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竹桃苑的创始人断鹂先生始于读他的那篇《散文创作经验谈》。文中提到他参加[散文&谈写作征文]的文章《入殓》获一等奖,因为文章加了链接,我就直接点了上去,结果跳出来的是别的文章。
于是私信他,他直接给我打赏,让我很是惊诧,原来,他是有承诺的。很佩服他这种认真劲儿,再说人家本来就是写作大神,于是毫不犹豫关注了。
8月21日是他开通打赏令的第60天,他又有感而发写了《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其时,我已正式加入竹桃苑与小伙伴们互帮互学了21天,虽写作水平没特别明显的提升,但不说笔误,单单是自以为正确的表述、字词、标点符号就被揪出来不少,如果不是小伙伴们指正,自己怕是看一千遍也发现不了,写一万次依然如此错!
我当然知道,相对于文章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以及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灵气文采深厚底蕴比这些错误不知重要多少倍,但我仰慕的许多大家,人家这些都具备的同时这点“小节”也拘得很。比如梅拾璎,一笑作春风,沐沐周……
沐沐周曾在《33天,小仙女把我变成专题推荐作者》 中写道:“有的平台,文章一旦发布,连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改。对于一个强迫症来说,一大早在公司卫生间的镜子上,看见自己门牙缝里,塞了条碧绿生青的韭菜叶子,可是不许抠掉,简直灭绝人性!简书的无限次修改设置,甜如爱情!”
这比喻,简直太形象太恰当了有木有!不由得给她点了一百个赞。
实话说,我虽文写得不咋地,但也一样有强迫症,对文中的不当、错误零容忍。这可能因为初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吧!记得初三寒假补课,他讲了一星期的主谓宾、定状补、标点符号这些基础性的知识。
回想起他微仰着下巴,左手端在腰间,右手像夹香烟一样夹着白粉笔伸伸点点地配合着他的家乡普通话讲“的”字结构——卖菜的,走得慌;讲智斗吝啬鬼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仍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所以,一直以来,我虽然写得慢,有时几天写不成一篇很抓狂,但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顺文字,顺语感,潜意识里也有着“文已经写不出彩了,至少要通顺、要有逻辑、不能有太明显的错误吧”的思想。自然地,看别人的,就喜欢看不但有文采有内涵而且“干净”的了。
当我读别人文章时,对,看到一篇上好的文章,不想它如浮云一般掠过留不下一点痕迹,渴望把每一个字都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成为自己的,所以我是真正地读,精读。
这样读,虽说以学习欣赏为主,并不带挑刺的目的,也会比较容易发现某个小问题(当然是小问题,大问题咱也秒拒)。
当然一个错别字之类的小问题,无伤大雅,再认真的作者也不免挂万漏一。但自己完美主义也多会认为别人也一样,于是都会私信作者。一般情况下,作者会表示感谢并修改,但也确实有些作者不以为然,让我的小心灵很受伤。
必然地,完美主义的作者本身就对自身文章的“干净”有极高的要求,文章原本就“干净”;而那些不以为然的作者,很容易发现他文章中“不干净”的地方很多。
断帮主时常告诫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章能被阅读,已是幸事。深以为然。那么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无可挑剔的好文章都读不过来,为什么要读你这种隔不了几行就一个“苍蝇”的文章?
杨澜曾经说过:“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会有人愿意透过你自己都不在意的粗糙表达去发现你精彩的内容,比如我也曾被吸引,但我相信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必定是既能写出有思想内涵的文章又在意表达精准的作者。
写出好的文章,要么是天生的才情,要么是长年积淀触发的灵感。做为一个“二无”的普普通通的文字爱好者(或者希望靠文字实现逆袭者),最容易做到的难道不是先花上点笨功夫把基本功打扎实了?再说,你已经有内容了,再花点时间把表达完善了不是就完美了?不就人见人爱了!
我竹桃苑的小伙伴追梦ren,开始他的文章,满眼的双引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说实话,我是读不下去的。很佩服我们断帮主,超有耐心,找来标点符号的用法分享给大家,直接让他先改一遍我们再挑错(小伙伴之间是毫不客气地挑,这是任务,互相吹捧要被帮主骂)。
虽然他只有初中毕业,但改过的文章中可以读出他对文字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也是有多年文字的熏陶,多年细致观察体悟生活及眼下对文字表达认真地揣摩……
最近几篇更是惊艳,频频被收录到首页投稿,虽然仍有小毛病,但已瑕不掩瑜了。
“国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规定,图书的错字率不超过万分之四算合格。我们自然也没有必要为文字的完美无瑕耗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精力。如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使人受益终生,掌握基本概念形成习惯后,一般性的错误也就鲜少出现了。
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顺过好几遍的文章,仍然被小伙伴们指出问题,有的问题一经指出,自己立刻恍然大悟,这种实在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左一遍右一遍地查,因为自己的文章自己比较难发现问题;而有些确实是自己的习惯用法,不以为错,这种即使你花费再多的时间去顺也同样查不出来。
相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哪怕不刻意挑错,就是一顺而过,有些问题也会跳入眼中。所以,有一群互相取长补短的小伙伴是多么荣幸啊!
我的文字就像是我的孩子,我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展现出它最大可能的完美, 这种能力自然包括感激他人的指正以及虚心求教的能力。
感恩遇见,感恩相识。最后借用断帮主在《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中的表达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向所有对我不吝指教,以及未来将要帮到我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