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原名叫《石头记》。
对此,脂评本第一回中有所记述:“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该书由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引出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故事。石头、贾宝玉和曹雪芹是三位一体,曹雪芹借“石头”为自己和家族立传,所以,定名为《石头记》比较符合作者的本意。
作家王蒙对《石头记》的名字大加赞赏,他说:“石头云云,最质朴,最本初,最平静,最终极也最哲学,同时又最令人唏嘘不已。多少滋味,尽在不言中。”他曾和宗璞讨论过这个书名,两个人的看法一致。
就像一个孩子生下来,父母要起名字一样,一本书的诞生,也要有名字。对于《石头记》这个用名,曹雪芹满意吗?显然不是。
曹雪芹是力求完美的人,十年增删小说内容的过程中,他反复思量,寻求最深刻完美的书名,但都不太尽如人意。
对小说的多次易名,就说明了这点。
在第一回中,借空空道人之口有所交代:“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他曾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
“情僧”是谁?是抄录者空空道人,实则指作者曹雪芹,他的艺术化名是“贾宝玉”。但“情僧录”太过突出自我,轻忽了小说中“裙钗”的价值和分量,有些偏狭。
这与他在开篇中的自述:“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不相符合
由此可见,曹雪芹对《情僧录》这一书名也不满意。
那《风月宝鉴》又如何呢?
“风月宝鉴”,来自于第十一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瑞正照风月鉴”。贾瑞贪色得病,跛足道人给他一面“风月宝鉴”的镜子,贾瑞没听劝告,照了正面,几次进入镜里与凤姐云雨,遗精而死。
贾瑞至死都不醒悟,叫着:“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风月宝鉴”意在告诉世人:若陷入情痴,必为情伤,所以要引以为戒。
“风月”对“云雨”,指男女的色欲,“情色”的意味太浓,不够文雅。所以,《风月宝鉴》由东鲁孔梅溪题名,最终未被曹雪芹采纳。
再来看看《金陵十二钗》。
该书以贾宝玉和大观园里那些朝气蓬勃的女孩子为表现的重点。红学家周汝昌把书中的女子分为正册和副册,副册又进一步分为再副、三副……诸钗各为十二,全书由九层十二钗,共计一百零八个女子,与《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
《水浒传》是为那些英雄好汉立传,而《红楼梦》是讲述大观园里那些生动鲜活的女孩子们的故事。
《金陵十二钗》由书中人物来命名也是合适的,但它重在写实,脂粉气太浓。
严歌苓有一部颂赞风尘女子人格精神的小说叫《金陵十三钗》,后来被导演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或许这个书名,就是受到了曹雪芹《金陵十二钗》的影响吧。
上面的几个书名都有瑕疵,那《红楼梦》又为何能成为流传至今的通行本呢?
“红楼梦”一词,最早出现在第五回的回目中,“游幻警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在秦氏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由警幻仙姑导引,看了薄命司十二钗图册中的正册、副册、又副册的部分内容,又听了《红楼梦》仙曲十二支。
“红楼梦”一词,浪漫诗意,唯美沧桑,富有悲凉色彩,充满幻灭感。
它让人联想到雕梁画栋、曲径通幽的富家楼阁,想到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豪门庭园,仿如迷幻中的城堡,一派辉煌灿烂。但那里并不是快乐幸福的所在地,而是痴男怨女青春美梦的埋葬所。
正所谓,万事皆空,到头来只如一场梦。
“红楼梦”三个字,也字字惊心有分量。
“红”,让人想到女红、春香、朝气、激情、浪漫,它与青春紧密相连,应对着大观园里那些天真烂漫的少女们。
“楼”,代表富贵、豪门、权势和高高在上的政治阶层。
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片楼宇紧相连。“红楼”是大家贵族的居住地,是小姐贵妇的活动场,它应对着让人退避三舍、望而却步的荣、宁二府。
“梦”为何?是幻,是空,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有的富贵荣华、爱恨情缘都是一场空。
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悲剧故事是一场空,宝黛你情我愿、痴恋深情是一场空,凤姐机关算尽最后惨死是一场空,大观园里女孩们如众鸟投林各分散又何尝不是一场空呢?
“梦”字,万事皆空也。
脂评本第一回的“回前墨”里有一句话:“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人生如梦,是一场空,这是经历过家族盛衰荣辱、落魄潦倒的曹雪芹最深沉最悲凉的人生叹息,也是此书的本旨。
可见,曹雪芹几次修改书名,是在寻找一个既能表明创作意图又能传情达意的最好名字,但终未果。
后人在传抄、鉴赏、刊印的过程中慧眼识珠,从第五回中挑出“红楼梦”一词作为书名,最贴近小说的内涵和深意。三个字言简意赅,通俗好记,富于想象,绚烂梦幻,内涵深邃,于是逐渐的被世人所接受。
201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