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01
特别喜欢刘瑜那讽刺夹杂着俏皮的文字。如她读博士一般,我这攻读个学术硕士这几年,生活重心全部都在“赶论文”上。打招呼:干嘛呢?赶论文。约起爬山啊,不行,赶论文。暑假回家不?够呛,赶论文呢!每天兢兢业业,早上8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10点钟才回到寝室,岂是996能够形容的,周末也不是放松的信号。精神就像河豚一样,一直被一个叫“论文”的坏孩子戳戳戳,鼓着包,瘪不下来,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事实是,打着“赶论文”的旗号,这期间,我追完了《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等一系列美剧,看完了不知道多少个M的电子书。记得有一次,喊一个朋友出来聚餐,那个朋友回绝说要备战国考,我说,一顿饭的时间嘛。他说,你不懂,这是在“攒气”。我一脸懵逼。他继续解释:不论这顿饭的时间我是不是在备考,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抖擞着精神,别一放松,精气神儿就松了,我叫“攒气”!我懂了,心底里暗笑:其实就是愧疚感作祟,备考前一定要坐在桌子前,至于是拿着手机玩还是对着电脑傻笑都不重要,但一定是不能坐在餐厅的桌子前喝酒打屁的。坐在学习桌前是一种仪式感,就像我,刷剧看小说一定要坐在实验室的工位上,而不能在寝室的椅子上或者床上。暗戳戳地想,在实验室待着,好歹有可能学会儿习,赶“真”论文,在寝室那就一点不可能啦。所以每天还是:干啥呢?赶论文呢!五一出去浪啊?不啊,赶论文呢!至于在实验室是否真的在赶论文,只有我的电脑知道了。
02
我的“赶论文”境况与刘瑜老师的大不相同。她着重感慨了因“赶论文”搁置了“写完论文以后要做的事情”,而这被搁置的事情中有多少是因缺乏勇气而搁置的呢?但有一句我格外赞同:“(赶论文)说的多了,自己也就信了。一旦自己都信了,就开始行色匆匆,一付‘谁也别理我,忙着呢’的架势”。真是虚张声势的忙碌,啧啧啧。
话不多说了,我要赶论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