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熊逸老师的专栏里介绍了“礼记”。经过了几期的解说,已经知道想要阅读这些古代的经典书籍,必须先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与政治背景,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书中所描述的种种情况。而不是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意思,那么得到的总是会欠缺一点意思
在秦代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是一个以贵族为主要统治阶层的社会。为了方便统治,所以制定出各个阶层所必须符合的礼仪制度。礼制可以让人各安其位,维持社会的稳定,是一套有效合理的社会制度。周公的制礼做乐,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建立让阶层穩定、社会安定的统治制度。然而当时这些礼制,最主要的对象也就是贵族,所以才说“礼不下庶人”。在当时的贵族政治圈子里,各种政治互动、迎来送往,都必须遵循制定的礼制。如果僭越了不同阶级的礼仪,就是「非礼」也就是犯法了。如此僵化的制度,也间接的形成了阶级固化的条件,令当时社会的统治阶层可以维持相对的稳定。任何不合礼法的事情都不能做,做了就是非礼也就是犯法,在道义上道德上也就站不住脚了。
秦代之后,社会统治阶级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改变。由贵族式的宗法家族门阀,变成了以君主帝王为主的帝制时代。渐渐的,古代的礼法与后來的社会环境就产生了不合时宜的尴尬地位。到了两宋之后,儒学扩大解释了礼学,开始「礼下庶人」。所以现代的许多礼制,其实也是由宋代的儒家思想演译而來。这也是由于古礼和现实越来越脱节,导致礼学经典越来越难懂,越来越难以实行。针对古礼和现实的脱节,针对佛教、道教对民俗的浸染,儒家学者改革礼仪,变“礼不下庶人”为“礼下庶人”,专门为民间制作简化易行的礼仪。
由先秦时代的礼记,到两宋时代,儒家扩大解释礼制而让礼下庶民。我们也不难发现,实际上,很多的制度形成其目的,也是为了让社会稳定,方便于统治与固化阶级。或是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譬如在两宋时代,如果儒学不扩大解释礼制,那么其他的思想学说,比如说佛家道家,是否就更有机会能夠抢佔一般民眾的信仰市场。
然而,到了现代社会。许多礼制的由来,其实大家已经不考究了。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太重要了,也许大家只是重视表面上的仪式感。有了礼制与仪式感,总是会让人觉得比较慎重、庄重,比较有神秘感,在参与的人心目中也会形成一定的意义。所以从古代的礼记到现代礼仪的演绎,其目的与功能早就大相径庭,不过在每个时代各取所需,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积淀出各种丰富文化的宝貴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