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跟一个很敏感的朋友聊天。
怎么说他敏感呢,他对有些词汇过于在意,
第一,不能跟他聊及身边优秀的人,这样会挫及他的自尊。
第二,不能跟他聊他讨厌的人,他会认为你是这在帮他人说话,针对他。
第三,不能说他哪里不行,哪里需要改正,这样会打击他,令他丧失信心。
第四,不能跟他讲道理,因为有些道理他都懂,讲的太多,说教太多,他会反感。
说真的跟他讲话,我感觉很累,
感觉自己说出的每一句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斟酌再三,都要反复考虑合不合适,都要顾虑讲出去,他会不会生气。
甚至有了一种强迫症,在信息发出去前,我一定要在脑海过一遍,站在他的角度,权衡一下利弊,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发。到最后,我已经没有勇气跟他讲话。也没有耐心跟他讲话了。
有一段时间我索性不再去理他,他会偶尔抛过来一两句问候,但我不再热切的回应,除了我真的比较忙以外,我真的找不出合适的回话了。
他的敏感,到最后,令他失去了关心他的朋友,也令他自己更孤独。
敏感的人,就是这样,首先是拿别人的话伤害自己,然后再用自己的性格去伤害别人。
2
这令我想起渡边淳一有本书,叫《钝感力》。
钝感力,顾名思义就是敏感力的反义词,迟钝的能力。
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保持适度的钝感力是非常必要的。
书中说:“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有益的钝感是一种才能,一种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3
人生就像一个战场,有时候话语就是一种武器,俗话说,吐沫腥子淹死人。特别是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明星因为忍受不了网友的侮辱和漫骂,从而罹患抑郁,最终导致自杀的悲剧。这就是钝感力不够,对于外界的流言蜚语太过敏感。
明星本身就处于高压职业状态,黑白颠倒,睡眠不够,拍戏赶通告,常常是连轴转,不停歇。做为一个公众人物,还要时刻注意外在的形象。几乎没有隐私。人无完人,谁能不犯一点错误呢,但明星哪怕犯一丁点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
这个时候,如果不具有一些钝感力,那么就会轻易被外在的负面评论所淹没,失去自我,堕入情绪的灰色地带,长此以往,就难免会影响身心健康。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自卑?
这也是太过于敏感的缘故,自己个子不高,别人一说矮挫穷,就联想到自己,然后就会胡思乱想,他说这话什么意思?是不是针对我的,是不是看不起我,是不是讨厌我?然后负面情绪随之而来。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敏感本身是个中性词,适度的敏感,保持感觉敏锐,反应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可以很快判断或反应过来。敏感的人对分析推理很擅长,并且对事物规律的总结很强,对一些事物是非对错很容易发现,这是一种能力。
但是过度的敏感就是一种病态了。会常常令自己陷入困境。
4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曾说:“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
5
所以要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提出了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钝感力,是一种免于受伤,不被负面情绪驾驭的力量。
是能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建立全面防御系统,不被外界干扰,能够坚持做自己,面对困难不妥协,不气馁,能够时刻积极向上的力量。
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活下去。
钝感力也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豁达的气度。
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适度的钝感力,做一个积极坚韧阳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