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瘾科技上看到一条小米的新闻,说的是之前挺博眼球的探索版透明电池盖里面露出的并不是真实电路板,而是一块“装饰电路板”。
好心的编辑还将这块装饰电路板拆解下来,并上了图片。
由此戏称小米将“造假”也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
顺着又搜索了一下相关新闻,发现确实如此。
官方也出来申明:这块装饰电路板的制造工艺与真实的并无二致,采用了数量众多的元器件,同时制造环境相当苛刻,言下之意造价不菲。
这事儿给我挺多震撼的,暂时按下不表,我们来说另外一头。
2:Chinajoy上我们消费的到底是什么?
2018 Chinajoy开幕了。
虽然有台风,虽然温度飙高,但这一切似乎都不影响大家的热情,如果这时候从高空人流密度图上看,会发现展览馆附近人流密度已经突破天际。
作为一名游戏爱好者,我也很想知道今年是否能有力作发布。
以Chinajoy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出来的新闻很让人疲惫,不是主办方的官方日程就是各种showgirl的图片,游戏只在夹缝中捎带了几条。
每一年的E3游戏展,我也关注,两者对比,形成的是鲜明的反差。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局面呢?
看了一下Chinajoy每一年的参展人群,提升极快,并且以18-25岁年轻男性为绝对主力。
”showgirl“的会展模式在这个层面上看,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它快速的将Chinajoy这一默默无闻的小展会推到了引人关注的年度大戏上来。
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旺盛的荷尔蒙让他们对游戏+女色消费的模式几乎是无力抗拒的。
但反过来看,这个模式真的成功吗?
身处其中的人,有多少是在消费游戏,又有多少是在消费女色呢?
一条条的热播新闻几乎将游戏与隐含的性暗示做成了捆绑销售。
以至于,去看Chinajoy要骗女友,说是加班。
以至于,对游戏有消费能力的中年人,不齿进入。
以至于,对游戏充满好奇的小朋友,无立锥之地。
同时,它还侵蚀了这个行业的根基,
你以为,年迈的父母看到这样的新闻,能有多大的积极性支持子女从事游戏开发?
你以为,年轻的妈妈们看到满屏的女色消费,能有多开明,从小培养下一代的游戏思维?
如果你看”纸牌屋“的话,会看到安德伍德在竞选最激烈的时候,还会玩一会儿游戏进行减压。
而在中国,你听到最多的是”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在玩游戏啊??“
所以,可以看到的是,showgirl的会展形式起到了作用,产生了大量引流。
但摊薄甚至偏离了游戏展的核心-----一个能让游戏玩家欢聚在一起,进行新游戏体验的展会。
3.设计不光是为吸引消费者,也在为产品或者公司的核心文化服务
回到我们文前提到的小米探索版。
从设计手法上看,没有问题,毕竟透明的装饰风格由来已久,小米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使用这种风格的厂家。
并且,产品在推出后,也确实有效的吸引到了消费者的目光。
记得小米探索版刚发布时,有三条是作为”黑科技“被包装出来的,一是透明电池盖,二是结构光解锁,三是屏下指纹。
当时对小米的做法,是钦佩的。
毕竟在科技产品上敢使用透明的方式,将内部元器件展示出来的厂家不多。
这种设计手法原本代表了一种鲜明的态度: 我们的产品从内到外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哪怕消费者看不到的内部,我们也都采用了最好的材料,一流的工艺。
这与小米之前力图打造“国货精品”的观念相契合。
然而,竟然是一块“装饰电路板”。。。
设计手法传递出的意义与事实出现严重背离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而人们解决认知失调的办法,一般遵循“最省力原则”。
落到这件事情上,最“省力"的方式,当然就是认为被欺骗了。 而这种设计手法的使用,也确实动摇到了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根基。
一句话总结:
设计手法的目标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但不应该出现与产品或公司核心理念相背离的现象。 一旦背离,就很容易出现,增长越快,错的越多的局面,以至无可挽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设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