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易中天老师讲他的《易中天中华史》,现在已经写到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了。其中说到当时的两派:在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都是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才华横溢,而且执政能力也是一等一的水平。但“王安石变法”却从根本性导致了北宋后来的积贫积弱,直至亡国。这个在史学上一直是个谜。
上个礼拜,在混沌研习社的课上,主题是“局部”的美学流变。主讲老师是陈丹青先生,可能因为陈丹青先生不愿意做PPT,所以由主办方上海分社的社长张蓓女士制作的PPT,并担任主持人。陈丹青先生在艺术上资历是不可否认的,以及他的个人形象在许多读者心目中也是大受欢迎的。同样,看得出来,张蓓女士在为这堂课也是做了足够多的准备的。但是,现场给到我们的课程体验却是非常糟糕的,很多在陈丹青老师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可是又非得回答,还需要非常礼貌地照顾到主持人的感受,然后经常就是答非所问。主持人一再尴尬,让上课的我们感到特别的别扭。
今天看薛兆丰老师的《北大经济学课》一篇文章,讲换个角度看发国难财的行为。发国难财的“行径”在普通大众看来,那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经济学家却是百分百的投赞成票。
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认为发国难财是不对的。但是,不发国难财,又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把资源调动起来呢?
几年前在贵州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旱灾,很多志愿者跑到缺水的地方去送水,我们对这样的行为当然是非常敬佩的。但是效果却非常有限,千里迢迢送水,路上就要喝掉不少,送到的时候水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有趣的是,有些当地人收到这些送来的水之后,并没有饮用,而是把这些矿泉水卖了,用卖水的钱买来更多更脏的水。为什么?因为这些灾民不需要这么少而干净的水,他们需要更多、但可以不那么干净的水。阻止一些人发国难财的直接后果是,让那些遭受灾难的人处境变得更糟。
发国难财的本质是什么?
在灾区这个市场范围内,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变得稀有了,为什么会稀有,因为在那个地方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困难。这样一梳理,影响价格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就都出来了,成本和需求。因为困难,产品的成本上升了;因为稀有,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就拿春节期间打车来说,春节期间,绝大部分人都需要放假休息,都需要与家人在一起团圆,这个时候出来开“滴滴”的人就少多了,再者,出来开“滴滴”就得牺牲与家人团圆的时间,这是成本。所以春节期间打车更“贵”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很多慈善活动(在这里,我并不反对慈善本身)。因为制度不完善,因为不透明,这些善款最终流入个人囊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事与愿违的结果?
我的答案的是,从愿望到结果中间的过程太长,环节复杂,变数太多,这些因素在美好的愿望发心开始都是不可能考虑周全的。这就必须给予期间足够的自由度,让规律在里面起到根本性的调节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目前只能给到这么简单的答复,后续可能需要更长的篇幅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