青石长阶 染尽生离死别
耳闻的像终结 眼见的都毁灭
温柔的最决绝 坠落的曾摇曳
恍然间已诀别 正褪色的长夜
破晓之前洗去所有罪孽
有人喊你的名字 直到声嘶力竭
若魂魄能知觉 黄泉下 不 忘却
副歌部分以叙事和抒情为主,在谢婉殉城的惨烈景象中穿插守夜人的嘶喊和悲痛。这段记叙中的情景写得较为隐晦,“耳闻的”“眼见的”“温柔的”“坠落的”以排比形式构建出一串开放性意象,通过听众联想之中营造氛围。
时间逐渐推进,从“这夜”到“退色的长夜”再到“破晓”,夜尽天明之景呼之欲出。
2
不记得阴晴或圆缺 我看过花开和花谢
渐渐地回忆起喜悦 与恨有别
王城的姓氏都改写 我还在这里守着夜
等什么从灰烬里面 破茧成蝶
第二段第一节开篇抒情,写一个守夜人历经改朝换代的悲怆与从容。抒情之中仍不忘以各种意象穿插。写月、写花、写灰烬和蝴蝶,蒙太奇手法淋漓尽致。抒情中不忘写景,画面感继续升温。
是命运在轮回 熟悉的像幻觉
火烧破天空星辰都倾泻
马蹄踏碎落叶 四面边角不绝
血滚落尘土像那瞬艳烈
上一段多写远景虚景,写大场面大气氛;这一节写回忆,大密度写实景静景,拉近画面镜头,比之第一段更加细致细腻,与抒情回忆相应,更衬托守夜人的思恋与悼念。“马蹄踏碎落叶,四面边角不绝”再次结合画面与声音,动景见不断切换,镜头切换频率更甚,画面鲜活生动。
太遥远的岁月 看不清的眉睫
回忆尽头 风声依旧凛冽
埋下的骨和血 早沉没在黑夜
逝去的已冰冷 飘零的未了结
记得城中日月 蝉鸣后又初雪
屋檐细雨 停在初见季节
用最平淡话语 藏住旧日誓约
春风绿过柳叶 你曾笑得无邪
副歌俱是回忆。虽是虚写却以实景描摹,写景入情,以景写情,情景相融(怎么这么像高中考试题?)
遥远岁月,蝉鸣初雪中演绎时空变换,凛冽风声与沉没骨血在冰冷中陈述光阴流逝。春风绿过柳叶得半山神韵,你笑的无邪点睛,完善谢婉人物塑造,升华人物形象。
3
第三段副歌部分兼写情景,虚实结合。
逆风穿越荒野 来不及去告别
破绽之前忘记所有胆怯
从此用我双眼 替你看这世界
云万里 山千叠 天尽头 城不夜
上段写远景,“荒野”是实景,“云万里”“山千叠”“天尽头”“城不夜”是虚景,却巧妙结合在一起,镜头逐渐抬高拉远,拉成广角,由近及远,加强层次感。
依稀是旧时节 城门上下弦月
白色身影 夜色如水清冽
借我一刻光阴 把你看得真切
身后花开成雪 月光里 不 凋谢
最后一段写回忆,“城门上下弦月”照应开头,白色身影在如水夜色的衬托下更加凸显,花、雪、月的意向烘托谢婉英灵的高贵圣洁,在结尾中完成主角形象的升华。
4
总结:意象的大密度堆砌、远近静动的高频率切换,加上匪夷所思的修辞,大概能搞出一套画面感比较强,可以用来装13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