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特别着急地来找我,向我询问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让孩子看那些书。我一听就懵了,一来我虽是学的教育,但我学的不是幼师,二来我自己还未生过孩子,对孩子从小要读哪些书没有实战经验不敢向人随便推荐。不过初为人母的人在孩子快要出生时看到关于培养孩子阅读的文章便觉得如获至宝,总希望某一篇文章能够告诉我们有一种方法,像按键一样,按下去,孩子就立即开启书虫模式。
但是,事情当然不会那么简单。
偶在空间转悠,看到了大学的一位颇为敬重的老师在空间里推荐了一些书籍,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我的大学老师虽也不是学幼教出身,但她用自己的实战经验以及宝宝的亲身反馈告诉我们,有些书还是值得给孩子看看的。
老师在孩子五个多月的时候,在网上给她买了第一批绘本,一共39本。之前老师留意过适合孩子的绘本,但是没发现什么特别权威的书单,也无法一一了解绘本的内容(因为绘本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老师只能通过点滴的了解加上卖家的网页推荐,甚至根据书名揣测内容的好坏,尝试购买。
书买来后老师很兴奋,因为从成人的视角看,大部分的绘本都很有趣,但是有些绘本老师也真的觉得简单到无聊。比如《蹦》、《没关系》、《好饿好饿的小蛇》、《我爸爸》、《我妈妈》等。
《蹦》就是在描述不同的动物蹦起来,全书就一个字,“蹦”。老师之前有看过推荐这本书,说小孩子很喜欢“蹦”这个字音,虽然只有一个字,他们听到就会很兴奋。所以老师暂且相信专家的话,拿来跟宝宝蹦蹦蹦。结果,宝宝根本就爱答不理。
这么简单的书她不看,尝试了其他的绘本,复杂的她又看不懂。那怎么办? 老师了解到的阅读理论是,从小孩子两个月开始就可以天天给她读书,建立阅读习惯。当时老师的宝宝都五个多月了,老师也在反思:难道她错过了宝宝读书的敏感期?她也敏感得太早了点吧……老师一边担心着宝宝此后不会爱书了,一边被宝宝折磨得无力分神去每天陪她读书。
从宝宝六个月到八个月,虽然不能每天,但老师也不断尝试给她读绘本。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时长。她喜欢就多读一会儿,不喜欢也没有强求。最初的阅读是从老师认为相当有爱的《一直爱你,永远爱你》这本开始的。
其实,当时的老师已经放弃了“培养阅读习惯”这个目标了,她觉得她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劲儿,宝宝是不可能被培养出什么习惯的。爱不爱读书的事,只能以后看她的造化了。
八个月之后,宝宝在心智方面有了非常突出的变化。好像突然能听懂话了,一下子从蒙昧洪荒嗖一下跳入文明社会了。读书开始变得顺畅了,她渐渐愿意坐下来听完一本书了。老师开始尝试加新的绘本给她。
《蹦》还是没有加入成功。《没关系》“居然”成了她眼中炙手可热的新秀——用“居然”这个词,是因为《没关系》根本不是老师给宝宝选的书。是因为老师订的绘本有一本没货,卖家拿这本来做的替补。老师之前根本不喜欢这本书,觉得很无聊。加上这本书作者是韩国崔琡僖,而老师所了解的绘本作者一般是欧美的,便觉得韩国的书不靠谱,心里觉得是被卖家忽悠了。
可是,让老师意外的是,这本偶得的书,宝宝居然喜欢得不得了!
这本书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宝宝的阅读之旅。
两个多月过去了,《没关系》至今依然是老师家阅读次数最多的书。老师读完,宝宝姥姥读,姥姥读完,姥爷读。家里三个大人被宝宝调教得像复读机,反反复复读这本书。可是,宝宝百听不厌。
不断的重复中,老师渐渐从简单的文字中看出来这本书的用心:重复的句式,便于孩子学习熟悉;不同动物看似被嘲笑的缺点外,是它们异于它人的特长。
把抽象的语言具象化,是让孩子打破理解的藩篱,接受绘本非常重要的一步。平铺直叙的讲述,面无表情的朗读,孩子是很难进入角色、引发朗读兴趣的。
九个多月的时候,宝宝开始对书的内容有了反应,比如听到“好饿好饿的小蛇”就会吧唧嘴,现在发展到听到“好吃”或者“蛋糕”这类与吃有关的词都会条件反射地面带微笑吧唧嘴;对喜欢的内容一定要去亲亲,比如《没关系》里的妞妞;《我爸爸》里的鱼、泰迪和猫头鹰;《我妈妈》里的猫咪、妈妈;《好饿的小蛇》里的苹果等等都是她听到就会去亲吻的对象。第一次看到她与书本内容互动,而且是这样有爱的行为,是非常惊喜的。家人都给予她热情的肯定,宝宝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励,与书内容的互动越来越积极。
其实仔细想想,宝宝能够这么爱书,并不是因为我老师获得了什么神奇的书单,而是因为老师和她的家人做了以下的努力:
首先,充分时间的阅读陪伴。
不管最初孩子爱不爱读书,都要耐心陪他读书,给他创造爱书的机会。在老师家,有了老师的父母耐心陪伴宝宝,即使老师不能陪她的时候,老师的父母也总是花费大量时间陪她读书。使宝宝始终保持阅读的总时间。
其次,阅读环境的营造。
从宝宝出生,老师和家人基本就没看过电视。现在老师住的地方根本就没配电视。一方面因为忙没时间,另一方面老师知道电视对孩子的视力损害非常大,所以根本杜绝了电视。电脑也只是在必须处理工作的时候才使用,如果老师工作的时候宝宝要看电脑,老师就放下工作抱她去别的房间
电子类产品对孩子的视力损伤在于其次,对于孩子想象力的扼制简直是致命的。我见过太多家长把电视或者平板电脑、手机当作保姆,安抚孩子。当孩子静静盯着屏幕的时候,他们觉得找到了制服孩子的法宝。我只能说,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已经在渐渐死去了,他当然会安静。因为他基本只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了。
那些询问我如何让孩子爱书的朋友,可以首先考虑下,每天孩子花了多少时间在电子设备上,你有没有把照顾孩子的责任丢给机器。如果你没有花心思跟孩子交流,他们又怎么可能像天使一样自觉去看书?
我们都希望以后家里的气氛是家人与书互相的陪伴。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长成什么样的人。
再次,要学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之前提到的绘声绘色,是引发孩子阅读的基本条件。孩子是天生的戏剧家,他们特别懂得角色扮演的妙处。如果你能够声音、动作齐上阵,孩子一定会倍受吸引的。
生活中的不断提醒,让芒果不断温习使用绘本的内容,让绘本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兴趣自然越来越浓。我相信,这些语言也会在之后帮助芒果的语言发展。
最后,书单不是爱读书的法宝。
老师也曾孜孜以求权威书单,但是,宝宝读书的经历告诉我的老师,书单不是最重要的,培养阅读意识和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少成人按照各种排行榜买了各种书却放在书柜里睡大觉。你不读书是因为书单的问题吗?当然不是!所以,对于小孩子读书,书单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参考,但是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导致关注的书本也有差异。被人力推的《蹦》,老师的宝宝的热情一直不算高:《没关系》宝宝一直青睐有加;口碑很赞的《我爸爸》、《我妈妈》宝宝是后来才慢慢喜欢的。
希望书香成为我们人生最长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