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饥饿的女儿》的作者,此书被称作虹影的自传,被多个国家翻译多种语言,在海外享有一定的赞誉。
虹影与我读过的之前的每一位作家都不一样,安妮宝贝,杨绛,张爱玲,三毛,虽然我同样喜欢这些作家的作品。
我一直在文字的道路里摸索,认为不会编排故事情节,但是读虹影的作品,全盘托出事实,赤裸裸的真实让我印象深刻,包括早恋,师生恋,堕胎,其实就是作者内心寻找情感的一个过程,全文都在回忆我,成长的一些经历,十八岁被告知自己是私生女,并知道自己有另外一个父亲,而这位父亲,默默的关注着她和妈妈,支撑着这个家庭,但这么些年,她内心一直寻找的是缺失的父爱,并且与不同男人的相处模式。
因为她独特的家庭环境,饥饿,贫穷,与母亲也不沟通,导致她内心一直都是缺失的,他想寻找自己的父亲,缺失的父爱,导致她毕业以后也并不喜欢回家,流离失所,歌舞升平,不知道躺在哪个男人的怀抱里,又找寻怎样的情感,她在独自思索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倾诉的热情,因为内心有太多的疑问,无法释放,对于家庭,对于兄弟姐妹,对于一段段无人知晓的过往,她无法释怀,自己找不到答案。
饥饿的女儿,写出的是那个年代人民的疾苦,在历史舞台里,小人物的命运,几经沉浮,却又倔强顽强的生活。她的母亲是勤劳,无私的,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一生都在贡献,做着男人才做着的重活,甚至不记得母亲有个漂亮的的容颜,仅凭照片里一点残存的记忆。
她的母亲,无疑又是有故事的。包括了五姊妹有三个不同的父亲,但是这应该不是一个女人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与命运,也包括一位母亲顽强的生存。
横跨大时代的背景,又经历着小人物命运,虹影作为一位女性,继承她母亲顽强的性格,先后在鲁迅文学院,上海一些大学学习写作,最后遇到一位作家,大她20岁,与他结婚,前往英国 ,旅居海外,造就了她自己人生的不一样。
应该说饥饿的儿女,是一本情感寻找的真实传记,她追根溯源,分析自己的成长环境,父母亲的秘密故事,六个姊妹的不同背景和人物性格。
这是她,1999年完成的作品,现在读来也非常震撼,人都是迷失的,可能到在随波逐流,并不知道自己的去向,可虹影一度以为只有文字才是自己的一切,只有文字才能救赎自己内心的疑惑,一切的未知。
她无疑深爱着母亲,但是她没有描述目前一点完美的形象,母亲只是一直在辛苦操劳,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她只与生父见过一面,生父是一个坚强有情义的人,每月给她寄18元的生活费一直到十八岁,内心一直深爱着她的母亲,并爱着虹影,但虹影内心却是缺失的。
在那个物质贫乏,言语贫乏的年代,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倾诉这一些情感,好在虹影写下这本书,记录了一些过往,书中言辞平淡,除去对饥饿的描写,浓烈,对感情的叙述一直很轻 ,饥饿的儿女,除去生理上的饥饿,情感上也是贫乏的,在那个年代,写个标语都会被抓起来批斗,民众活的小心翼翼 ,人们在言辞上还是谨小慎微的。
但无疑的是,爱跨越了恒久不变的历史,造就了不同人物性格的命运,造就了虹影。
很荣幸读到这样一位女性作家的书籍,寻找内心缺失的力量,找寻自己,追根溯源,让自己越来越有能量,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