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不奇怪泽兄。首先从客观角度讲,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文化理解都是非常主观的。比如日本中华料理中的“天津饭”,源自新加坡的“海南鸡饭”,源自马来西亚的“福建炒面”等等,都是在当地反而没有菜。就像蔡澜先生说的,“至少在香港,信米芝莲不如信我。”西方人的口味偏酸甜,以这个标准粤菜的代表应该是咕噜肉,但蔡澜先生讲镛记的烧鹅,福临门的乳猪和蒸鱼才是粤菜的精髓,但如果你是一个不认识粤语的美国人,就会错过这些,因为烧鹅和乳猪太肥,蒸鱼又多刺,美国杂志的编辑是不会向你推荐的,同样的道理还有像timeout英文版,that's beijing,the beijinger,cityweekend等英文媒体的最佳中国菜总是给大董,因为烤鸭低脂肪很健康,但至少对我来说它绝不是正宗,或者说老派烤鸭的代表。同样的问题不光米其林会犯,蔡澜也一样。之前浙江卫视爽食行天下栏目带他在八条一号吃卤煮,蔡澜先生没急着捞干货吃,而是先不紧不慢的喝起了汤,这个在北京人看来也是很“棒槌”的了。最后是我瞎猜,但我觉得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而且还要盈利,多多少少是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比如蔡澜先生也曾说过,有些人看到餐厅的墙面上挂着他和老板的照片,觉得一定不错,结果吃回来骂他。他说自己也无奈,有时老板是相熟的朋友,或者人家确实招待的不错,最后要求合影总不好意思驳人面子。如果想要分辨餐厅是不是真的好吃,你只要看他笑得够不够开心,够不够“真”就可以了。但在best...这种榜单上面,50家餐厅如果有10家软文,正常
另外泽兄,也是蔡澜先生所说,为什么香港没有好吃的日本料理?因为就像最好的粤菜名厨不会去洛杉矶给美国人做菜,最好的日本厨师也绝不缺钱,他们要的是自己的手艺能够被欣赏,所以他们绝不会离开日本。同样的道理,你上什么样的媒体,就是想要向什么样的客人去宣传自己,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就像金生隆的菜单上为什么没英文,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手艺没信心,而是他们根本无意去讨好。所以世界真的是有很多面,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看同一个东西,就有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再一个就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国内是小宽说的“火一家毁一家”,谁又能保证国外就不会有吃老本甚至店大欺客的情况呢?
最后泽兄你能有自己的判断就很好,吃东西重在平常心,不人云亦云。就像笑话里说的,女儿排了俩小时队给妈妈买回来包子,问她妈真的有这么好吃吗?她妈说闺女,你都排俩小时队了,这包子他必须得好吃啊。不光是时间,钱也是一样,价贵和好吃之间不是必然划等号的关系,要不法国酒庄每年干嘛还都搞盲品呢?
另外之前说的一直是评委的问题,但自信也不能盲目。比如意大利人煮面条是要保留一点硬芯的,但你不知道,然后去了一家意大利面馆,感觉他家连面都没煮熟,这就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自信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可以把学理解为实践积累,把思理解为理论研究,就是学(吃)而不思(研究饮食文化)则罔,思(研究饮食文化)而不学(吃)则殆。
传统还是新派,这个是路线问题。主要还得看地区,也就是大环境。在新世界国家fusion,也就是融合菜的确是大势所趋,这也是迎合了现代人重在“体验”的消费心理。比如以白领或金领阶层为目标客户的高级餐厅,通常会把每道菜做成一口的量,然后分成无数道来上,让你在一餐中尝到尽可能多的菜式,也让你在社交时多一些谈资。但在一些有着老派又有实力顾客的地区,就会支撑起另一种形式的高级餐厅,即香港人所说的“富豪饭堂”。味道和环境从来未变,只有菜牌的价格能把人拉回现实。但就和其他消费领域一样,传统有时的确显得费力又不讨好,而新派则是取巧又赚钱。就像同样花5000元,你觉得更多人是愿意像澳门赌王何鸿燊一样吃一碟皇帝炒饭,还是更愿意吃一席分子料理呢?智慧的商家一定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