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七月与安生》,我是一个喜欢猜测和思考的人,所以看这部电影很费脑子——不停地转换思维,不停地……惊讶!
直到看完好一会儿,我才想明白:
原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七月,终究像七月的叶一样,苍翠欲滴的年华就飘然而逝,那么突然,那么惋惜。那么,凄美!
安生,最终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安定地生活着!
这部电影,坦白地说,看了名字就猜得到结局。而小说,却用名字来反衬人物性格。
导演与作家的区别在于:导演善于把人生、人性、心理完美地结合成符合现实又高于生活。而作家,一直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超脱现实。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我目前看过的感觉最棒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又符合人性,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写实性都很巅峰——完美!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影评,我真没往什么“闺蜜、撕逼、示弱、木偶男友、绝情、反目、交换人生……”方面去想……
安生的包容与谦让
从第一顿饭,吃包子开始
当画面从小女孩变成大女孩直到一起上山的那一刻起,我看到安生主动地一个人登山的时候,我更加觉得:她是一个懂得分寸的女孩,她不想给家明一点机会,因为她怕七月受伤,也因为,她比谁都懂七月,包括七月自己。电影后一部分有一个镜头:七月躲在山洞外,安生躲过家明的拉手,也证实了安生的心理。之所以接下吊坠,是因为,她也爱家明,但她知道,她不能跟家明在一起,所以,她后来离开了!
七月:“聪明的人”,不是她!
七月怀孕时找到安生,躺在床上说了一句话“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的”。
而安生这时却躺在那里流下了眼泪!她流泪不是因为,七月现在的苦,而是因为
七月居然还在执迷不悟
但,她没有说……
因为,她会一直保护七月那颗脆弱的心……
七月:一个生长在和谐稳定的家庭中,饱受封建传统思想熏陶的女孩。说实话,如果不是安生的出现,没有这个触因,根本不会有七月悲惨的人生结局,这就是一个蝴蝶效应。
因为,安生的出现,因为安生的叛逆,因为安生超强的适应力与迫不得已打破常规的行为,让七月内心萌发了一种渴望——
她想要拥有安生那种无拘无束,看似自由自在的生活,想有敢想敢做的魄力。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一样,都想守住安稳,却又要嘚瑟一下,还要洁身自好,说白了叫“闷骚”——无论感情还是生活都一样,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欲望,只是能否抑制而已!
只是,七月不知道,安生的云淡风轻是迫不得已练就的,而非真想如此。安生只是在用一切行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无家可归、无依无靠——而已!
安生懂七月,从第一次要看七月的胸就懂了!因为,七月站起来了,毫不犹豫!
七月,27岁,直到死亡却也没懂安生。
我不喜欢用“自私”这个词来形容七月,因为七月的人生只有27岁,她还太年轻,她的人成熟了,但心却幼稚。如果,她继续活下去,我相信她终究会成长。
就像她为了自己的离开而让家明逃婚一样,她的那个错误,也只是孩子式的!
安生,不一样,她自幼丧父,母亲不在身边。环境迫使她必须独立,坚强!所以,她成熟的很快,包括她的离开,颠沛流离的生活,都是她成熟的基石。
我想起初中时读过的一句话: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阅历。
七月,从看到安生脖子上的吊坠那一刻,就不爱家明了,也恨安生,只是她离不开而已,无论家明还是安生。
之所以,坚持那么多年,不是因为爱情。
最初不放弃,是因为占有欲,尤其是看到“问候家明”四个字;后来不放弃,是因为自己付出了青春!
其实,不放弃,
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恐惧!
七月,最怕的是孤独!
七月让家明逃婚,还有一种小孩子的报复心理——所有的错让家明去扛,因为她背着她睡了安生!
七月,的确很聪明,也是一个疑心特别重的女人,可惜她不是智者。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是“大智若愚”,不止像她说的“感觉不到聪明”,而是应该让人觉得“傻”!
是的,安生跟家明睡了!
也许只是因为荷尔蒙的分泌旺盛,也许是因为七月不会来北京,还也许,就像她说的一样
“如果你和家明让我选择,我肯定会选择你”
是不是在隐约地告诉七月:家明,不必是你唯一的选择,偷情的男人不可靠!
而七月失去了理智,她只想把安生从家明的心里挤走,完完全全,不留一丝余地,却不知道,安生根本不在意!
七月,怒吼撕开衬衫,只是在炫耀,做虚荣上最后的挣扎,因为她不想输给安生。七月觉得,她在情、色方面唯一不会输给安生的只有那一道“沟”了!
这一道“沟”,也是七月虚荣国度的最后一道城墙。
安生的眼睛里永远是淡定、淡然,像天边的流云,哪里都能停留,哪里都能生存,纵然是人们看不到的角落里。
但她心里却真的只想做一轮明月,宁愿所有的炽热都给七月,她只要静静地在那里就好,无论阴晴圆缺,稳定就好!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青春年少的冲动而已……
是的,早该停下来的!
一起吃饭……
安生本没想那么多,只是不想一切费用都让七月支出,最多也只是让七月别花冤枉钱而已。安生做得事只是多年漂泊的而已。但,七月,生气了,孩子式的,如果不是小孩子,何必一口喝下杯中的红酒?
七月,始终是一个虚荣的人——爱面子的人,她觉得安生给她丢脸了,仅此而已!
但如安生所说的一样:你在象牙塔里生活,没有经历漂泊的痛苦,你不懂……
安生,放下钱离开了!她不是因为生气而离开,是因为,她知道,她们两个的人生观、价值观包括爱情观完全不同,三观不合的人很难在一起生活,但做朋友仍然可以!
七月错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走同样的路
但,她的幼稚,却在一直持续增长,而安生却在不断包容。
她想离开故乡的所谓单调的安稳,想尝试闯荡的丰富生活,自由自在,但她却选择了与安生一样的站点。
七月不知道,那是安生的征途,但于她而言只是旅途……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安生曾经漂泊的凄惨,亦或如何的丰富多彩,而是内心深处不甘落后安生而已,虚荣的攀比,只是这一点也许她自己也没有发觉罢了。
所以,
真正自卑的是七月,而不是安生。
但欣慰的是:
七月也在成长——她想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打碎孤独的恐惧)——这是真的!
再见面,安生真的已经开始了安定的生活,而七月却身怀六甲……
27岁,走了,你还没能明白,当初家明离开,安生回家,也许,真的是累么?
“七月,你是孤独的,比我还孤独,比我还可怜,我可以一个人生活,四海为家,而你,不能,因为……你只有我。”——安生
的确,七月体验的孤独是短暂的,终究没能一个人自由的去生活,但同时,她也真正的是一个人了——孤独地走了——27岁!
人,终究是人,所以,摩擦,误会以及曾经的恨或后悔都可以原谅。
毕竟,27岁,故事就结束了,她们终究是孩子。
安生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人生中,有一个“亲人”真的27岁就走了!她原本答应七月的……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送给默默付出的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