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庄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由此可以推断,战国时代的《老子》文本是这样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到了汉初的时候,抄录者不知道“辱”有黑的意思,跟“白”原是一对反义词,所以自作主张添加了黑与白相对,荣与辱相对,于是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通行本的模样。
《玉篇》“儀禮注曰:以白造緇曰辱。”
緇是黑色,把白丝扔到黑色的染缸里,这个动作叫做辱,所以辱也有黑色的意思。
其实《老子》第41章里就提到了“大白若辱”,读书不仔细,才闹出了这样的笑话。不过这样的错误居然流传下来了,这也是文化自身演化的一个奇妙之处。
至于荣和辱,在老子文本里作宠辱。
《老子》第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说了,宠和辱是一个意思,不是反义词,所以老子既不会赞同守荣,也不会赞同守辱。荣辱都是让人心惊肉跳的东西,既不可守,也守不住。
另外,溪、谷、式三个放在一块儿,显然溪谷是一类,而式(轼,车前扶手)很突兀。婴儿、朴、无极三个放在一块儿,显然婴儿和朴是一类,而无极很突兀。狗尾续貂的痕迹很明显。
“无极”也不是老子的思想,《老子》文本中只出现过这一处。
庄子提到过无极,只不过《庄子》里的无极是一个形容词
《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在《列子》这本书里,“无极”成了一个名词。《列子》成书已经是汉代以后了(有人认为是东晋时代)。
《列子·汤问》: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无极”成为一个哲学概念,那是宋明理学阶段的事情。北宋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太极图说》中把道家“无极”概念引入易学中加以改造,并作了新的解说。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接下来我们就依于古本老子来研读,不解释“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句话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么简短的文字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问题,比如:
1,知与守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守雌?如何守雌?
3,为什么要守辱?如何守辱?
4,为什么要为溪为谷?如何才能为溪为谷?
5,什么是复归?如何复归?归于何处?
6, 什么是“大制不割”?朴散为器是割,割了才能起用,可为什么割的同时又要不割?
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