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真傻,居然盼望着长大。
长大后,才发现小的时候,那份天真可爱,那些无忧无虑,是这么弥足珍贵。
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听前面两个小姐姐在聊天,都透露出疲态。
一个小姐姐说:“唉,真不想长大,长大了不仅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还徒增很多烦恼。”
另一个小姐姐回道:“对啊,我也是,长大真的好累啊,连上个大学都这么累,天天忙着忙那的,我好想回到小时候,那时候无忧无虑的。”两人都无奈地叹了口气。
“长大”这个词瞬间在我脑海徘徊
小时候,我总想要快点长大,想着我要赚好多好多的钱,买个大房子,把家里人一起接进去住,买辆豪车,带着家人一起去兜风。
谈到考大学时,总会在北大和清华中迟疑很久;谈到买车,也会在奔驰跟宝马中徘徊许久。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北大清华,而没有我现在所读的这个不太知名的大学;只有奔驰宝马,而没有我现在正在搭乘的公交、地铁。
长大后,我们总想着回到小时候,因为我们被生活磨练击打着,学习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经济上不足、人际关系难处……这些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难题,也是成长路上的必答题。
我们之所以不想长大,要么因为我们不想答这些难题,要么因为我们答不出来。
长大的我们都羡慕孩童时代的天真烂漫,没有烦恼和忧愁,但是,人不可能不长大,人也必须要长大!
朋友妮妮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因为害怕她受伤、走丢、或者遇到什么坏人,她的爸妈一直嘱咐她不要乱走,更是没有带她出过这个小小的市区。
小时候的妮妮没多想,安逸地、快乐地享受着她的童年生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她想要离开这个事事顺心的巢穴,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私自把最有可能录取的一个机会给了离家很远的北方大学,而她是个南方姑娘。
前段时间跟她通话的时候,她依旧活泼开朗,她说那里的生活习性跟南方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她不是很能吃得惯那边的饭菜,不是很能适应那边的气候环境,也不是很了解那边的风土人情。尽管开始的时候很孤单,但她很高兴,因为她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可以自己独当一面,她终于可以不用事事依赖父母了。不仅如此,她还认识到了很多北方小姑娘,跟她们学习着那边的文化习俗,增长见识。
《请回答1988》里说:大人只是故作坚强去承受重担,他们不是不疼,只是在忍。同样,妮妮可以忍受异域的差别,可以忍受暂时的孤单,可以忍受从娇生惯养到独立自主的改变,而这就是她的成长!长大的路上也许坎坷,但这路上的风景却百般美丽,只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别是一番滋味!
我的大学离家并不是很远,坐火车的时程是三个半小时,以前每回外出我都是需要爸爸来接回家的,因为我是个实实在在的路痴,是五六七八遍都认不着路的那种。爸爸也因为担心我走丢或者迷路(因为我真的迷过路),每次都准时来接。
其实,我在坐公交这方面也是比较胆怯的,若是我没有坐过或者很陌生的路线,我就像一只随时会走错路的羔羊,晕头转向。因为学校运动会,我有了回家的机会,而这一次,我想要迈开这一步,所以我跟爸爸说:“我都这么大个人了,不用来接了,我自己坐公交回去,反正有导航嘛”。爸爸听到很欣慰,也不免有些担心,多次嘱咐要小心谨慎。
事实证明,我可以做到,虽然很生疏,但依旧成功了;虽然心存忐忑,却十分高兴,因为这是我的一次成长。
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它蕴含在生活的每一件事:第一次学会坐公交、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自个弄饭炒菜、第一次找到工作、第一次赚第一桶金、第一次用自己赚的钱给爸妈买礼物……一次次的成长累积成了“长大”,这途中,很有很多辛酸、烦恼,但请你回忆,是否当你真正做到这些,你的心中是满满的成就感而非疲劳感,更多的是喜悦而非烦躁,这样想想,你会发现,其实甜已经覆盖了“酸苦辣”,彩虹已经赶走了乌云。
有人说:“我不想长大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让父母,让爷爷奶奶、让那些亲爱的人不再老去”。这话触动了我,时光在促使我们长大的同时也促使亲人们变老,但是人类的生存法则就是“新陈代谢、繁衍生息”,既然改变不了,我们何不换个方式去看待,我们的长大,父母亲人都看在眼里,他们欢喜着、欣慰着,因为曾经那个稚嫩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书上说: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想尽力争取的时候。
那么,其实不想长大,但是依旧乐观地迎接长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长大呢?
其实,我不想长大;但是,我必须长大!