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医学上称之为麦粒肿,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
它并非是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或“上火”引起。大多数麦粒肿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常见。
麦粒肿因累及的腺体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
外麦粒肿是患者眼睫毛根的皮脂腺或汗腺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
患者的眼睫毛根部会出现局限性红肿和疼痛。患者的眼睑上还会出现局部水肿和充血,伴胀痛和压痛感,接近眼睑缘等部位可出现硬结,硬结经数日后可逐渐软化,并形成黄色的脓疱,脓疱破溃排脓后可痊愈。
内麦粒肿
内麦粒肿是患者的眼睑板腺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
多由于睑板腺开口阻塞继发感染所致,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眼睑板腺生长在致密的组织内,患者疼痛较外麦粒肿剧烈。内麦粒肿常从眼结膜面上穿破。
长了“针眼”千万别挤
关于麦粒肿的治疗,民间有各种各样的“奇特”方法,比如“用7粒稻谷戳麦粒肿”、“针刺穴位”、“刺血术”、“艾灸”等。
切记,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使用不当甚至会加重感染!麦粒肿的病因是细菌感染,针对病因治疗才是科学的办法。
(1)病变初期,眼睑出现疼痛,硬性结节及皮肤明显红肿时应及时就医,予以热敷及抗菌眼药水、眼膏治疗,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左氧氟沙星凝胶、金霉素眼膏等。
(2)当结节出现黄色脓点,切勿自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引起眼睑蜂窝织炎、败血症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应继续予以热敷,入正规医院进行切开排脓,严重者应口服或肌注抗生素治疗。超声短波理疗及清热解毒中药内服也有一定疗效。
预防“针眼”做好三件事
麦粒肿多发于腺体分泌活跃的儿童及青年人,为非传染性常见疾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麦粒肿:
(1)预防眼睛疲劳,当用眼疲劳、眼干等不适时,禁用手揉眼。
(2)多锻炼,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